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照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方法血浆Hcy水平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n=78)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 n=82)的血浆Hcy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检测记录Hcy水平及MMSE分值。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4.61±4.27)μmol/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18.93±5.66)μmol/L;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其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MMSE分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高低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具有一定影响,叶酸联合甲钴胺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琳琳;陈春友;仇晨峰;吴伟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BPSD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2组患者均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Cohan Mansfield 激越行为量表(CMAI)评定激越行为的改善程度,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自编依从性量表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治疗第4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第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第4、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2组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从治疗第4、8周研究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痴呆伴发BPSD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患者具有更好依从性。
作者:曲春晖;孙平;孙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脑出血( ICH)定义为非外伤性出血,其发病率占所有脑中风的6.5%~19.6%[1],粗略估计 ICH 每年的发生率为1.59‰。 ICH可分为原发性ICH(80%~85%)和继发性ICH (15%~20%)。原发性ICH的病因大多为小动脉自发性的破裂或长期高血压所致小血管病变或血管的淀粉样变性。继发性ICH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血管结构的病变,肿瘤破裂出血,凝血功能障碍,静脉窦血栓形成、烟雾病、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拟交感神经药物的使用和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等。ICH的病因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预后、再出血率、出血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诊疗方案。原发性ICH的诊断及诊疗方案已得到普遍认同。本综述的重点是诊断、评估和管理大血管病变合并的脑出血,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AVMs )和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CCMs)等合并的脑出血,内容如下。
作者:张颖;何晓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在血液标本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误区。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该血站检验的无偿献血者标本39236例,将每份血液样本留取于NAT与ELISA样管,对其进行不同手段的检测,对比2种检测手段的阳性检出率及其联合检出率。结果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NAT阳性率为0.56%(220/39236),ELISA阳性率为0.51%(199/39236),ELISA、NAT 阳性率0.40%(157/39236),NAT 阳性ELISA阴性占0.16%(63/39236),其中1例HCV-RNA患者和27例HBV-DNA患者被鉴别出来;ELISA阳性、NAT阴性率为0.11%(42/39236),NAT阳性与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符合率为78.90%,NAT阳性与抗-HIV双试剂阳性、抗-HCV、HBsAg符合率分别为100.00%(20/20),65.96%(31/47),83.00%(106/132)。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必须加强酶免检测与血液核酸检测的互补。
作者:毛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但能使老年抑郁症患者愉快地接受治疗而且使病情明显好转,促进了疾病康复。
作者:李冬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98例,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辅助治疗。治疗4~5d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现皮疹及贫血等情况。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易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可提高患儿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应推广应用。
作者:代秀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该院行激光治疗DME患者64例98只眼临床资料,治疗3~6个月后复查荧光素眼底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水肿完全消退57只眼占58.2%,水肿好转28只眼占28.6%,水肿无效9只眼占9.2%,水肿加重4只眼占4.1%。视力提高68只眼占69.4%,视力稳定25只眼占25.5%,视力下降5只眼占5.1%。黄斑水肿补充激光2只眼占2.0%。结论激光治疗DM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DME进展,有助于视力的恢复,降低DME致盲的危险性。
作者:张祥元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FD患者7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给予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治疗中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联合用药,较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治疗有效性增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吉祥;谭礼让;石海燕;易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患者,女,41岁。2014年10月27日因头皮挫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伤来我院急诊科治疗。查体:体温36.8℃,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8mmHg。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经检查后给予转化糖电解质(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0ml,批号:1407112)500ml+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l,批号:1404052)15ml静脉滴注,40滴/min。10min后患者诉出现头晕,1min后头晕加剧,伴胸闷、气喘,急测血压120/80mmHg,呼吸20次/min,立即停药,给予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2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出现不适。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2013年5月-2016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中有42例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7.7%;经鉴别诊断,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彩超二维声像图特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病变患者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血管分布面积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琰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患者,男,21岁。因撞伤致下颌疼痛伴咬合不能3h 于2014年8月25日入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 36.7℃,P 72次/min,R 19次/min,BP 100/70mmHg。腹部彩超示肝脾肾目前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腹腔目前未见明显积液。急诊行头颅CT示后顶部软组织挫伤,脑实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下颌骨左侧颏旁骨折;下颌骨右侧髁状突骨折;脑震荡;两肺挫裂伤。按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流食,测BP、P每4小时1次,并予以抗感染、补液等药物治疗。2014年8月25日14∶30遵医嘱予以氢化泼尼松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为2ml:10mg,批号:140118)4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输注8min后患者诉胸闷、气促,立即停止输液,急测P 84次/min,R 22次/min,报告医师后遵医嘱给予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静脉注射,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口服,鼻导管吸氧,1 h后患者主诉胸闷、气促症状缓解。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吴英;沈洁;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口干3例,困倦乏力4例,均未作特殊处理,继续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卓蔚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用于小儿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慢性胃炎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8.65±8.63)分高于对照组的(62.64±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儿予以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吸入七氟烷与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对比二者的全身麻醉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在静脉快速诱导后分别采用七氟烷吸入及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并对比2组患者不同麻醉时点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术后休息、咳嗽情况下的疼痛评分( NRS评分)。对比2组术中追加芬太尼量、芬太尼的消耗总量及手术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苏醒期、拔管后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七氟烷组患者休息、咳嗽状态下的NRS评分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和8h,2组患者休息、咳嗽状态下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追加芬太尼量及芬太尼消耗总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及丙泊酚麻醉对术后的疼痛的影响不同,与七氟烷相比,使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更强。
作者:蔡业华;王海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干扰miR-150表达对鼻咽癌细胞CNE1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150抑制剂转染CNE1,以无关序列抑制剂作为阴性对照。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抑制剂转染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通过MTS法实验观察miR-150表达下调对CNE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侵袭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iR-150能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先锋;肖娟;黄远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120例以用药不同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又将试验组患者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试验1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试验2组使用手法穴位按摩,试验3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3个亚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能提高DPN治疗的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华水清;冉茹;张亚丽;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沐舒坦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排痰量、血氧饱和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患者排痰量多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雾化吸入沐舒坦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患者排痰量,减轻患者不适,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灸与吞咽训练模式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与吞咽训练模式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方式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患者吞咽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患者吞咽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低于对照组的19.0%(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与吞咽训练模式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束瑾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