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睿锶;吴楠
以高接两年的甜橘柚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产果量、果径及可食率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食率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但产果量与果径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不同坡向、坡位对甜橘柚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固酸比、粗纤维及维生素C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及固酸比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维生素C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极显著,粗纤维的坡向、坡位两因子交互作用不显著;阳坡上坡对甜橘柚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阴坡下坡则反之。
作者:朱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啤酒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消费品,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一方面可以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拉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对于啤酒的制作和生产,目前来说是以粮食作物酿造为主。本文对全大麦和全麦芽酿造啤酒的工艺对其风味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
作者:谢元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的维护对于稳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生物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具竞争力和挑战力的新技术,如免疫学检测技术、PCR技术、基因探针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以来,因其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本文详细介绍了常规PCR检测及其改进技术多重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原理,基于原理,分别介绍三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吉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安全既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也关系着社会安定及政府公信力等问题。因此,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快速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应当作为今后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姗姗;吴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按照GB4789.4-2010对编号“CODE1~CODE5”5个大豆粉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CODE1、CODE2及CODE3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分别检测出肠炎沙门氏菌、蒙德维的亚沙门氏菌及阿贡纳沙门氏菌,CODE4和CODE5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干扰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
作者:严烨;舒静;张莉;樊城;唐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酶工程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由于其绿色、安全、高效的特点,使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大,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又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学,指通过利用酶的生物特性及催化功能,大幅度提升原料转化效率,从而促进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一种方法。目前,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及轻工业是酶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当中,酶工程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的不断推广及应用,为食品新产品开发创造了新的途径。这些新型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食品产品种类,也促进了食品生产质量水平提升,为食品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史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奶粉是以新鲜牛乳为原料,添加一定含量的植物或动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经过消毒、浓缩、干燥等多道工序,去除牛乳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后制成的粉末状物质。奶粉中脱除了水分,这使其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很好的保存。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基本可以满足婴幼儿在哺乳期的营养需求。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加大,很多婴幼儿都是喂养奶粉,这导致奶粉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制造奶粉的原料价格高,导致很多不法生产商在制造奶粉时加入可以提高营养物质含量的、价格相对较低的替代物。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在实验室的检验工作中如何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
作者:李文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果蔬的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叶绿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特征。由于叶绿素具有极不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在果蔬贮藏、加工和货架期极易发生降解,导致果蔬褪色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对影响叶绿素降解因素、叶绿素降解的途径等进行概述,探讨控制绿色损失的方法,为叶绿素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魏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阐述了甘肃省民勤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所销售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的危害及不合格食品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方法:根据武威市食安办、武威市食药监管局《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武食安委办发(2015)5号)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了123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生产销售的16类食品410个批次,合格395批次,合格率为96.3%。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为:酒类、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饮料、餐饮自制食品等6类食品。
作者:樊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牛胎盘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丰富的蛋白质资源。蛋白质酶解是改善蛋白质特性,便于其吸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牛胎盘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研究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的佳条件。结果表明:适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为7.0,酶底物比为0.4%,料水比为1∶5,水解时间为3 h。
作者:王顺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按照《河口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及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测工作,抽样检测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2015年度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在河口区6个乡镇、街道开展,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保健食品各环节,抽检工作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抽取样品120批次,第二批抽取样品229批次,第三批抽取样品133批次,全年共抽取27个品种482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34批次,不合格率为7.05%。本年度监督性抽样旨在发现辖区内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消除本地区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督执法工作靶向性,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技术以及数据支持。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添加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我国对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相关标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商家出于商业目的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这样就容易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食品检验部门就需要加强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工作。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被测物范围广等优点成为此类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GB/T5009.29-2003)等国家标准中就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方法。
作者:王凡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硫酸铜、硫酸钾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作用成硫酸铵,然后通过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作者:陈雄;戴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校园周边的餐馆是高中生就餐的重要场所,因此,餐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由于小商小贩职业技能不合格,或部分餐馆不具备卫生许可证,给安全饮食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就学校周边环境饮食环境调查以及安全饮食对策思考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作者:张逸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主要以我国食用油检测现状及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出发点,探讨了食用油检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用油油品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和意见。
作者:陈金体;续颖;黄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食品安全中经常涉及铝含量超标的问题,这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必须面对的。通过实验,测定样品中铝-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三元络合物在640 nm处的吸光度,并与铝标准系列吸光度比较即可获得铝含量。
作者:陈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越来越关注,因此,必须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人们才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需要工作人员通过食品检验技术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我国在食品检验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食品检验质量。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对应的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作者:孙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蔗糖在食品界中用途广,价值大,但要求高。在面点制作中加入蔗糖,不仅满足了顾客的味觉,又满足了他们的视觉,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食品的档次。使用中如果能够准确、科学地利用蔗糖,将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让大家对蔗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蔗糖在面点制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李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食品的种类和数目呈现剧增的趋势,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对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有利于餐饮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在餐饮食品行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要点。
作者:张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指的是通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互结合,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手段。这一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且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并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以及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安全检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栋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