孙博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作用成硫酸铵,然后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作者:陈雄;戴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作为现阶段一个研究的热点,在得到很多关注的同时,发展的十分迅速。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组学的内容,深入探索了组学在食品科学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作者:吕东;周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中经常涉及铝含量超标的问题,这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必须面对的。通过实验,测定样品中铝-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三元络合物在640 nm处的吸光度,并与铝标准系列吸光度比较即可获得铝含量。
作者:陈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人工合成色素在食物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食品监管部门发现很多食品中的着色剂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严禁生产部门使用超标的合成色素,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夏绪红;陈历刚;陶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onate,EC)是一种已被证实可以致癌的物质,在21世纪初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EC归类为可能会造成人类患癌症的2A组之中。研究发现EC会引发诸如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免疫系统也造成严重损伤。我国现在针对酒类制品中EC物质的含量制定了一定测定标准,但就珠江啤酒中EC含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由此出发简单对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类饮料中EC的含量进行分析。
作者:蒙法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管理要素,是体系进行自我监督、评价、完善的两个重要监督环节。食品检测实验室体系的建立健全及管理规范是关系到实验室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体系建立情况与管理是实验室的“软件”建设,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则是“软件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敏感的当代,从三聚氰胺的奶粉事件、苏丹红,到后来的毒饺子事件,无论是负责执法把关的政府实验室、食品企业自身对产品生产进行监测的实验室,还有社会上的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等,这些负责食品检测把关的实验室,其职能愈显重要了。本文就实验室体系管理中内审及管理评审区别与作用加以阐述,目的在于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食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作者:张健行;金怡伦;宋明凯;李政良;王欢;于莹;桑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是食品检验,只有做好监督和检验食品质量的工作,才能达到保证食品质量的目的,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健康食品。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的力度才能切实提高食品质量,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本文探讨了食品检验对于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作者:霍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是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督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维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问题,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形势,并提出了若干关于强化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作者:于跃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基于《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及《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基础而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于2015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以后除天然矿泉水另有国标外,市场上的包装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消费者选择饮用水将更加简单。新国标适用于除矿泉水之外的可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并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能用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命名,从而将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类的包装饮用水纳入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也意味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矿物质水”、“富氧水”、“小分子团水”,“活化水”、“功能水”等各种“概念水”将退出市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采用新型PE仓为储具,结合植物源杀虫剂为储粮防护剂,稻谷储藏240天后,水分变化≤0.4%,与储粮前水分无显著差异。在0.5%香茅草、0.5%花椒处理条件下,储粮虫口密度为2头/kg,达到基本无虫水平,虫蚀粒率≤2.8%,霉变粒率≤0.3%,粮食损失率≤0.73%,干物质损失率≤1.11%。粮食品尝评分值变化≤4分,与储藏前评分值无显著差异。因此,采用PE仓与植物源杀虫剂配合使用的方法不仅能减少海南地区因高温、高湿带来的农户储粮质量损失,也能有效保证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
作者:张红建;赵阔;高红日;罗山;陈艳;郑联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湛江农垦食品公司(以下简称湛江农垦)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运输、安全入口,致力于企业产品食品安全的提高,并学习利用“健康教育”方法,科学运用健康教育学知识,开展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促使从业员工自觉地采取有益于食品安全的行为,减轻或者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维护人们健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膳食和营养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慢性病有重要关系,合理选择可以预防危险因素。各种致癌物在膳食中会经常出现,如烧烤、腌制等食品,如果动物或食物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其中某一种营养素或一部分营养素长期高于UL或低于RNI,会在人体内经过生物化学的作用下产生癌症。如果平时从情绪、营养免疫和营养食疗等方面去调节体内微环境,可以大限度预防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何由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研究绿豆改性淀粉可食性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以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甘油添加量、淀粉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六个因素对薄膜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改性淀粉含量2.0%,壳聚糖-改性淀粉共混液比例6:4,甘油含量2.5%,糊化温度70℃,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4 h,薄膜的拉伸性能佳。
作者:杨柳;王磊;陈宇飞;张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十分关注、重要的话题之一,其中液相色谱技术作为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食品检验的质量。人们将液相色谱技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其检验结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应运而生,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其能够及时地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以及农药残留等情况。本文主要讲述了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具体检验方法的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离子色谱法检测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样品提取净化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对峰面积进行定量。结果:样品提取条件为40℃超声提取30min,色谱检测条件是4.5mmol/LNa2CO3+0.8mmol/LNaHCO3缓冲液,流速为1.2mL/min,进样体积为50μL,相关系数0.9932,线性范围0.1~20mg/L,检出限0.02mg/L,回收率在97%~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结论: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作者:张蕾;张天慧;张志华;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牛胎盘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丰富的蛋白质资源。蛋白质酶解是改善蛋白质特性,便于其吸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牛胎盘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研究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的佳条件。结果表明:适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为7.0,酶底物比为0.4%,料水比为1∶5,水解时间为3 h。
作者:王顺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菜农在种植蔬菜时,经常会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防治害虫,这些农药虽然能够有效起到杀虫的效果,但是往往会在蔬菜当中有一定的残留期。沾有残留农药的蔬菜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而使用,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本文从实际出发,就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以及潜在的风险展开探讨和分析。
作者:李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渔业产业化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挥渔业产业化的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蒋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的发展沿革,结合保健品注册的发展情况,论述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制度,重点论述了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
作者:杨一涵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