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云;朱国雪;吴纯伟;容悦莹;朱婉婷;冯素香;王淑美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液流变学、炎症细胞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炎症指标、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液流变学: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显著(P<0.05),且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③炎症细胞因子: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出现显著性的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IL-1,IL-6,TNF-α,hs-CRP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④内皮功能:治疗后,两组的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出现显著性的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和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李建鹏;王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半枝莲药材中同时测定对香豆酸和肉桂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clipse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10,280 nm,柱温26℃.结果:对香豆酸和肉桂酸分别在0.148 ~1.776 μg(r =0.999 8),0.062 ~0.992 μg(r =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 (RSD 1.5%),99.3% (RSD 1.8%),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通过对8批半枝莲药材的测定,结果发现湖北(批号130501)样品中2种成分含量总体优于其他产地样品.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半枝莲药材中对香豆酸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付小凯;刘勇;李阳;闫辉;容蓉;巩丽丽;蒋海强;吕青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通过诱导自噬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方法:大鼠ig 8.99 g·kg-1丹栀逍遥散,制备含药血清,取对数生长期MCF-7细胞,以1×105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板,每孔 100 μL,分为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每组设3个复孔,分别作用12,24,48,72 h,噻唑蓝(MTT)法测定其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泡的形成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5%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具有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确定其佳作用时间为48 h.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作用细胞48 h后能够增强MDC染色荧光强度,增加自噬泡的形成并显著上调Beclin1的表达.结论:丹栀逍遥散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MCF-7的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其抗乳腺癌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然;杜娜;刘立萍;潘嘉祥;李雪峰;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服颈椎复元丹及外用力学平衡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4月治疗组对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复元丹结合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对照组160例服用天麻蜜环菌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10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开始下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1年主要从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弓顶距变化、颈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期及舒张末期的血流量、弓顶距的改善、颈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的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复元丹结合颈椎力学平衡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提高椎动脉的顺应性从而增加脑部的血供,重建颈椎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作者:王上增;黄俊卿;宋晓光;李帅垒;郑福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以探求现代临床中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目的,检索近3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国内中文数据库中中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药物频次及关联规则分析,提取高频药物及高关联度的药物组合.结果显示纳入的65首方剂中共涉及119种药物,提取常用药物有25种,常用核心药物组合33个(支持度15%,置信度0.9).揭示核心药物为苦杏仁、甘草、金银花、连翘、石膏,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为主要治法,通过抗病毒与调节免疫治疗病毒性肺炎.
作者:杨海昊;于莹;汤继芹;韩涛;吕征;仇大伟;黄海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五味金色分散片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处方,为五味金色丸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酚、没食子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五味金色分散片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外观、分散均匀性、硬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和用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总多酚得率6.29%,没食子酸质量398.37 mg,浸膏得率24.28%.以可压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在130 s内完全崩解并均匀分散.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制剂处方设计合理,片剂质量稳定.
作者:关志宇;吴文婷;刘亚丽;陈丽华;刘婧;朱继孝;程虹毓;黄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济肾胶囊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对ADR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2次尾静脉注射法建立ADR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黄葵胶囊组(1.88 g.kg-1),济肾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5,1.13,0.56g·kg-1),正常组,每组10大鼠.7d后开始给药,并于7,14,28 d,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测定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蛋白尿,血清中TG,TC,SCr,BUN的含量及细胞因子TNF-α,IL-8,NF-κB,TGF-β1,M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TP,Alb的含量及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济肾胶囊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24 h蛋白尿;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G,TC,SCr,BUN的含量(P<0.05,P<0.01),显著提高TP,Alb的含量(P <0.05,P<0.01);可明显的降低细胞因子TNF-α,IL-8,NF-κB,TGF-β1的水平(P<0.05,P<0.01),能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减轻肾脏组织的病变程度,改善肾功能.结论:济肾胶囊通过调节细胞因子TNF-α,IL-8,NF-κB,TGF-β1治疗ADR肾病模型大鼠,并对肾组织具有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晋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绵马贯众不同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方法:以70%乙醇冷浸72 h制备绵马贯众粗提物,液-液分离法制备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部位萃取物,用K-B纸片扩散法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黄曲霉和黑根霉6种供试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绵马贯众5个萃取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抑菌活性总体上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其中以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较大,水萃取部位的抑菌活性小.结论:不同部位对供试菌株的抑菌活性不同.
