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圣;刘凤萍;覃素鲜;张秀红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02例,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病毒感染组(对照组),每组51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含量。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PCT<0.5μg/L比例小于对照组,≥0.5μg/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2.6%(37/51),高于对照组的43.1%(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含量的测定有助于区分儿童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是确诊细菌感染与否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肠道门诊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276例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患儿治疗依从率和患儿及家属治疗后各项满意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总了解率为92.03%,高于对照组的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8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肠道疾病患儿家属在门诊过程中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协助患儿进行各项治疗,有利于患儿及时就诊治疗,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薛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术前均抽取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术后每3个月抽取外周血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1次。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加结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罗芳;石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句容市崇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10.7×3.5) mmol/L,观察组为(10.9×3.7)mmol/L,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2,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浓度为(6.8×1.4)mmol/L,观察组为(6.7 ×1.5)mmol/L,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8,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为9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7,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汉族。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余,尿频、尿急3d”于2014—05—29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0/100 mm Hg(1 mm Hg=0.133kPa)。诊断为:(1)2型糖尿病;(2)尿路感染;(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为170/120 mm Hg,规律使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未监测血压;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中毒、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作者:郭继华;蒋凤康;彭竞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 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以及严重的脏器损害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洪彬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单向活瓣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压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压力恢复正常时间与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6.7%( P <0.05);治疗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少。
作者:龚艺;董啸;杨威;周建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用药频率( DDDs )、药物利用指数( DUI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在1.03%~18.03%、13.4%~31.15%、4.97%~31.83%,DDDs前3位分别是头孢米诺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58.62%的抗生素品种DUI≤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率波动范围较大,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必要的。
作者:纪孝伟;吴春玲;王兴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小儿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喘鸣音及喘憋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艾良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晋江市安海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入院时起病6h内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改良组采用尿激酶50~75万U,30min内静脉滴注,继以尿激酶50~75万U以10~15万U/h微注泵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h、2周和4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观察颅内和其他系统是否有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h、2周和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溶栓前与溶栓治疗后2周、4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89.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16.2%。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尿激酶溶栓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减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陆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新县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舒张末内径(LAE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LVEF、LVED、LA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社区医院常见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可引发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多种并发症,故控制血糖对防范并发症尤为重要。为保证准确掌握降糖药的用药时间,减少低血糖对心、脑等靶器官的损害,现将降糖药研究进展及用药时间进行总结。
作者:尤志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其肝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池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诊断并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临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6个月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0,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t=2.31,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明显,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田生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原平市长梁沟镇卫生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门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用药依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高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3年7月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各种类型皮肤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加入护患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环境达标率、技术水平达标率及健康宣教知识达标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环境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技术水平及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皮肤科临床护理当中加入护患沟通,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刘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桑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5.5%,高于对照组的47.2%(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能满足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作者:方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感染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非发酵菌218株。分离细菌用VITEK-2细菌鉴系统鉴定,药敏试验用琼脂纸片扩散法( K-B法),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制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革兰阴性杆菌482株,其中非发酵菌218株(45.23%)。非发酵菌中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93株(42.66%)、鲍曼氏不动杆菌91株(41.7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3株(15.14%)。非发酵菌的痰液检出率高,为211株(96.79%),其次为分泌物4株(1.83%)、血液2株(0.92%)、引流液1株(0.4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为74.36%~100.00%;对亚胺培南等多种药敏率为91.23%~72.73%。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为71.79%~100.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药敏率分别为83.67%和86.2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唑林等多种药物耐药率达100.00%;而对环丙沙星的药敏率为66.67%、复方新诺明为77.27%、左氧氟沙星为80.95%、米诺环素为94.12%。结论发生非发酵菌感染时可优先考虑根据不同种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不同特点选用抗菌药物,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调整。
作者:熊芸;谢朝云;孙静;杨忠玲;胡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咳嗽的病因,并观察其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涞源县医院收治的106例反复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患儿反复咳嗽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结果106例患儿中家族过敏史、春冬季发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比例较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免疫指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族过敏史、春冬季发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儿童反复咳嗽的重要因素,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第一济困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3.2%)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出现3例(9.7%)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任江雁;孙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