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期间用药情况分析

孙艳;于斌;王立钢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 用药分析, 抗精神病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 对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例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服用药物一般维持在治疗量的中间值,在药物的选择上以利培酮多.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影响药物的选择、合并用药,但用量较治疗量小.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碳酸锂与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躁狂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碳酸锂与利培酮对儿童青少年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对41例发病年龄为10-18岁符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碳酸锂或利培酮治疗.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有效性,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和血压、体重等重要生理指标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观察期限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同组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BPR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7,P=0.876);但利培酮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碳酸锂(x2=4.51,P=0.034).结论 本研究提示两种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躁狂发作均有确切疗效,其中利培酮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降纤酶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降纤酶治疗后24小时内及3天内控制TIA发作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脑梗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降纤酶能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1).结论 降纤酶治疗TIA疗效好、安全度高、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它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现代护理理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建娜;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抑郁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126例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病人的相关资料,评估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26例心衰病人中有38.9% 的病人存在明显抑郁,其中心功能分级、房颤、高血压痛可以影响病人抑郁的病情,抑郁程度与脑钠素原(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程、年龄有较强的相关性,没有发现性别与抑郁有相关性.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中存在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林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86例留置导尿发生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并发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2008年收治的脑血管患者中留置导尿患者2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导尿可发生5%-10%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正确掌握留置导尿时间,加强泌尿道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插管,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孔灵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核感染的异烟肼预防性治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1/10的人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辛梅平;孙业建;李明霞;祁培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CT强化患者的影响

    随着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应用,CT强化扫描在CT日常工作中已普遍应用,并取得了更好的增强效果,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特点,为病变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焦建英;丁业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成红学;李彩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抗肿瘤的治疗,其疗效取决于肿瘤细胞中滞留的光敏剂(photosensitizers,PSs)的浓度以及可见光对肿瘤的照射强度.

    作者:叶春祥;路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

    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其临床特点是:病人整体心理紊乱,重者脱离现实,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本身疾病缺乏自知力,常拒绝住院,难以护理;有的表现为攻击行为,有的孤独、退缩,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孙建华;孟凡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颈癌病因学新进展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但对其病因研究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大量资料表明,宫颈糜烂、早婚多产、性生活混乱、性卫生不良及有高危性伴侣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高[1].

    作者:刘治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物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干扰素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治疗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但在其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经常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而且白细胞减少又影响病人的免疫功能,部分患者常因此而延续或中断治疗,从而不能完成疗程.

    作者:孙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8例药物性肝炎临床分析

    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的代谢解毒器官.药物在肝脏内主要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转运等方式解毒.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现对我科收治的药物性肝炎38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花;李淑芹;郑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岛科技大学500例阻生智齿调查

    为了调查青岛科技大学在校学生阻生齿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于2008年7月对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结果如下:

    作者:姜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吲哚美辛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方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三联方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吲哚美辛肠溶片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组(奥关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三联组,用法及用量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的HP根治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吲哚美辛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方案治疗萎缩性胃炎,可发挥协同作用,且副作用轻微,可提高疗效,取得较好的HP根除率和较高的总有效率.依从性好,价格便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绍军;韩素梅;郑香英;王丰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1例33侧肢体,26例合并腓骨骨折病例用三分之一管形钢板或克氏针固定.结果 经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6周.本组病例术后总优良率82%.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它适用于软组织良好的Ⅰ、Ⅱ型骨折,对于严重的Ⅱ、Ⅲ型及开放骨折,特别是对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坏死的病例更是有独到的优势,外固定架固定,确保了软组织的早期处理,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条件.

    作者:郭涛;曲振涛;肖冬生;张述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年脑卒中患者血清Hcy、FA及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50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采用循环酶法和放免法检测血清Hcy、FA、VitB12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脑卒中组血清Hc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FA、VitB12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A和VitB12缺乏可引起HHcy,轻度或中度Hcy升高是青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国庆;康爱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金蟾膏治疗骨髓炎、骨结核的临床应用

    骨髓炎、骨结核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顽固性疾病,单用西医西药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治疗骨髓炎、骨结核的病程较长,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长时间用药具有耐药性等缺点.

    作者: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刘博;张启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有资料显示,外科手术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为10%-80%[1],出现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30%,且病死率极高.腹部手术后有27.8%的病人发生DVT[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DVT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周围血管疾病40%[3].

    作者:张彩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肾功能不全12例

    目的 探讨以肾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2例以肾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随访转归.结果 12例患者共透析37次,每例平均3次.经透析治疗加化疗后一般情况改善,均于1-2个疗程化疗后脱离血液透析.除1例失访外,余11例随访4-42个月.1例仍有血肌酐稍高于正常,其余10例肾功能均波动于正常范围.结论 以肾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易于误诊.血液透析同时化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硼替佐米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尤其是复发难治的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凡;赵晓武;赛亚;董秀娟;葛永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