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王燕君

关键词:剖宫产, 手术室护理, 护理要点
摘要: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也是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人们对分娩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剖宫产人数越来越多。剖宫产是一种风险程度较高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应用于胎儿窘迫、难产、高龄产妇人群中,麻醉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影响患者预后[1]。因此,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孕产妇70例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特征: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易产生全身性疾病。骨密度的正常值是反映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也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1]。骨质疏松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合并症,也是其影像学上的早改变之一。为探究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临床关系,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国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妇科急腹症手术确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急查B型超声,比较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确诊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B型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62%,提示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结论 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切实可行,可为临床医师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冰;刘松;范满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0例临床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多数患者丧失超早期溶栓机会,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可能等原因不能承受溶栓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指南建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等治疗[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抗凝剂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0例,其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50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分析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3分者390例(78.0%),高于对照组的260例(52.0%)(P<0.05);而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1000例产妇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28.0%(280/1000),其中产妇体质量、产妇IBM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科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生和未发生患者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增加等因素均能导致产妇的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选择性剖宫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其中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明显较低,需要注意产后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G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甲组(44例,20mg/d)、乙组(44例,60mg/d),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心绞痛发作次数为(7.7±0.8)次/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5%;与乙组的95.5%、(3.1±0.3)次/周、1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剂量,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秋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2组介入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患者死亡、冠状动脉痉挛、夹层或穿孔闭塞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与手术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研究

    目的:探析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假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选取医院行尿常规检查的8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别给予显微镜检查(甲组)与干化学检验(乙组),比较分析2组检验结果的符合率及产生假性结果的原因。结果甲组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6.3%,阴性符合率为43.8%;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乙组尿常规检验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2.5%,阴性符合率为37.5%;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72.5%,阴性符合率为27.5%。甲组假性结果原因为体内疾病、尿液酸碱度等,乙组假性结果原因为药物、尿液酸碱度、温度等。结论在尿常规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检验中,普遍存在着假性结果,为了避免假性结果的出现,可在以后检验工作中联合多种检验方法,大限度的规避一些影响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翠芳;苏嘉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代谢综合征( MS)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MS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 IR,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遗传、炎性反应及其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等)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引起MS的病因很多,主要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MS的病因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为肝郁、痰湿、内热、气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一旦确诊,就应根据个体差异、代谢异常程度进行治疗。本文就MS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153例,中转开腹3例。其中坏疽性阑尾2例,腹膜后阑尾1例,术后无出血、无二次手术,无术后粘连、肠瘘、粪瘘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7d,术后随访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广大临床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亦会成为阑尾炎标准术式。

    作者:陈育宾;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23%,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肝胆外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院内护理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记录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焦虑感和疼痛感,并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阜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

    产后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产妇心理疾病,发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产妇自身身心健康、产妇家庭和谐及新生儿健康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阜阳市各医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分析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雪;李俊;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心药房摆药与药品包装规格存在不适用性分析及建议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声音是声带游离缘震动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当声带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声带的振动也会不规律,影响嗓音的质量。手术治疗是声带良性病变的主要方法,声带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声门关闭的程度、消除干扰声带正常振动波形的因素,常用方法有间接喉镜、支撑喉镜、电子喉镜及纤维喉镜下手术等方法[1]。因此,如何提高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已经成为耳鼻喉外科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笔者为了研究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选取本院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 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予TACE治疗,观察组予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1、2及3年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肿瘤复发2例(3.5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9例(16.07%)(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及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伟华;黄腾钦;谢婉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哮鸣和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铁守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42例AML患者中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缓解40例,治疗无效2例。所有患者的生命期得到延长,随访截止时仍有2例患者健在。所有患者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其余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对于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一定效果,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缪韦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不良事件28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压疮、非计划拔管、用药错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本文通过对内科10个护理单元上报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类和原因分析,探讨减少不良事件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