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HEL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防范中的应用

熊冬梅

关键词:SHEL模式, 消毒供应, 职业暴露防范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称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洁、消毒以及无菌物品供应。供应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各种带有细菌或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极易因为操作不规范和个人防护意识薄弱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措施、防护落实情况与职业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20世纪末,日本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提出了SHEL模式,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 (硬件部分):工作所在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和他人[2]。我院应用SHEL模式防范CSSD职业暴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淑芳;何琼霞;柯菁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共振负压吸脂术43例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变快,肥胖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美丽的绊脚石。肥胖不但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而且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共振负压吸脂术是采用新的麻醉技术结合相关高科技辅助手段,使皮下脂肪受到机械波的影响,产生共振,溶解并吸出脂肪。共振负压吸脂的特点是手术时间短、疗效优于传统吸脂方法、不损伤人体正常组织及术后不反弹等。我院近期对43例患者进行共振负压吸脂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新;孙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SHEL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防范中的应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称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洁、消毒以及无菌物品供应。供应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各种带有细菌或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极易因为操作不规范和个人防护意识薄弱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措施、防护落实情况与职业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20世纪末,日本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提出了SHEL模式,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 (硬件部分):工作所在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和他人[2]。我院应用SHEL模式防范CSSD职业暴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全身麻醉行颈椎病手术术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颈椎病手术全身麻醉术后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麻醉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躁动发生率、寒战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前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1)。结论颈椎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术后清醒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江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心药房摆药与药品包装规格存在不适用性分析及建议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我院2014-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分别为1600张、1650张,对用药数量、金额、排序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年麻醉药品盐酸吗啡注射液为常用,分别为611张(38.19%)、640张(38.79%)、DDDs排序位列第2位,DUI<1.0,其次为盐酸吗啡片459张(28.69%),481张(29.15%),DDDs排序位列第1位,DUI>1.0。结论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盐酸吗啡片用量应引起关注,注意合理应用。

    作者:李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中的应用

    品质管理圈简称为品管圈( QCC ),指在一个工作单位内,或是工作性质相关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的小组来进行品质管理活动[1]。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的服务窗口,其药学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竞争力[2]。如何调整和维护药患关系一直是药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2015年6月我院门诊药房引进了QCC管理,旨在降低门诊药房的发药差错率,通过QCC管理来找出发药差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门诊药房经过6个月的QCC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尿潴留发生率和首次拔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首次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尿潴留发生。

    作者:黄其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G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住院部药房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药房2015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治疗糖尿病处方3000张,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按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对选定的降糖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0张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具体分为5大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效剂。双胍类日销量金额比率为28.59%,α-糖苷酶抑制剂为21.28%,磺酰脲类19.90%,占居前3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片DDDs占居前3位,各药DUI均<1.0,用药均合理。结论口服降糖药物种类供应齐全,且用药合理,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使用广泛,且趋于稳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和临床症状的2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2组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2%,高于对照组的79.66%(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7.48%,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AG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 CP)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前梯度蛋白2( AGR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作为治疗组,并以2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AGR2的表达,分析AG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GP化疗总有效率为45.0%;(2)治疗组化疗前AGR2水平(143.6±35.0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1.12ng/ml)(t=8.005,P=0.000);化疗后血清AGR2水平(7.35±1.54n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t=4.471,P=0.001);(3)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7.28±1.31ng/ml)较化疗前(14.45±3.20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78,P=0.000)。而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12.45±3.04ng/ml)较化疗前(13.95±2.78ng/ml)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P=0.394);(4)AGR2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密切相关(均P=0.000);化疗后鳞癌患者AGR 2水平比腺癌下降稍明显。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血清AGR2的表达,NSCLC患者化疗前后AGR2的变化与肺癌的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预防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2例(5.0%),优于对照组的8例(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消除接种儿童心理压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梅;犹世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0例临床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多数患者丧失超早期溶栓机会,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可能等原因不能承受溶栓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指南建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等治疗[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抗凝剂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清 ProGRP 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释放前肽( ProGRP)对小细胞肺癌( SCLC)的诊治和预后。方法收集51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清ProGRP水平,分析ProGRP水平在肿瘤分期、治疗预后中的变化特点。结果103例 SCLC 患者治疗前血清 ProGRP 为(501.3±312.1)pg/ml,敏感性为82.5%,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及对照组(P<0.05);SCLC患者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ProGRP水平显著增加,且敏感性也明显增加( P<0.05)。经化疗或手术等治疗后,治疗有效SCLC患者ProGRP水平明显降低,病情无变化或进展缓慢者ProGRP水平无明显下降甚至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roGRP对SCLC是一种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为临床治疗监测及其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郑秋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介入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患者死亡、冠状动脉痉挛、夹层或穿孔闭塞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与手术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激光组107例(121只眼)和超声组106例(120只眼)。超声组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激光组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激光组总有效率为97.52%,高于超声组的77.50%(P<0.05);治疗后,2组细胞面积变异度(CV)和平均细胞面积(AVE)均升高,但激光组升高程度小于超声组,且激光组数值低于超声组(P<0.05);2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激光组降低程度较超声组小(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较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临床效果显著,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鸿亮;明春平;祁晓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妇科急腹症手术确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急查B型超声,比较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确诊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B型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62%,提示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结论 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切实可行,可为临床医师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冰;刘松;范满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提升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只接受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合格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8.00%( 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用药、病情监测、复诊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强化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李春伶;谌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比较2组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 Z=-3.422,P<0.01)。结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苏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