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计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以期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时期在该院就诊并确诊的正常骨密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值及促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E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三酰甘油( TG)、空腹胰岛素( FINS)等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女性比例明显多于男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0,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bA1c、FSH、LH、BMI、E2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相关性(P<0.05),FBG、TG、LDL-C、FINS与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提前做好干预,预防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温玉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阴道环境相关因素,分析阴道清洁程度、阴道分泌物白细胞、阴道分泌的pH值及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方法挑选2015年1-11月到该院160例参加子宫颈HPV感染普查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执行滴虫、白细胞计数、假丝酵母菌、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检测阴道pH,对比分析感染高危型HPV人群、感染HPV人群及HPV阴性人群检查结果。结果160例受检妇女,高危型HPV阳性25例(15.6%),低危型HPV阳性5例(3.1%),HPV阴性130例(81.2%)。检查结果表明人乳头瘤病感染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感染者及人乳头瘤病阴性者阴道清洁程度、阴道分泌物白细胞、阴道分泌的pH值及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子宫颈HPV感染与阴道环境无显著关联性。
作者:刘慧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PNS并发ARF患者1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归纳患者病情特点,总结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80例(80.0%),有效18例(18.0%),无效2例(2.0%),总有效率达98.0%。结论 PNS并ARF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针对病情特点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念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选择该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皮下积液预防治疗,观察患者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皮下积液13例,其中环形负压引流患者3例,单管负压引流患者10例,无1例患者术后复发,未对术后的综合治疗措施造成影响。结论在围术期加强皮下积液预防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利用胶管引流或胶片放置、注射器抽液、医用生物蛋白胶腔内注射及分段加压包扎等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进行处理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宗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该院普外科手术中输血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均在术中或术后行输血处理,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基本情况,对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例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1例(1%),为输入病毒灭活滤白新鲜的冰冻血浆后患者四肢出现片状荨麻疹,但经相应的临床处理后,不良反应消除,未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影响。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输血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输血前需做好完善的准备,同时输血中及输血后需加强观察,对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李福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众多,包括遗传、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等,由于发作的突然性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除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对患者本身存在许多潜在的威胁,如摔倒、舌咬伤、猝死等。现有的抗癫痫药物虽能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但有部分患者仍反复发作。对不能控制的癫痫,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迫切。布美他尼常作为一种袢利尿剂在临床使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其作为神经细胞 Na+-K+-2Cl-cotransporter-1(NKCC1)抑制剂,还具有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作者:王德芳;唐兴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精益六西格玛法对骨折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对骨折患者46例出院健康教育质量改进,对比改进前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改进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家庭康复训练的掌握情况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对骨折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进行质量改进,改进后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改进前,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更符合患者需要,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单纯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炎性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羧甲司坦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情况、6min步行测试结果、相关炎性递质的表达情况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EV1/FVC、FEV1%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6min步行测试结果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相关炎性递质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运动耐量、降低相关炎性递质的表达,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大柳;陈本敦;林坚;戴木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川贝枇杷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桔梗,枇杷叶进行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贝枇杷糖浆中桔梗皂苷D进行定量。结果薄层色谱图谱中能清晰检出桔梗,枇杷叶,进样量在0.015~0.15μg,线性关系良好( 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38。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简单易行,可作为川贝枇杷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贡培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与保妇康栓交替运用,对照组则单一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可使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西药在我国的使用,各类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为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临床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掌握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便于医师有效、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本文对我院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68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CEI/ARB)、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等常规抗心衰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抽取静脉血,测定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肝功能、肾功能、脑钠肽前体( proBNP )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高于对照组的67.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ProBNP下降,LVEDd、LVESd均有所减小,LVEF、CI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良好,安全性好。
作者:李同社;高振华;杨智宏;蔡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腺苷脱氨酶( ADA)在测定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接收治疗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试验组)及6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不同病理类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伍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能级循环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应用能级循环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量表和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定法( FMA)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12周2组患者的FIM评分与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研究组FIM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能级循环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杨艳;申士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2.2%,护理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游红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头孢他啶(复达欣)、头孢曲松(罗氏芬)鞘内注射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8例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复达欣组和罗氏芬组各29例。复达欣组给予复达欣鞘内注射,罗氏芬组给予罗氏芬鞘内注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复达欣组总有效率为96.6%,罗氏芬组总有效率为93.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达欣和罗氏芬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鞘内或脑室内注射药物,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脑血管储备能力( CVR )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治疗,对照组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20mg/d)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LDL、TC、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CVR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VR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予以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颇佳,且可显著改善其脑血管储备能力及调脂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永杰;刘丙阳;马小珂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医疗分级诊疗模式的重建、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使公立医院面临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医药分开,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医保总额预付等政策使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减少[1]。政策层面,2010年12月,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在新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财务管理应加强经济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强化成本意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提高医疗绩效,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现就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严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 )的治疗方法及对策。方法选取82例就诊于该院的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SIRS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住院时间为(4.89±1.61)d短于对照组的(7.89±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SIRS的患者中使用对症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地予以应用。
作者:郭举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该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该院所有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设计统一的表格,每天由感染管理科专人对各临床科室每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出院病例情况进行登记,将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使用登记表每月汇总、反馈,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5年1-10月住院患者8401例,使用抗菌药物5480例(65.23%),其中预防性用药2145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44例(33.98%);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601例(74.64%),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d 670例(41.85%),使用抗菌药物时间3~7d 859例(53.65%),使用抗菌药物时间8~15d 72例(4.50%)。其中一联用药531例(97.61%),二联用药13例(2.39%);其中一联用药1456例(90.94%),二联用药145例(9.06%),术前、术后均未出现二联以上用药。结论该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时间控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严格控制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作者:崔琳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