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惠
目的:观察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B组实施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转移、复发病例。 B组出血量少于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9.09%),包括出血1例,感染2例,B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疗效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永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予控制血糖,术后给予胰岛素及降糖药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术后另给予中药辩证分型论治。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0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临床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症状均有所缓解,未出现低血糖事件,渗液消失时间(10.24±2.12) d,创面愈合时间(20.45±5.42) d,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者。结论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联合西医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延昭;杨春兴;张守娟;刘秀莲;任丽梅;韩志宏;贾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多为交通意外伤、压砸伤和高空坠落伤。近年来,其发生率日益增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生活质量[1]。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的安危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1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金瓷修复体崩瓷原因及效果。方法将金瓷修复体崩瓷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修复方法,观察组行保留金属底冠修补方法,对比2组患者修复情况及再次崩瓷率。结果2组患者一次修复成功率、修复牙齿外形良好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时间为(1.1±0.5)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1.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再次崩瓷率为2.9%(1/34),对照组再次崩瓷率为3.3%(1/30),2组患者再次崩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瓷修复体崩瓷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采用合理的保留金属底冠修补方法可取得显著修复效果,同时可使修复时间大幅缩短,再次崩瓷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彦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52岁,体质量55kg,ASAⅡ级。主因左手外伤术后,拟行左手中指皮瓣修薄,环指肌腱松解、克氏针取出术。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大致正常。患者入室,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监测无创BP 136/82mm Hg,HR 79次/分, SpO20.97。患者仰卧头偏向右侧,左上肢外展90°,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左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等容混合液30ml,10min后手术开始,中指皮瓣修薄,患者安静,无痛苦表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进行到环指肌腱松解时患者诉疼痛,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0μg,5min后再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患者安静,随后听觉脉搏搏动音量降低,SpO2数值0.92,以为是血氧探头松动,更换另一手指,未注意患者表情,仅脉搏搏动音量越来越低顿,急忙观察监护仪,SpO2数值降到0.50以下,此时患者意识消失,口唇紫绀,呼吸停止,急忙将患者下颌托起,紧闭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脉搏搏动音量逐渐升高,声音清脆,SpO2数值逐渐升高恢复正常,97%~99%,自主呼吸恢复,整个过程5min左右。10min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平稳,与患者交流,对答准确清楚,BP无明显变化,继续面罩吸氧,2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地塞米松5 mg和托烷司琼5 mg静脉注射,患者未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75min,术毕护送患者回病房,从手术车到病房床上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嘱其卧床休息。术后随访患者无不适,7d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香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某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的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含量(FPG),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中显效43例(61.4%),有效20例(28.6%),无效7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患者的LDL、2hPG及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呼吸困难而咳嗽、咯痰明显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2组在给予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超声雾化吸入,A组药物为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生理盐水,B组药物为氨溴索+生理盐水。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高于B组的5%,B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相比,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治疗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该院创二甲过程中门诊医师处方特点,并采取持续干预措施降低不合理用药。方法处方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门诊处方120000张,每月随机抽取10000张门诊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时进行处方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处方的基本要素,包括处方用药剂量、使用疗程、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结果12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29张,占1.11%,包括不规范处方1158张,不适宜处方20张,超常处方151张。结论处方点评和干预措施明显的改善了处方质量加强临床药师的药学专业和临床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不合理处方的发现率。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新生儿先天缺陷常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及身体发育迟缓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居住环境污染逐日加剧,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约2.7万,平均每20min就有1例出生[1]。目前还没有治疗染色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并终止妊娠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就目前的技术,染色体异常非侵入性检查尚不能取代侵入性检查,而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约为1%[2]。因此尽可能准确地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目前,产前筛查按孕期分为孕早期产前筛查和孕中期产前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受多种因素,尤其是标本保存时间和测定方法的影响。妊娠早期超声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测定方法的影响,又可以准确地推断孕周,同时可以对胎儿直接进行观察。这不仅大大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同时可以诊断严重的胎儿畸形,并及时终止妊娠。防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属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
作者:王会轻;蒲红生;赵军茹;张苏芬;崔云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乳头凹陷与非乳头凹陷并发乳腺炎的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头凹陷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非乳头凹陷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根据哺乳期乳腺炎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脓肿形成率为72.45%(71/98)高于对照组的24.75%(2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观察组的断乳率为65.31%(64/98)高于对照组的17.82%(1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结论乳头凹陷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哺乳期易形成乳腺脓肿,断乳率极高,母乳喂养率极低。
作者:李小龙;赵海军;姚静娟;范微;支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神经功能缺损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2例(52%),有效42例(42%),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抗抑郁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军;李永涛;李淼;侯艳平;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全身使用激素及雾化吸入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对血气分析分压及血糖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H值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pH值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空腹血糖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患者局部吸入激素疗效优于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
作者:贾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方面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碧兰麻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患者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无痛感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3.3%;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现状,充实合理用药监管体系,为注射剂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7月17日住院患者的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3病例中使用注射剂536例,注射剂使用率为83.4%,当日临床使用注射剂2823次,患者日均使用注射剂4.39次;调查出注射剂用量、配伍、滴速、存放等多个环节的问题。结论我院注射剂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量过大、操作不规范等多环节问题,需加强管理,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傅明强;向会;陆萍;陈志敏;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治疗对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术后静脉营养、禁食及抗炎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上施加超短波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排便时间、切口愈合及进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术后36h排便、7d内进食及9d内出院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d内伤口Ⅰ愈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具有见效快、愈合度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宏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45岁的高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35岁的正常年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而进行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孕妇中,发生围生儿死亡8例(4.0%)、胎儿生长受限42例(21.0%),新生儿窒息40例(20.0%),新生儿畸形8例(4.0%);对照组患者中仅1例(0.5%)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14例(7.0%),新生儿窒息5例(2.5%),新生儿畸形3例(1.5%)。研究组各种围生儿、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初产产妇不仅会影响分娩方式,还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使围生儿、胎儿或新生儿的异常率升高,在临床上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马清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对老年肺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肺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高于对照组的6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CO2低于对照组,P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老年肺功能下降效果较好,不良发生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田雨;李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羟氯喹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增多,其潜在不良反应如视网膜蓄积毒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重视。2010年4月-2013年1月我科在用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时出现重症皮疹8例。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静脉、肌肉、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婷婷;卫仿仙;周建芳;叶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温水足浴同时饮用白萝卜汤对促进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无胃肠道疾病,术中未累及胃肠道,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3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110例。从术后6h至肛门排气,A组少量频饮白萝卜汤,同时每天早晚温水足浴;B组只少量频饮白萝卜汤;C组只行早晚温水足浴。观察3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长于A组,腹胀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温水足浴和饮用白萝卜汤可明显促进其肠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腹胀发生率,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丁鲡;谢莉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