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陆超

关键词:脑梗死, 老年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晋江市安海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时起病6h内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改良组采用尿激酶50~75万U,30min内静脉滴注,继以尿激酶50~75万U以10~15万U/h微注泵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h、2周和4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观察颅内和其他系统是否有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h、2周和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溶栓前与溶栓治疗后2周、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89.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16.2%。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减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小儿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艾良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睢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1、4、12周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4、1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46%( 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显著,可改善ACS患者血清TC、LDL-C、hs-CRP和CK-MB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周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句容市崇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10.7×3.5) mmol/L,观察组为(10.9×3.7)mmol/L,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2,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浓度为(6.8×1.4)mmol/L,观察组为(6.7 ×1.5)mmol/L,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8,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为9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7,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感染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感染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非发酵菌218株。分离细菌用VITEK-2细菌鉴系统鉴定,药敏试验用琼脂纸片扩散法( K-B法),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制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革兰阴性杆菌482株,其中非发酵菌218株(45.23%)。非发酵菌中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93株(42.66%)、鲍曼氏不动杆菌91株(41.7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3株(15.14%)。非发酵菌的痰液检出率高,为211株(96.79%),其次为分泌物4株(1.83%)、血液2株(0.92%)、引流液1株(0.4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为74.36%~100.00%;对亚胺培南等多种药敏率为91.23%~72.73%。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为71.79%~100.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药敏率分别为83.67%和86.2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达100.00%;而对环丙沙星的药敏率为66.67%、复方新诺明为77.27%、左氧氟沙星为80.95%、米诺环素为94.12%。结论发生非发酵菌感染时可优先考虑根据不同种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不同特点选用抗菌药物,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调整。

    作者:熊芸;谢朝云;孙静;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02例,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每组51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PCT<0.5μg/L比例小于对照组,≥0.5μg/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2.6%(37/51),高于对照组的43.1%(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含量的测定有助于区分儿童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是确诊细菌感染与否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上林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试验组服用米非司酮及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覃伟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妊娠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桑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5.5%,高于对照组的47.2%(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能满足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作者:方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小青龙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小青龙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5例(16.7%),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复发,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协同性良好。

    作者:汪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池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临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6个月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0,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t=2.31,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明显,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田生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浑源县人民医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36例,对其进行心电图扫描,观察心电图ST-T改变情况。结果136例患者中,水平型11例(8.1%),水平抬高4例(2.9%),上斜型94例(69.1%),下斜型2例(1.6%),U字型4例(2.9%),弓背型21例(15.4%)。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进行正确观察和描述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姜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盐边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宫缩素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的出血量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术后2h、24h、48h 和72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组产妇术后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出院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妇术后子宫恢复。

    作者:秦先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攀钢集团成都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均使用替吉奥药物治疗,但分别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控制率为69.57%;观察组为65.22%。两组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Ⅱ度毒副作用中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观察组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好,但是不宜长时间连续用药。

    作者:林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2011年在上饶市上饶县人民医院经6个周期全身化疗后缓解的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8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经全身化疗后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观察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5.0%,对照组为40.0%,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王真;朱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榆树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60.82%(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白介素6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白介素6水平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先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石油勘探局双河医院2011年5—11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开滦医疗集团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医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抚州市高新产业园区崇岗镇卫生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呼吸峰值流速( PEF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R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茶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常熟市支塘镇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内科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周珍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保定市易县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d、60d、90d后的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0d、60d、90d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社区高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压疮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社区高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于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高龄慢性疾病患者17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两组患者均行居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7.65%(15/85),观察组为2.35%(2/8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GQO—LI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29%(64/85),观察组为100.00%(85/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社区高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