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大学生口腔健康素养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邓爱停;杨立宇

关键词:大学生, 口腔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素养指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提高和维护自身健康决策的能力[1]。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与健康结局有直接的相关性[2]。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口腔健康素养的研究,多以某一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研究报告从科研设计、样本量、民族、地域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我国大学生口腔健康素养进行整体深入、全面研究的相关资料。近30年来,我国分别于(1982-1984年)、(1995年)、(2005-2007年)进行了3次全国性大规模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3],虽然覆盖面广、样本量大,但是仅仅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及口腔疾病流行趋势。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教育为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是提高目标人群口腔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部分学者的研究,就我国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素养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标变化特点。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188例,对其病情特征、诊治经过及检测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多于7d后出现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特异性较高,C反应蛋白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均有升高,且与病情轻重正相关。结论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困难,通过适时检测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干预,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赵小兵;王辉;吴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社区老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

    目的:对社区老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具体防治对策。方法2015年6月对鹿邑县61个社区中1250例老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疾病的分析,进而提出防治疾病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结果1250例老年人中,患有抑郁障碍251例,占20.08%。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18.24%,女性占19.60%。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收入少、长期独居的老年人,患病几率更高。城市居民的患病率为21.36%,高于农村居民的1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患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并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健康、丰富。

    作者:闫子国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孝东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卡南吉公司启动靶向新药CM082与依维莫司联合治疗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ⅡB期试验

    日前,依托CRO研发外包服务的新药研发公司卡南吉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南吉)宣布,公司已在北京肿瘤医院启动了靶向新药CM082与依维莫司联合应用治疗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ⅡB期试验,与前期临床试验不同,ⅡB期试验将是一个多中心双盲试验,联合全国近20家领先的肿瘤医院协同开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治疗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治疗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6例,按照其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8.18%( P<0.05)。结论手术治疗早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登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在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右锁骨下静脉导管留置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规范化护理组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规范化护理,比较2组CRBSI发生率。结果规范化护理组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有助于降低CRBSI发生率,改善临床结局,提高深静脉导管使用效能,减少再置管,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秋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住院时间及插管率。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期间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荣叶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手术麻醉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人工推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观察组采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时、插管后1min和5min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糖( Glu)和皮质醇( Cor)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MAP、HR、Glu、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插管时MAP、HR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插管后1min Glu、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较小,可稳定患者全麻诱导时的生命体征,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竑野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及解痉平喘等相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2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缓解呼吸衰竭症状,纠正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缺氧状态,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苏杭;朱祥;王军;李永库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观察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医院接受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性评价。结果80例患者中单一用药60例,联合用药20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占61.25%,包括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曲松钠,切口感染率为2.5%,平均住院时间为(8.08±3.16)d,抗菌药物费用为(50.16±30.62)元。术前30min~2h使用抗菌药物41例,术后用药37例。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仍需加强监管,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化、规范化。

    作者:徐建飞;张斌;张春雷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复诊综合管理措施对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诊综合管理措施对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复诊综合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诊综合管理措施可提高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袁翠云;杨丽春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联合应用益生菌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应用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2组腹痛、腹泻、发热缓解时间及各时间段治愈率。结果观察组腹泻、腹痛、发热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5、7、14d时的治愈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应用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许晨佳;刘石柱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包加压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腹部手术,且切口种类系Ⅱ类切口,并符合肥胖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包加压外敷联合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观察组,术后单纯外科换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5.7%,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2.9%,2组感染率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8±1.4)d,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1.2)d,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合理组合的中药包加压外敷能够减少肥胖腹部Ⅱ类切口患者术口切口感染率,且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陈东伟;武笑羽;周进峰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喷雾剂外用药物在皮肤科应用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9月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处方内容完整、知情同意的门诊皮肤病患者1632例,填写“外用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汇总分析。结果1632例观察对象中使用喷雾剂外用药物210例(12.87%)。其中,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高,为18.84%,皮炎湿疹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9.26%;细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11.36%;其他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4.17%。多数患者感觉喷雾剂应用方便、见效快、止痒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自行消退。结论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使用方便,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江德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d),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 SF-36)。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2±2.1)d、18.4%、23.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五藤散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五藤散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湿科治疗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藤散穴位贴敷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血生化指标较对照组好转(P<0.05)。结论五藤散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予;顾光照;杨柳;雷艳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方案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取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对照组的78.3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用于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四磨汤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98例,按用药不同分为四磨汤组30例,小剂量红霉素组30例,两药联合治疗组38例。比较3组患儿呕吐、腹胀、胃储留等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呕吐、腹胀、胃储留等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另2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四磨汤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雯洁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47%和100%,高于对照组的34.04%和89.36%(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9.79%(P<0.05)。2组均未出现急性中毒、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琥珀酸亚铁对于缺铁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硫酸亚铁,且显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更高、实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靖 刊期: 2016年第35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致药物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48岁,因“体检胆红素升高”入院治疗,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使用茵栀黄及甘草酸退黄、保肝治疗1周,复查胆红素进行性升高,改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60 mg+10%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约5ml时突发呼吸困难,面色口唇发绀,四肢皮肤冰凉,血压测不出,呼吸30次/min,脉搏110次/min,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入,予0.9%氯化钠100ml更换输液管,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复方氯化钠500ml扩容,多巴胺20mg维持血压,高流量给氧,经积极抢救,1h后面色口唇转红润,血压80/50mmHg,呼吸20次/min,脉搏90次/min,四肢皮肤温暖,病情好转。

    作者:刘奇利;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