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红;蒋孜杰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呋喃唑酮100mg,3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时间为10d,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加其他药物;对照组单独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贡明才;王小红;薛祥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 A组)12例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 B组)6例,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zx 能评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16.7%)明显低于B组4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选用DHS,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严重,尤其是EvansⅢ、Ⅳ型骨折,股骨内后壁缺损缺乏支撑,股骨外侧皮质被骨折线累纹或大粗隆处呈冠状面骨折者及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PFNA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文明;赵昌平;王亚军;于建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西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安神汤联合复方地西泮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顺铂+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化疗近期疗效及手术切除状况。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60.0%,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5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行根治切除术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行姑息性切除术和探查术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可以提高患者行根治切除术的机会,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王宏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心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医院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检查和治疗恢复情况,记录数据。结果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药物治疗1年后,其Child-Pugh 评分、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血清肝纤维化相关参数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肝功能、血常规、胃镜等联合的检查观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临床使用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成;张健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的疗效,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234例,随机分成伊托必利组( A组)、莫沙必利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各78例。A、B 2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片和莫沙必利片,C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和总胆红素( TB)及症状缓解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A、B组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较C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在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胀症状,且不影响肝功能,但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施惠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儿科输液处方用药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儿科药房31d的处方3100张,对输液处方进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处方1428张(46.06%),其中抗菌药使用率高的是阿奇霉素,头孢唑肟使用率次之。≥2种药物联合或配伍用药的输液处方占被查处方的84.94%;输液中存在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间隔时间太短,疗程偏长的不合理现象。结论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欠合理,应当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和安全性。
作者:汪祝青;朱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Ⅱ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Ⅱ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观察组,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 P﹤0.05),愈合率明显提高( P﹤0.01),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P﹤0.01)。结论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用于Ⅱ期压疮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作者:陈莉;陈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简要分析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等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疾病时,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被“以患者为中心”的监护模式所代替[1],药学服务的职能也由以前单一的“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为中心”的保障供应型扩展为技术型,这就要求基层医院药学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新知识结构,利用其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的药物相关服务,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笔者将在支援基层医院期间所开展的几项药学服务工作及个人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髋骨患者72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33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患者康复23例,总有效率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显著的疗效,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前的共识认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1]。在过去的30年间,免疫抑制治疗( IST)已成为 AA 治疗的重要手段,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联合环孢霉素 A( CsA )的 IST 治疗已经成为无同胞HLA相合供者的重型 AA( SAA )患者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ATG+CsA 治疗方案的反应率为60%~70%,1年总生存率(OS)为70%~80%[2~4]。马源ATG(常规方案是4d方案,每天40 mg/kg)与淋巴细胞球蛋白(常规方案时5d方案,每天15 mg/kg)治疗SAA的有效率大体相同[5~9]。一项大规模随机研究和SAA工作组( SAAWP)的报告指出[10],兔源ATG(常规方案是5d,每天3.5 mg/kg)的有效率明显低于马源ATG。因此,马源ATG+CsA的治疗方案是目前IST治疗SAA的一线选择。新的研究指出[11~13],30%~40%的 SAA 患者对以马源ATG+CsA的IST无反应。另外,马源ATG+CsA治疗后,少1/3的有反应者会复发,一部分患者虽反应不完全,依赖 CsA的维持治疗。针对这些患者应该选择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唐旭东;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脑梗死患者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发病24h内均完成头颅CT及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SEP),3d后复查头颅CT。结果35例患者中,SEP正常5例(14.3%),SEP异常30例(85.7%)。胫后神经SEP异常与脑梗死部位有关,所有影响患者感觉中枢或感觉传导通路部位的脑梗死患者 SEP异常率均较高。结论将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应用于早期脑梗死中,可明显看到波形异常,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楚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防治宫颈癌无国产疫苗的历史有望今年结束。记者昨日从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宫颈癌筛查活动上获悉,国产疫苗快今年内就可供应给国内女性。据介绍,宫颈癌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病毒)引起,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类型。2006年,世界上出现首个宫颈癌疫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相当低,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血压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医院与农村和社区之间稳定的联系,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春芳;邹小烨;芮立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0例,2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焦虑和轻度焦虑率分别为16.7%、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43.3%,无焦虑率56.7%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康复组的显效和有效率分别为46.7%、4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40.0%,无效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在临床上应广泛的应用。
作者:郭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通心络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进行该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常规法试验显示通心络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收率均﹤70%;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上述3种菌的抑菌作用;控制菌测定中,各种阳性试验菌均能检出、阴性对照菌无菌生长。结论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通心络胶囊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测定;按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戚继红;蒋孜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常规微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关节松动术,均以10~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肩关节活动度( ROM)改善状况及临床效果。结果2个疗程后2组ROM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一微波治疗,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开;李秋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高发年龄为30~50岁,发病率约为20%~30%。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而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是指由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及要求是:符合国际标准,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专门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质量保证的输液成品,使护士赢得优质服务时间,是集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科研为一体的机构。PIVAS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调配人员在万级、局部百级的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调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可以把广泛分布在各病区的污染源及危险源集中起来,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管理来预防控制调配环境、调配过程等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临床护士因调配输液发生锐器伤害而导致的血源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如果忽视或不注重PIVAS的感染控制,有可能引发大批量调配输液的污染,引起临床输液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11年6月帅先在云南省地、州、县级中医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工作,并在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验收通过。经过1年多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使用以来,临床静脉输液因液体调配质量引起的输液不良反应未发生过。笔者体会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保证临床输液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在PIVAS工作中感染控制重要性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