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潘伟华;黄腾钦;谢婉霞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CT, 射频消融, 肝癌
摘要: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 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予TACE治疗,观察组予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1、2及3年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肿瘤复发2例(3.5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9例(1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及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秋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153例,中转开腹3例。其中坏疽性阑尾2例,腹膜后阑尾1例,术后无出血、无二次手术,无术后粘连、肠瘘、粪瘘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7d,术后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广大临床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亦会成为阑尾炎标准术式。

    作者:陈育宾;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予25%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康复新液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治疗为期1周,治疗结束后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标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2.87±1.29)d短于对照组的(5.51±1.53)d(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康复新液与西瓜霜喷雾剂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研究

    目的:探析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医院行尿常规检查的8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给予显微镜检查(甲组)与干化学检验(乙组),比较分析2组检验结果的符合率及产生假性结果的原因。结果甲组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6.3%,阴性符合率为43.8%;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乙组尿常规检验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72.5%,阴性符合率为27.5%。甲组假性结果原因为体内疾病、尿液酸碱度等,乙组假性结果原因为药物、尿液酸碱度、温度等。结论在尿常规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检验中,普遍存在着假性结果,为了避免假性结果的出现,可在以后检验工作中联合多种检验方法,大限度的规避一些影响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翠芳;苏嘉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也是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人们对分娩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剖宫产人数越来越多。剖宫产是一种风险程度较高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应用于胎儿窘迫、难产、高龄产妇人群中,麻醉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影响患者预后[1]。因此,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孕产妇70例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作者:王燕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漆平;杜光会;王轶;钟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声音是声带游离缘震动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当声带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声带的振动也会不规律,影响嗓音的质量。手术治疗是声带良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声带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声门关闭的程度、消除干扰声带正常振动波形的因素,常用方法有间接喉镜、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及纤维喉镜下手术等方法[1]。因此,如何提高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已经成为耳鼻喉外科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笔者为了研究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选取本院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预防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2例(5.0%),优于对照组的8例(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消除接种儿童心理压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梅;犹世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甲组(44例,20mg/d)、乙组(44例,60mg/d),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心绞痛发作次数为(7.7±0.8)次/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5%;与乙组的95.5%、(3.1±0.3)次/周、1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剂量,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秋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以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感兴趣区域( ROI)的相位值进行测定,分析其与患者脑内铁沉积含量间的关系,探究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病症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Nc-中、SNr-中、SNr-侧相位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黑质相位值SNc-中、SNr-中和SNr-侧与Hoehn-Yahr分期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特别是黑质网状致密带的铁沉积多于常人,其含量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关。磁共振对铁敏感,以加权成像联合小密度投影可较为准确的测定患者脑铁含量,能够为临床监测帕金森病情进展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诱导期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观察2组患儿各个时点的MAP和HR指标、躁动评分、CHPPS评分情况。结果经观察T2、T4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及CH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减少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建议对全麻患儿在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治疗。

    作者:姜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特征: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易产生全身性疾病。骨密度的正常值是反映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也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1]。骨质疏松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合并症,也是其影像学上的早改变之一。为探究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临床关系,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国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和临床症状的2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2组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2%,高于对照组的79.66%(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7.48%,高于对照组的77.9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6例,总结临床特征及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5.1%,单结节、多结节分别为32.1%、3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年龄≥60岁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0是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高龄、女性、胰岛素抵抗者更为突出,临床上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筛查。

    作者:王海燕;韦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具体情况。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出院病历中的药物剂量、疾病诊断及药物名称等。结果患者精神障碍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及酒精引发精神障碍;合并用药者为114例(77.03%),单一用药者为34例(22.97%);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及帕罗西汀等;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奋乃静及利培酮等。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选择合并用药的方法,使用剂量应小于常规治疗剂量,在选择药物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对患者身体产生其他损害。

    作者:彭立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χ2=6.48,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阜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

    产后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产妇心理疾病,发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产妇自身身心健康、产妇家庭和谐及新生儿健康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阜阳市各医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分析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雪;李俊;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0例,其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50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分析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3分者390例(78.0%),高于对照组的260例(52.0%)(P<0.05);而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1000例产妇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28.0%(280/1000),其中产妇体质量、产妇IBM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科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生和未发生患者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增加等因素均能导致产妇的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选择性剖宫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其中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明显较低,需要注意产后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