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学静脉滴注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

段艳梅

关键词:输注, 静脉内, 儿童,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科学静脉滴注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同煤集团燕子山矿医院接受静脉滴注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予以科学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家长满意度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6%( P<0.05)。结论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运用科学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患儿疼痛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静脉滴注效率和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开滦医疗集团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医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山西同煤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风险安全事故16例(17.8%),观察组出现2例(2.2%),两组风险安全事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6,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效果确切,可减少风险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县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不但能明显减轻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秦利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治疗,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陈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体动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动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氯胺酮联合芬太尼麻醉能缩短患儿术后的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国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浑源县人民医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36例,对其进行心电图扫描,观察心电图ST-T改变情况。结果136例患者中,水平型11例(8.1%),水平抬高4例(2.9%),上斜型94例(69.1%),下斜型2例(1.6%),U字型4例(2.9%),弓背型21例(15.4%)。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进行正确观察和描述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姜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激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尿激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5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111例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设为尿激酶组,8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设为肝素组,比较两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尿激酶组肺栓塞( PE)患者总有效率为78.44%,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肝素组 PE患者总有效率为60.98%, DVT患者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周尿激酶组膝下15cm和膝上15cm健、患肢周径差均小于肝素组( P<0.05)。尿激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肝素组为2.38%,无黏膜或其他脏器出血病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可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雪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运城市垣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缝合方式将患者分为美容缝合组与常规缝合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创口愈合情况(创口感染、创口崩裂、创口对位不齐)、术后瘢痕大小及术后瘢痕评分。结果美容缝合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长于常规缝合组( P<0.01);美容缝合组患者创口感染、创口崩裂、创口对位不齐发生率低于常规缝合组(P<0.05);美容缝合组患者术后瘢痕小于常规缝合组(P<0.01);美容缝合组患者术后瘢痕评分高于常规缝合组( P<0.01)。结论美容缝合技术在口腔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创口愈合质量,缩小瘢痕,避免创口崩裂。

    作者:王立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舒适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花垣县民族中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予以优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摄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摄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

    作者:石云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哈尔滨市211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AD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军;马丽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榆树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34,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为(104.2×12.0)分,高于对照组的(69.4×10.4)分(t=7.89,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为(74.2×8.7)分,高于对照组的(48.3 × 7.9)分( t=6.78,P<0.05)。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1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定襄县蒋村乡卫生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心功能恶化率、肾功能恶化率、再住院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灵丘县人民医院诊断并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头孢拉定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时间为7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4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65,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t=2.21,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范志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例使用头孢菌素患者发生双硫仑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汉族。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余,尿频、尿急3d”于2014—05—29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100 mm Hg(1 mm Hg=0.133kPa)。诊断为:(1)2型糖尿病;(2)尿路感染;(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为170/120 mm Hg,规律使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未监测血压;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中毒、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作者:郭继华;蒋凤康;彭竞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需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去泡剂组( A组)30例,链霉蛋白酶组(B组)31例,联合组(C组)33例。A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仅给予去泡剂,B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仅给予链霉蛋白酶,C组患者胃镜检查前15min予以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观察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胃不同部位可见度评分,内镜操作时间。结果 A组患者胃窦部、胃体下部、胃体上部、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B组,A组患者胃体上部与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胃窦部、胃体下部、胃体上部、胃底的可见度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镜检查时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链霉蛋白酶联合去泡剂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获得良好胃内可见度,缩短胃镜操作时间,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鹤;梁晓燕;伦伟健;刘浏;王泽伟;孔结慧;贾柳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晋江市安海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时起病6h内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改良组采用尿激酶50~75万U,30min内静脉滴注,继以尿激酶50~75万U以10~15万U/h微注泵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h、2周和4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观察颅内和其他系统是否有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h、2周和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溶栓前与溶栓治疗后2周、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89.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16.2%。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减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陆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中山市三乡镇三乡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和房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和房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夜间睡眠,减少心律失常发生频率,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徐晓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专科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药物咨询体会

    结合所在医院开展内分泌科临床药学服务,针对内分泌科疾病及并发症治疗提供咨询并提出用药建议,促进药物合理应用,维护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在药物咨询过程中临床药师不仅能增加新的药学知识,还能学到临床知识,促进自身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临床药学的学科水平。

    作者:闫德峰;裴慧;张健;臧传军;黄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出院患者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用药频率( DDDs )、药物利用指数( DUI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在1.03%~18.03%、13.4%~31.15%、4.97%~31.83%,DDDs前3位分别是头孢米诺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58.62%的抗生素品种DUI≤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波动范围较大,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要的。

    作者:纪孝伟;吴春玲;王兴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一线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失败后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为二线方案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4.3%),部分缓解(PR)6例(26.8%),病情稳定(SD)8例(34.9%),疾病进展(PD)8例(34.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5个月。18例患者产生毒副作用。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杨全良;马剑;毕延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