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刘琛;吴黎雅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药房2015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治疗糖尿病处方3000张,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按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对选定的降糖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0张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具体分为5大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效剂。双胍类日销量金额比率为28.59%,α-糖苷酶抑制剂为21.28%,磺酰脲类19.90%,占居前3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片DDDs占居前3位,各药DUI均<1.0,用药均合理。结论口服降糖药物种类供应齐全,且用药合理,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使用广泛,且趋于稳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确诊治疗的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贤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分别为1600张、1650张,对用药数量、金额、排序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年麻醉药品盐酸吗啡注射液为常用,分别为611张(38.19%)、640张(38.79%)、DDDs排序位列第2位,DUI<1.0,其次为盐酸吗啡片459张(28.69%),481张(29.15%),DDDs排序位列第1位,DUI>1.0。结论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盐酸吗啡片用量应引起关注,注意合理应用。
作者:李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外伤性脑萎缩是发生重度脑外伤后的一种继发性疾病,是严重的脑外伤后遗症,常发生于脑部挫裂伤后、脑内血肿外科清除术后,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的脑组织萎缩,但临床上也存在病变程度累及患者大脑半球及全脑的弥漫性脑萎缩[1]。本文就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妇科急腹症手术确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急查B型超声,比较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确诊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B型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62%,提示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结论 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切实可行,可为临床医师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冰;刘松;范满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医院行尿常规检查的8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给予显微镜检查(甲组)与干化学检验(乙组),比较分析2组检验结果的符合率及产生假性结果的原因。结果甲组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6.3%,阴性符合率为43.8%;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乙组尿常规检验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72.5%,阴性符合率为27.5%。甲组假性结果原因为体内疾病、尿液酸碱度等,乙组假性结果原因为药物、尿液酸碱度、温度等。结论在尿常规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检验中,普遍存在着假性结果,为了避免假性结果的出现,可在以后检验工作中联合多种检验方法,大限度的规避一些影响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翠芳;苏嘉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院内护理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焦虑感和疼痛感,并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肺癌方辅治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肺癌方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1.82%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疾病控制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中药肺癌方治疗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金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处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憩室。临床特征: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镜可以确诊,不能接受胃镜者,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也可诊断溃疡。治疗目标: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1-2]。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自身的依从性、以及临床医师治疗缺乏规范化,以致患者病情反复,延长了病程,疗效降低,并增加了经济负担。本文对门诊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先锋;金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淑芳;何琼霞;柯菁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P<0.05)。2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材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制作成为药物灭菌溶液、乳状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的制剂[1]。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效迅速、作用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疾病、感染、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普及以及中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药的使用,中药注射剂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在疾病诊疗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在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现状堪忧[2]。
作者:郭鸿;李同荟;刘保良;刘一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P<0.01),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于会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2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王焱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MRI影像学特点及其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诊断资料,就前列腺癌不同分期的MRI影像特点与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初发型前列腺癌16例(84.2%),复发型前列腺癌3例(15.8%)。病灶位置:外周带14例(73.7%),中央腺体4例(21.1%),病灶横跨外周腺与中央腺者1例(5.2%)。伴骨转移7例(36.8%),伴淋巴结转移3例(15.8%)。结论 MRI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具有方便、无创、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势,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诊断方法,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和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患者,男,49岁,因“旋耕机致左下肢、左腋窝、胸部疼痛7h+”于2016年2月11日入院。查体:左侧胸部稍肿胀,皮下捻发感,左侧4~6肋骨压痛。腹部压痛不明显,左侧腋窝偏后侧见一约4cm伤口,无活动性出血,左大腿近端及大腿中下段见敷料包扎,大腿中下段见金属异物插入,局部加压包扎。查胸部CT显示:1.双肺挫裂伤;左侧少量液气胸;右侧胸膜腔少量积液。2.左第4、5、6肋骨骨折;左第2、3、7肋骨可疑线性骨折。3.左侧锁骨骨折。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在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左下肢(髋外侧、大腿下段内侧)开放损伤清创、探查、肌肉修复术,术中清创后拔出大腿下段异物,因左侧腋窝伤口进入胸腔、心包破裂、膈肌破裂、引出浑浊液体,请胸外科、普外科接台手术。手中诊断患者系胸腹联合伤:左开放性血气胸,左4、5、6肋骨骨折,心包破裂,心肌挫伤,膈肌破裂,胃穿孔。均给予相应手术处理。术后ICU复苏观察,术后第1天患者胃管引流不畅,回抽阻力较大,考虑患者突发意外,胃内可能有较多食物掺杂,导致胃管堵塞,立即汇报医师后,重新置胃管,护士通过气过水声,并能抽出少许胃液,判断胃管在胃内,置管当天观察患者胃液引流较少,通过常用的3种方法进行检查,只有在抽取胃液时发现胃液较少,其他2种均能确定胃管在胃内,便未作特殊处理。术后第2天为了解患者肺部情况,需要查看胸部CT,才发现胃管不在胃内,而是在食管内盘旋(图1、图2)。随后立即拔出胃管重新置管,仍通过气过水声,并能抽出较多胃液,判断胃管在胃内,患者数日后经治疗好转转普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王杨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多数患者丧失超早期溶栓机会,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可能等原因不能承受溶栓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指南建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等治疗[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抗凝剂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接收的分娩产妇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仅应用缩宫素。比较2组疗效以及第3产程时间、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b、Hct的减少幅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口腔种植患者术前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患者就诊动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对心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设计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口腔种植患者共64例术前发放问卷包括口腔健康程度影响量表及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进行调查,指导患者接受术前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改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预防是口腔种植患者的主要就诊动机,种植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口腔健康程度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6.8±10.7),干预后无焦虑率59.4%,高于干预前的34.4%(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的社会信息及就诊动机进行关注,此类患者种植前的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差,经过种植手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牙科焦虑感。
作者:陈美燕;栗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