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纳洛酮分别联合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所有患儿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联合病毒唑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2组患儿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儿静脉血,检测并评价血清IL-1、TNF-α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1、TNF-α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优于纳洛酮联合病毒唑治疗,且对血清IL-1、TNF-α水平下降幅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白静;陈向梅;白晶利;贾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变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度洛西汀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的血清BDNF、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2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DPN可有效调节血清BDNF、IL-6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
作者:甄燕;高素红;武春林;赵亚莉;秦艳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无痛人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早孕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术前含服米索前列醇并在超导可视下行早孕无痛人流术;对照组行常规无痛人流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的宫颈扩张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需宫颈扩张的比例大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无痛人流术中能够使患者宫颈充分扩张,减少手术用时及出血量,可有效防治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早孕无痛人流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韩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 D-D)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0例,治疗期间发生心血管疾病者60例作为A组,未发生心血管疾病者160例作为B组。同期收集体检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C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分析其差异和相关性。结果经检测A组患者血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高,B组次之,C组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Fg、vWF、D-D和hs-CRP水平较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可能性。
作者:郑义;李会娟;赵建霞;张会;马东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尿乳果糖/甘露醇( L/M)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入院48h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正常剂量,鼻饲营养方式,每天热量供给30~35kCal/kg,蛋白质1.5~1.8g/(kg? d)。观察组采取低剂量供能方式,每天热量供给16~20kCal/kg,蛋白质1.2~1.6g/( kg? d)。连续治疗1周后,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L/M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及L/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2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及L/M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性炎性反应,减轻肠壁黏膜炎性损伤,减少肠黏膜乳果糖排出率,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尹立国;张锐利;张小章;陈超;徐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静脉给药是药物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控制血药浓度而受到临床重视[1]。在抢救急、危重患者时显得尤为重要,心血管内科医师通常需要给住院患者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但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与药物间、药物与溶媒之间可能会发生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使药物产生理化性质或药理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可以肉眼观察到,有的却无法用肉眼判断[2],临床上如何保证静脉途径给药中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是保证用药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本科室在静脉滴注治疗中发现的八组药物的配伍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采红;赵志红;冯小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依那西普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腰部晨僵时间、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9.5%),对照组为7例(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西普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刘爱军;张胜强;司宏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通过压缩雾化器把制成气溶胶、干粉或溶液的药物通过雾化装置使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呼吸等直接作用于患部,其优点为直接作用于患部且分布均匀,增加病灶的药物浓度,减少体内药物代谢对人体的影响,缩短起效时间,是一种经济简便的给药方式[1]。β受体激动剂和激素雾化吸入已被列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治疗的指南。但还有一些药物,未列入治疗指南,可在临床上使用频繁,并且对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对这些药物进行了收集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吕亚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糖尿病基本治疗原则给予2组患者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试验组患者由专业营养师额外给予针对性饮食控制,结合患者身体调节和运动量指导运动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餐后高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2hPG及餐后高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解梦英;张东超;赵爱军;谢少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急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接受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12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值得在医院ICU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天瑜;常伟伟;刘彩云;王健;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布地萘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气雾剂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地萘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气雾剂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湿啰音、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萘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气雾剂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1例。所有患儿均积极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及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症处置和营养支持,试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仅给予正常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04%大于对照组的8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白晶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均严格控制血脂及血糖,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疗效并检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和24h尿蛋白(24h U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Cr和24h UP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Cr和24h U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降低尿蛋白的产生,对肾功能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慧妍;蒋福平;周丽;谢红波;朱旋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脑钠肽( BN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肝素及尿激酶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cy、BNP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cy、BNP及FT3、FT4水平。
作者:周继英;张淑静;姚海涛;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取2013年1~12月门诊药房退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调整、患者拒绝用药、医师不合理用药、工作失误等,退药种类以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用药为主。结论通过分析退药特点,制定退药措施,减少门诊退药。
作者:李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液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iPTH)、视黄醇结合蛋白( sRBP)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特级护理,A组给予血液吸附治疗慢性肾衰竭,B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3组患者每次透析完毕均给予左卡尼汀药物。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均有所下降,但A、B组降幅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液吸附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对血清iPTH、sRBP及β2-MG水平降低的程度大于血液透析。
作者:张绍敏;徐运强;刘蓓;胡现斌;王双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消炎利胆片与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胰岛素( Ins)、C-肽( C-P)、透明质酸( H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胆结石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采用经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包括消炎利胆片口服在内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ns、C-P及HA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ns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清Ins和HA水平,对C-P水平无影响,较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海成;李永梅;范永新;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 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志江;郭立云;韩富强;李瑞霞;郭丽芳;齐学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控制血糖、血压及激光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治疗,随访6~12个月,要求每位患者均完成评价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的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分值相近,评分普遍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项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且试验组各项目得分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维;冯利萍;张雪娟;霍彦霞;刘利萍;张永辉;马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