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和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2例(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王焱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153例,中转开腹3例。其中坏疽性阑尾2例,腹膜后阑尾1例,术后无出血、无二次手术,无术后粘连、肠瘘、粪瘘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7d,术后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广大临床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亦会成为阑尾炎标准术式。
作者:陈育宾;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声音是声带游离缘震动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当声带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声带的振动也会不规律,影响嗓音的质量。手术治疗是声带良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声带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声门关闭的程度、消除干扰声带正常振动波形的因素,常用方法有间接喉镜、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及纤维喉镜下手术等方法[1]。因此,如何提高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已经成为耳鼻喉外科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笔者为了研究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选取本院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 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予TACE治疗,观察组予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1、2及3年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肿瘤复发2例(3.5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9例(1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及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伟华;黄腾钦;谢婉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χ2=6.48,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淑芳;何琼霞;柯菁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依从性组内干预前后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上,结直肠溃疡可因多种疾病而发病,但不同病因所导致的结直肠溃疡在临床上却表现着诸多的相似之处[1],这种疾病无特异性,单纯依靠临床资料很难得出正确的判断。临床上对于结直肠溃疡的诊断方法比较多,而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也各不相同[2]。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结直肠镜结合病理检查对于结直肠溃疡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主要基于此进行分析,取得满意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莎;王瑷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予25%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分别为1600张、1650张,对用药数量、金额、排序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5年麻醉药品盐酸吗啡注射液为常用,分别为611张(38.19%)、640张(38.79%)、DDDs排序位列第2位,DUI<1.0,其次为盐酸吗啡片459张(28.69%),481张(29.15%),DDDs排序位列第1位,DUI>1.0。结论2014-2015年住院部药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盐酸吗啡片用量应引起关注,注意合理应用。
作者:李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MRI影像学特点及其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学诊断资料,就前列腺癌不同分期的MRI影像特点与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结果初发型前列腺癌16例(84.2%),复发型前列腺癌3例(15.8%)。病灶位置:外周带14例(73.7%),中央腺体4例(21.1%),病灶横跨外周腺与中央腺者1例(5.2%)。伴骨转移7例(36.8%),伴淋巴结转移3例(15.8%)。结论 MRI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具有方便、无创、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势,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诊断方法,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和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比较2组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 Z=-3.422,P<0.01)。结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苏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0例,其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50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分析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3分者390例(78.0%),高于对照组的260例(52.0%)(P<0.05);而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1000例产妇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28.0%(280/1000),其中产妇体质量、产妇IBM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科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生和未发生患者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增加等因素均能导致产妇的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选择性剖宫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其中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明显较低,需要注意产后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高效液相方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在盐酸二甲双胍片剂中的含量。方法选择Hypersil CN(200mm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3.5)(35∶75),检测波长:234nm,进样量10μl,1.0ml/min流速,柱温为室温(25℃)条件下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含量,并于同一波长下,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比较2法结果。结果高效液相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平均含量(与标识量比较)为(100.49±0.14)%,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平均含量为(101.55±0.4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有效评估盐酸二甲双胍片剂中盐酸二甲双胍的含量,本法结果准确、方法简单、灵敏度高。
作者:温丽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哮鸣和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铁守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选取频发TIA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TIA停止时间;2组均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液流变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聚集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优于对照组的37.8%(P<0.05),3d内TIA发作控制率为55.2%,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3%(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可在短期内清除或减少发作,阻止病情进展,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作者:田丽环;郭华梅;安宇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正常妊娠中晚期产妇200例,根据孕周将其分为A组(24~28周)54例、B组(29~32周)46例、C组(33~36周)37例、D组(37~42周)63例,均抽取产妇空腹静脉血,测定产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A1( ApoA1),游离脂肪酸( NEFA)脂蛋白( a)[ Lp( a)]。结果血清TG、NEFA水平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而上升,分娩前达到高峰(P<0.05);血清 ApoA1、HDL-C 及 ApoA1/ApoB 随着产妇孕周增加而降低(P <0.05),血清TC、LDL-C水平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而先升后降(P<0.05),在37周前达高峰;ApoB及Lp(a)水平在产妇妊娠中晚期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正常妊娠的产妇在孕期中晚期时血脂代谢会发生显著改变,且血脂各指标变化不一,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加强血脂检测。
作者:王武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院内护理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焦虑感和疼痛感,并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利巴韦林颗粒、开喉剑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食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停止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具有退热时间快、愈合时间短等优势,药物安全可靠,可作为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治疗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淑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