作者:刘计权;谢树莲;李洋洋;阴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 264.7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以确定痹祺胶囊中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质量控制标准升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急性炎症模型,给予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及6种单体成分马钱子碱,士的宁,隐丹参酮,丹酚酸B,甘草苷,甘草酸治疗,痹祺胶囊水提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0.25,0.5,1mg·L-1,各单体成分浓度分别为1×10-7,1×10-6,1 ×10-5 mol· L-1,治疗24 h后,采用Griess试剂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痹祺胶囊水提取物及各单体成分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0)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RAW 264.7细胞NO,IL-6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痹祺胶囊水提取物与隐丹参酮均能抑制NO和IL-6分泌;马钱子碱,士的宁,甘草苷和甘草酸均可抑制RAW 264.7细胞NO分泌.结论:痹祺胶囊水提取物中的主要抗炎成分是隐丹参酮,马钱子碱,士的宁.
作者:冯其帅;王贵芳;王强松;高丽娜;崔元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养血化瘀消癥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雌性SD大鼠,除正常组10只大鼠外,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血化瘀消癥汤高、中、低剂量组(12,8,4 g·kg-1)和孕三烯酮组(0.05 g·kg-1),每组10只.分别ig给药28 d后,采集病灶组织标本,观察养血化瘀消癥汤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体积的抑制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异位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VEGF,VEGFR-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较模型组明显抑制,各给药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VEGF和VEGFR-1 mRNA及蛋白表达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养血化瘀消癥汤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发展,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调控病灶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张璐砾;金勇;郭洪武;邱华;夏猛;张淑贤;王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片发挥抗炎作用剂量下伴随的肝毒性作用,为其“病-效-毒”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只KM小鼠,全部雄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片剂量1~5组(51.48,36.55,25.74,18.28,12.87 μg·kg-)和环磷酰胺组(73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2,4-二硝基氟苯(DNFB)溶液建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片,观察小鼠的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前白蛋白(P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并计算脏器和体重的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血清中PGE2,TNF-α,IL-2,P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片可明显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致小鼠耳肿胀血中PGE2,TNF-α和IL-2含量的降低,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小鼠血中ALT,AST,TBA,TBIL活性升高,PA含量降低,肝体比值变大(P<0.01).结论:雷公藤片在14.58 μg·kg-1(7.01 ~ 19.06μg·kg-1)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有关.剂量14.58 μg·kg-1(7.01 ~19.06 μg·kg-)的雷公藤片还可对小鼠肝脏产生一定的损伤.
作者:赵庆华;孙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现代临床中药外用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2015年3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搜索到的国内有关外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究现代临床外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结果:纳入有效文献共62篇,中药外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主要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补益肝肾为主,性味归经主要以温平、辛苦甘、肝脾肾经为主.结论:中药外治法在局部疗效上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对外用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初步探索,以期找出更有效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美燕;刘维;杨会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丹参中吡虫啉和多杀菌素的检测方法,并对残留动态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样品用有机溶剂提取,利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HPLC-DAD进行检测.结果:2种农药残留的前处理均采用固相萃取法,净化较为彻底,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均符合农残测定要求.消解动态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以2h残留量为初始残留量,吡虫啉和多杀菌素半衰期(t1/2)分别为3.65 d和1.64 d,表明施药初期多杀菌素消解速度比吡虫啉快;ld后吡虫啉和多杀菌素在丹参中的消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t1/2分别为6.93 d和11.55 d,表明多杀菌素的持效期更长;在相同剂量标准下,多杀菌素的残留量均低于吡虫啉,因此多杀菌素的安全间隔期比吡虫啉更短.吡虫啉在土壤和产品中的终残留分别为0.02,0.18 mg·kg-1,多杀菌素均未检出(<1.9μg·kg-1),表明多杀菌素的终残留更低.结论:在丹参种植中,多杀菌素可作为一种替代吡虫啉的理想农药.
