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院内护理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焦虑感和疼痛感,并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药房2015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治疗糖尿病处方3000张,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按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对选定的降糖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0张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具体分为5大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效剂。双胍类日销量金额比率为28.59%,α-糖苷酶抑制剂为21.28%,磺酰脲类19.90%,占居前3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片DDDs占居前3位,各药DUI均<1.0,用药均合理。结论口服降糖药物种类供应齐全,且用药合理,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使用广泛,且趋于稳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处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憩室。临床特征: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镜可以确诊,不能接受胃镜者,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也可诊断溃疡。治疗目标: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1-2]。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自身的依从性、以及临床医师治疗缺乏规范化,以致患者病情反复,延长了病程,疗效降低,并增加了经济负担。本文对门诊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先锋;金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显著,为该类药物在血脂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奠定了地位。其次,他汀类药物对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等较多方面均有良好效果。故随着血脂相关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增高,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 DYSIS-China)结果显示[1],在中国近九成的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由于任何药物有其药物不良反应,大剂量用药患者的胆固醇达标率并不高于中、低剂量患者,临床上还有他汀类药物的“6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降低6%。可见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予以重视,笔者整理近年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就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如何合理应用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青兰;王友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视力改善、眼底改善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眼底改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FFA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羟苯磺酸钙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敏;田德增;韩雪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慢性肾脏病( CKD)血管钙化是发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矿化。据全国血液透析登记数据显示,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人数为14322例,其中6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CKD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与CKD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CKD-MBD)及血管钙化密切相关。血管钙化每增加1个单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6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倍,因此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强预测因子。多项研究显示,及早预防和治疗 CKD-MBD和血管钙化对改善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的预后,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CKD血管异位钙化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秋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6例,总结临床特征及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5.1%,单结节、多结节分别为32.1%、3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年龄≥60岁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0是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高龄、女性、胰岛素抵抗者更为突出,临床上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筛查。
作者:王海燕;韦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观察2组患儿各个时点的MAP和HR指标、躁动评分、CHPPS评分情况。结果经观察T2、T4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及CH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减少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建议对全麻患儿在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治疗。
作者:姜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3种中药制剂的抑菌作用,建立、验证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之规定进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结果妇炎净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丹药合剂、养血化瘀合剂对各试验菌种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丹芍合剂与养血化瘀合剂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妇炎净合剂可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各种制剂控制菌检查可按常规法。
作者:唐喆;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代谢综合征( MS)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MS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 IR,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遗传、炎性反应及其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等)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引起MS的病因很多,主要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MS的病因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为肝郁、痰湿、内热、气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一旦确诊,就应根据个体差异、代谢异常程度进行治疗。本文就MS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 CP)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前梯度蛋白2( AGR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作为治疗组,并以2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AGR2的表达,分析AG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GP化疗总有效率为45.0%;(2)治疗组化疗前AGR2水平(143.6±35.0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1.12ng/ml)(t=8.005,P=0.000);化疗后血清AGR2水平(7.35±1.54n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t=4.471,P=0.001);(3)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7.28±1.31ng/ml)较化疗前(14.45±3.20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78,P=0.000)。而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12.45±3.04ng/ml)较化疗前(13.95±2.78ng/ml)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P=0.394);(4)AGR2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密切相关(均P=0.000);化疗后鳞癌患者AGR 2水平比腺癌下降稍明显。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血清AGR2的表达,NSCLC患者化疗前后AGR2的变化与肺癌的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尿管刺激针对性护理在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全麻手术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导尿,进行常规护理,如尿管涂抹石蜡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护理。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及低体温、寒战、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2h、24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2.22%,寒战发生率为2.22%,躁动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0.00%、20.00%、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刺激针对性护理在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减少患者低体温、寒战、躁动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丽滨;叶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多数患者丧失超早期溶栓机会,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可能等原因不能承受溶栓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指南建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等治疗[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抗凝剂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153例,中转开腹3例。其中坏疽性阑尾2例,腹膜后阑尾1例,术后无出血、无二次手术,无术后粘连、肠瘘、粪瘘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7d,术后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广大临床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亦会成为阑尾炎标准术式。
作者:陈育宾;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肺癌方辅治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肺癌方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1.82%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疾病控制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中药肺癌方治疗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金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确诊治疗的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贤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外伤性脑萎缩是发生重度脑外伤后的一种继发性疾病,是严重的脑外伤后遗症,常发生于脑部挫裂伤后、脑内血肿外科清除术后,病理表现为局限性的脑组织萎缩,但临床上也存在病变程度累及患者大脑半球及全脑的弥漫性脑萎缩[1]。本文就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产后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产妇心理疾病,发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产妇自身身心健康、产妇家庭和谐及新生儿健康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阜阳市各医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分析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雪;李俊;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