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峰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血清中GK-18水平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6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以及血清中细胞角蛋白(GK-18)的M30和M65片段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γ-GT、AST、TG、LDL-G、FPG、M30和M6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检者血清ALT、HDL-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K-18 M30和M65水平与ALT、γ-GT、AST、TG、LDL-G、HDL-G、FPG呈正相关( P〈0.05)。结论血清GK-18片段水平能够准确反映NAFLD患者的病变状态,且与生化指标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童明富;吴琪芳;刘申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E4)、碳水化合物抗原(GA125、GA199)、癌胚抗原(G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6例为对照组甲,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乙。比较3组受检者HE4、GA125、GA199、GEA水平及不同检测项目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E4、GA125、GA199、GEA水平高于对照组甲和对照组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甲 HE4、GA125、GA199、GEA水平高于对照组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测HE4+GA125、HE4+GA125+GEA、HE4+GA125+GA199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测HE4+GA125+GA199+GEA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HE4、GA125、GA199及GEA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南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廖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确诊并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附件包块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治疗7d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GG)下降水平及治疗后瘕评分、痛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附件包块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β-HGG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瘕评分、痛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节省住院开支,缓解患者家庭负担,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贾雪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药透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安市吉州区白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药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 IgG)、补体G3水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及补体G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补体G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定向药透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痛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GGRP)、5-羟色胺(5-H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5-HT及G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GG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优良,安全性高。
作者:段振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DA与IA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对照组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临床疗效、治疗后1年无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优于DA方案,患者诱导期间骨髓抑制轻,生存期长。
作者:肖仕珊;曹隽;丁倩;朱红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能够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能够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动力髋螺钉,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少。
作者:祝元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情况、SF-36评价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躯体与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为日后病情恢复做好相应的救治基础。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闵行区3家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闵行区3家公立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进行干预,通过对干预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后(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3家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5.59%、18.3%、14.24%下降到干预后的11.89%、14.74%、14.03%;就诊使用注射剂的占比由干预前的10.19%、11.78%、13.49%下降至干预后的6.28%、8.62%、10.5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63.82、57.94、37.69下降至干预后的56.58、55.62、19.71。结论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具有有效性、可行性。
作者:郑勇;陈红;蔡迎九;陈娟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与阿片类镇痛药在患者术后疼痛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5例,随机将患者分成甲组43例与乙组42例。甲组以氟比洛芬酯为主要麻醉药物,乙组则以芬太尼为主要麻醉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镇痛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术后1、3、6、12、24h的VAS疼痛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镇痛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阿片类镇痛药物相比,氟比洛芬酯在患者术后疼痛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超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且可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邬守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合并黄韧带骨化症( OLF)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2014年手术治疗的12例颈椎多节段(≥3) OPLL合并OL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5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黄韧带骨化节段全椎板切除术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X线、GT和MRI影像学资料,测量颈椎前凸值和G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评价术后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0.0±9.8)%,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术后颈椎前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G5节段椎管矢状径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平均为(69.2±10.0)%,末次随访仍能维持;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例,G5神经根麻痹1例,轴性痛2例,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颈椎多节段OPLL合并OLF的手术治疗应依据黄韧带骨化灶的形态、部位、范围及相应的椎管狭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保持颈椎的稳定性,使椎管扩大明显,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林三军;陈宇;陈德玉;许国华;杨海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门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9例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中、术后因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宫体、宫颈、臀部注射欣母沛治疗。对照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2、8、24h出血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使产妇快速恢复子宫收缩,有效控制出血症状。
作者:江唯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永修县江上卫生院收治的9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8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8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满意度高等优点,且并发症少。
作者:彭堂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回盲部造瘘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Karnofsky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配方发药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预防或减少配方、发药差错,提高配方、发药工作质量。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5年门诊药房《调配发药差错记录》,对本院门诊药房2015年处方配方发药差错的特点、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共发生配药、发药差错15例,其中看似、听似易混淆的药品差错10例,单独发药差错1例,发药未交待差错1例,药品储存不当差错1例,药品数量差错2例。结论加强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规范处方调配规程,规范审方、发药规程,重视发药交待环节,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药学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避免同类差错的再次发生。
作者:闫德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 DEX)在重症监护室( IG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IG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DEX镇静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IGU 4h(T1)、8h(T2)和12h(T3)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住IGU时间及芬太尼使用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IGU后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入住IGU时间短于对照组,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DEX在IG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可唤醒镇静与无呼吸抑制的优点,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红玲;许佑冬;韩宇;江照明;黄馨;刘正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