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众多,包括遗传、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等,由于发作的突然性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除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对患者本身存在许多潜在的威胁,如摔倒、舌咬伤、猝死等。现有的抗癫痫药物虽能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但有部分患者仍反复发作。对不能控制的癫痫,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迫切。布美他尼常作为一种袢利尿剂在临床使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作为神经细胞 Na+-K+-2Cl-cotransporter-1(NKCC1)抑制剂,还具有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作者:王德芳;唐兴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腺苷脱氨酶( ADA)在测定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接收治疗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试验组)及6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不同病理类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伍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PNS并发ARF患者1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归纳患者病情特点,总结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80例(80.0%),有效18例(18.0%),无效2例(2.0%),总有效率达98.0%。结论 PNS并ARF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针对病情特点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念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址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社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以本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组稿活动。(2)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邮箱发至编辑部,我们会尽快给予安排处理,谨防网络上当而延误稿件发表。(4)来款请直接邮局汇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编辑部”收,凡要求汇给个人收的,请谨慎核实,以免受骗。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2.2%(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 ACSCI )患者继发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病机制,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 ACSCI继发水电解质紊乱较常见,本组达83.58%(56/67),其中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79.10%(53/67),其发生与脊髓损伤程度、损伤平面、是否合并感染及呼吸衰竭等有关。经适当补液及积极补充高浓度钠盐治疗后,低钠血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部分患者血钠浓度始终不能恢复正常。结论 ACSCI常可导致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盐耗综合征( CSWS )相似,适当补液、补充高浓度钠盐及多尿患者补充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振明;宗述正;温生文;杨光;郑文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与保妇康栓交替运用,对照组则单一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可使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据报道其发病率达到1%~2%[1]。卵巢肿瘤自身并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健康,但出现的并发症则对母婴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为此,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行及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莉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脑出血( ICH)定义为非外伤性出血,其发病率占所有脑中风的6.5%~19.6%[1],粗略估计 ICH 每年的发生率为1.59‰。 ICH可分为原发性ICH(80%~85%)和继发性ICH (15%~20%)。原发性ICH的病因大多为小动脉自发性的破裂或长期高血压所致小血管病变或血管的淀粉样变性。继发性ICH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血管结构的病变,肿瘤破裂出血,凝血功能障碍,静脉窦血栓形成、烟雾病、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拟交感神经药物的使用和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等。ICH的病因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预后、再出血率、出血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诊疗方案。原发性ICH的诊断及诊疗方案已得到普遍认同。本综述的重点是诊断、评估和管理大血管病变合并的脑出血,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AVMs )和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CCMs)等合并的脑出血,内容如下。
作者:张颖;何晓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2013年5月-2016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中有42例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7.7%;经鉴别诊断,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彩超二维声像图特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病变患者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血管分布面积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琰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该院普外科手术中输血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均在术中或术后行输血处理,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基本情况,对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例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1例(1%),为输入病毒灭活滤白新鲜的冰冻血浆后患者四肢出现片状荨麻疹,但经相应的临床处理后,不良反应消除,未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影响。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输血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输血前需做好完善的准备,同时输血中及输血后需加强观察,对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李福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5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α-硫辛酸及前列腺素E1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玉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辅助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有失眠、食欲不振与腹胀等轻微不适,其中观察组出现1例(2.5%),对照组出现2例(5.0%),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辅助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立;于耀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在血液标本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误区。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该血站检验的无偿献血者标本39236例,将每份血液样本留取于NAT与ELISA样管,对其进行不同手段的检测,对比2种检测手段的阳性检出率及其联合检出率。结果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NAT阳性率为0.56%(220/39236),ELISA阳性率为0.51%(199/39236),ELISA、NAT 阳性率0.40%(157/39236),NAT 阳性ELISA阴性占0.16%(63/39236),其中1例HCV-RNA患者和27例HBV-DNA患者被鉴别出来;ELISA阳性、NAT阴性率为0.11%(42/39236),NAT阳性与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符合率为78.90%,NAT阳性与抗-HIV双试剂阳性、抗-HCV、HBsAg符合率分别为100.00%(20/20),65.96%(31/47),83.00%(106/132)。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必须加强酶免检测与血液核酸检测的互补。
作者:毛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将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式配血(卡式配血)、凝聚胺介质配血(凝聚胺配血)按不同情况有机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观察近2年的全部输血病历的安全性。结果249例输血病例中多数均顺利得到了安全及时的输血治疗和抢救成功,有3例发生不同情况。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既可保证输血安全,又可保证危重患者抢救及时输血,建议基层医院两种配血方法并存。
作者:张运起;张云璞;张振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该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该院所有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设计统一的表格,每天由感染管理科专人对各临床科室每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出院病例情况进行登记,将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使用登记表每月汇总、反馈,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5年1-10月住院患者8401例,使用抗菌药物5480例(65.23%),其中预防性用药2145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44例(33.98%);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601例(74.64%),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d 670例(41.85%),使用抗菌药物时间3~7d 859例(53.65%),使用抗菌药物时间8~15d 72例(4.50%)。其中一联用药531例(97.61%),二联用药13例(2.39%);其中一联用药1456例(90.94%),二联用药145例(9.06%),术前、术后均未出现二联以上用药。结论该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时间控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严格控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作者:崔琳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口干3例,困倦乏力4例,均未作特殊处理,继续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卓蔚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吸入七氟烷与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对比二者的全身麻醉效果。方法将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在静脉快速诱导后分别采用七氟烷吸入及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并对比2组患者不同麻醉时点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术后休息、咳嗽情况下的疼痛评分( NRS评分)。对比2组术中追加芬太尼量、芬太尼的消耗总量及手术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苏醒期、拔管后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七氟烷组患者休息、咳嗽状态下的NRS评分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和8h,2组患者休息、咳嗽状态下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追加芬太尼量及芬太尼消耗总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及丙泊酚麻醉对术后的疼痛的影响不同,与七氟烷相比,使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更强。
作者:蔡业华;王海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干扰miR-150表达对鼻咽癌细胞CNE1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150抑制剂转染CNE1,以无关序列抑制剂作为阴性对照。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抑制剂转染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通过MTS法实验观察miR-150表达下调对CNE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侵袭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iR-150能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先锋;肖娟;黄远见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