作者:王亮;李敏;郭威;管仁伟;周倩;于宗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清热养胃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牛至、金莲花进行鉴别,其中牛至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咖啡酸为对照品,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7.5∶1)为展开剂;金莲花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芦丁为对照品和金莲花对照药材,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0.8)为展开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清热养胃合剂中的牛至、金莲花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与相应对照品均呈相同的鉴别反应;总黄酮含量测定中芦丁在0.134~0.670 m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42%,RSD 1.2%.含量测定中芦丁在0.400 ~4.000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1%,RSD 1.2%.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定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清热养胃合剂的质量.
作者:罗浩铭;张晓荧;董芳;陈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大黄治疗脓毒症模型大鼠的病原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LPS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大黄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 mg·kg-1),2次/dig给药,连续给药3d,记录各组大鼠病死率情况,采用细菌传统培养法对大鼠膜菌群、腔菌群及肠系膜淋巴结、血液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同时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2(AQP2)和AQP8.结果:大黄高、中剂量组大鼠病死率降低;各组大鼠膜菌群和腔菌群变化差异大,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较明显,各治疗组AQP2和AQP8表达与脓毒症模型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各治疗组AQP2和AQP8表达下降,与大黄剂量有依赖性,同时淋巴结与血标本细菌含量有所降低.结论:大黄可下调AQPs表达发挥泻下功能,减少脓毒症大鼠细菌移位治疗脓毒症,但中剂量大黄在发挥上述作用时有利用平衡肠道菌群.
作者:翟璐;高巧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提高当归水提取物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超滤-纳滤集成技术用于当归水提取液纯化和浓缩的可行性.方法:以阿魏酸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以陶瓷膜孔径、工作压强、滤过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当归水提取液的超滤纯化工艺.以阿魏酸泄露率为评价指标,以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料液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全面试验确定当归水提取液的纳滤浓缩工艺.结果:当归水提液佳超滤工艺为膜孔径50 nm,滤过压强0.10 MPa,滤过温度50℃;阿魏酸保留率>90%.当归水提液纳滤浓缩工艺为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200 Da,滤过温度45℃;阿魏酸泄漏率0.1%.结论:超滤-纳滤集成技术纯化、浓缩当归水提取物时,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料液受热时间短、能耗低,可提高当归水提物的品质并降低其生产成本.
作者:宋晓春;王继龙;魏舒畅;王志旺;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金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珍稀物种,其花和叶是我国民间传统用药,常用于咽喉炎,肾炎,黄疸型肝炎,痢疾,腹泻,高血压,尿路感染和月经不调等疾病的治疗,研究发现金花茶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其中以槲皮素,山奈酚和它们的一些糖苷类衍生物为主,除黄酮类成分外,金花茶还含有多糖,植物多酚,皂苷类及挥发性物质等化学成分.体内及体外药理研究证明金花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过敏,抗皮肤光老化以及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金花茶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金花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贺栋业;李晓宇;王丽丽;张萍;李淑英;徐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已发表的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及提取资料,运用Stata10.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共计1 017例患者.与单纯西药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OR =3.89,95%CI(2.71,5.59),P<0.01];在改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分别为SMD=-1.62,95% CI(-2.29,-0.95),P<0.01;SMD=-2.96,95% CI(-3.92,-1.9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尤其在改善TGAb及TPOAb方面.
作者:范尧夫;刘克冕;张会峰;胡欣;褚晓秋;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纯化巴戟天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制备高纯度的低聚糖有效部位.方法:以耐斯糖和水溶性低聚糖的吸附-洗脱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巴戟天低聚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0 g·L-1,树脂柱径高比1∶6,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1∶25,加水12 BV以流速2 BV·h-1洗脱.水洗脱液中低聚糖平均质量分数、吸附-洗脱率、转移率分别为55.70%,94.45%,91.82%.结论:该纯化工艺简单、稳定、成本低,可应用于中试生产.低聚糖有效部位纯度>50%.
作者:杨欣;宋健平;关业枝;王琪;林励;林伟栋;顾善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川芎-天麻药对中天麻素、天麻苷元、阿魏酸和藁本内酯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ODS-3色谱柱(4.6 mmx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天麻素、天麻苷元),320 nm(阿魏酸、藁本内酯),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4种效应成分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天麻素、天麻苷元、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0%,103.4%,100.6%,101.8%,RSD分别为0.4%,0.5%,4.5%,2.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好,可用于川芎-天麻药对中4种效应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赛妮;刘明平;文艺;严萍;毛禹康;黄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