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庚;魏杰淼;闫虹
针对药学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以阴道炎、盆腔炎为主要妇科病的普遍现象,加强预防宣传与合理用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笔者通过多年的药学服务咨询及参与计划生育服务的经验认为,应根据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来合理选择药物和剂型,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使药学服务中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杜晓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在临床上应用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液体时,高渗液外渗后的局部处理很关键,也很重要.笔者成功使用如意金黄散与赛肤润交替外敷治愈1例高渗液外渗致局部硬结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89岁,因间断尿频、尿急1月余,伴发热、小腹疼痛1d,于2016年4月26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作者:史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有效.
作者:陈志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多导睡眠图(PSG)与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0)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睡眠监测室进行PSG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61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组:甲组(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且不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乙组(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且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15例,丙组(无OSAHS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及丁组(PSG监测和ABPM监测均正常的健康人)136例.各组均监测夜间PSG参数和ABPM,监测血清ET-1和NO水平,并分析PSG参数与ET-1及NO的相关性.结果 甲、乙、丙组患者血清ET-1水平均高于丁组,而NO水平低于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患者血清ET-1水平高于甲组,而NO水平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组和乙组患者PSG参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氧减指数均高于丙组和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患者AHI、夜间微觉醒指数、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氧减指数均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水平与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及氧减指数增大有关.结论 OSAHS患者,特别是OSAHS合并高血压者血清ET-1水平上升,NO水平下降;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PSG各参数与血清ET-1升高相关.
作者:张仲祥;刘文兴;刘运秋;王丽晔;修春霞;王瑞霞;刘伟存;马洪芳;耿贺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病死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3.33%,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郎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全面护理措施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骨科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患肢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等全面护理措施.对比2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5±2.1)d短于对照组的(12.7±2.5)d,患者16周内痊愈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28)低于对照组的14.29%(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全面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性麻痹,属于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老年患者较为多见[1].近几年来,PD发病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病理改变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DA)大量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临床表现有焦虑抑郁、睡眠紊乱、嗅觉障碍及麻木疼痛等非运动症状与姿势反射障碍、运动迟缓、肌强直及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是诱发本病症状的重要原因[2-3].临床治疗较为棘手,预后亦较差.截止目前,PD发病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时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纠正胆碱神经与多巴胺能神经二者之间的不平衡,提高大脑黑体中多巴胺的含量.本文通过对PD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徐展铄;李雪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循环系统反应;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有多种疾病、药物不合理联用、服药后短时间饮酒、药物用量与用法及自身质量问题等.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制定药物临床用法及用量规范,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法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使用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统计该院2015年1 ~12月住院癌痛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使用的癌痛镇痛麻醉药品的处方为687张,吗啡缓释片的用量大,DDDs值大.结论 该院的癌痛患者麻醉处方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5年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113例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ADR涉及的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ADR涉及的抗菌药物类别、种类及例数,ADR涉及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3例ADR报告中,男53例(46.90%),女60例(53.10%);年龄1~83岁,其中19 ~60岁ADR发生率高为61.06%.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66.37%),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92.9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ADR主要发生在用药0.5h内.结论 提升ADR监测工作力度,确保临床一线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江恒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将HSK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联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替普瑞酮联合埃索美拉唑及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和阿莫西林及安慰剂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可明显提高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口服,2组均维持治疗12周.观察2组疗效、肺功能和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退出2例.观察组完全控制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Ig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见义(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哮喘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同时降低IgE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43例.比较3组ALT复常率、HBsAg消除率和HBV DNA转阴率.结果 3组24周到48周ALT复常率均呈上升趋势,72周有所下降,但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72周时的ALT复常率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尤以阿德福韦酯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HBsAg清除率方面,自24周到72周呈上升趋势,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转阴率方面,3组均于48周达到峰值,于72周开始下降,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陈端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钼靶X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钙化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8例乳腺钙化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线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比2组疾病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检出准确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腺钼靶X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钙化灶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应用.
作者:童玮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析治疗过程中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振明;温生文;吕言;常国亮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5例.2组均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格利奈治疗,B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均无退出病例.治疗前2组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例,适应后症状缓解.2组均出现低血糖症1例,调整胰岛素用量后症状缓解.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且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
作者:刘青员;朱静和;蒋凤;于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恶性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舒适度及满意度.随后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转移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依从性、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精神健康(MH)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远处转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肿瘤的转移率,降低了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舒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因子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ST段回落情况、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水平变化、患者的心脏事件、出血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 (P <0.05).观察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PA、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PA水平升高,PAI-1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40.0% (P <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能够有效治疗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提高血管再通率,促进心电图ST段的回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磊;高清良;柳建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平衡针灸联合中药自拟通络益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自拟通络益肾方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简式疼痛量表(MPQ)评分及汉化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良反应事件.2组患者治疗前感觉PRI评分、感情PRI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及PPI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感觉PRI评分、感情PRI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及PPI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针灸联合中药自拟通络益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及各项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张萍;高会珍;段丽平;刘振玲;樊拴朝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