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芳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0例,其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50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分析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3分者390例(78.0%),高于对照组的260例(52.0%)(P<0.05);而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1000例产妇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28.0%(280/1000),其中产妇体质量、产妇IBM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科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生和未发生患者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增加等因素均能导致产妇的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选择性剖宫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其中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明显较低,需要注意产后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哮鸣和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铁守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3种中药制剂的抑菌作用,建立、验证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之规定进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结果妇炎净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丹药合剂、养血化瘀合剂对各试验菌种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丹芍合剂与养血化瘀合剂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妇炎净合剂可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各种制剂控制菌检查可按常规法。
作者:唐喆;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观察2组患儿各个时点的MAP和HR指标、躁动评分、CHPPS评分情况。结果经观察T2、T4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及CH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减少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建议对全麻患儿在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治疗。
作者:姜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P<0.01),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于会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胃肠道间质瘤( GIST)是以梭形细胞为主,为胃肠道较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1-3]。胃肠道间质瘤可出现在整个胃肠道系统的任何部位,胃部发生率较高,可达到50%~60%,小肠发生率为30%~35%,甚至还会出现在腹腔内的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等处[4-5]。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胃间质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治疗为期1周,治疗结束后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标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2.87±1.29)d短于对照组的(5.51±1.53)d(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康复新液与西瓜霜喷雾剂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处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憩室。临床特征: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镜可以确诊,不能接受胃镜者,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也可诊断溃疡。治疗目标: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1-2]。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自身的依从性、以及临床医师治疗缺乏规范化,以致患者病情反复,延长了病程,疗效降低,并增加了经济负担。本文对门诊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先锋;金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1]。弱视严重危害儿童的视神经功能,如不及时对儿童的弱视进行有效治疗,贻误佳治疗时机,会逐步发展为高度近视,引起患儿眼球的一系列严重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更甚者有可能致盲。近年来,儿童弱视的发病率逐步攀升,早期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发展成低视力症或致盲,影响儿童的正常健康成长。在发现儿童弱视时,应及时配镜并进行弱视相关治疗,减少弱视对患儿眼球机能的损害,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患儿50例,对配镜原则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利巴韦林颗粒、开喉剑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食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停止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具有退热时间快、愈合时间短等优势,药物安全可靠,可作为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治疗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淑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难治性白血病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小剂量地西他滨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发生血液学毒性反应4例(11.76%),对照组发生血液学毒性反应5例(14.71%)(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有较好的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外伤性脑萎缩是发生重度脑外伤后的一种继发性疾病,是严重的脑外伤后遗症,常发生于脑部挫裂伤后、脑内血肿外科清除术后,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的脑组织萎缩,但临床上也存在病变程度累及患者大脑半球及全脑的弥漫性脑萎缩[1]。本文就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χ2=6.48,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对膝关节功能造成较大损害,如不给予患者及时处理会导致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1]。目前对于此类疾病采用关节镜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稳定膝关节[2]。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术,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虎;叶明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声音是声带游离缘震动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当声带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声带的振动也会不规律,影响嗓音的质量。手术治疗是声带良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声带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声门关闭的程度、消除干扰声带正常振动波形的因素,常用方法有间接喉镜、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及纤维喉镜下手术等方法[1]。因此,如何提高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已经成为耳鼻喉外科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笔者为了研究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选取本院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医院确诊MM患者94例临床资料,评估所有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生率、第二肿瘤的类型、从治疗至发生第二肿瘤的时间及患者临床表现。结果91例MM患者治疗过程中继发第二肿瘤4例,发生率4.39%,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均有发生。4例患者自诊断MM至第二肿瘤发生平均时间为16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尚不明确,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更好地评估风险与利益,使MM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夏珺;毛静珏;杨蕾;孙鸿丽;王婧;孙超;郭宏锋;周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秋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称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洁、消毒以及无菌物品供应。供应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各种带有细菌或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极易因为操作不规范和个人防护意识薄弱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措施、防护落实情况与职业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20世纪末,日本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提出了SHEL模式,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 (硬件部分):工作所在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和他人[2]。我院应用SHEL模式防范CSSD职业暴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2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王焱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