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B组实施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转移、复发病例。 B组出血量少于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9.09%),包括出血1例,感染2例,B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疗效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永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做进一步调查与分析,探讨降低妇产科医院感染率的措施和方法,以更好治疗控制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妇产科出院病历100份进行了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7.00%;漏报(诊)4例,漏报(诊)率57.14%。其中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及产褥感染各1例,抗生素使用率68%,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联合用药种类、住院时间延长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及漏诊率、漏报率,加强重点部门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是降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有力举措。
作者:欧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金瓷修复体崩瓷原因及效果。方法将金瓷修复体崩瓷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修复方法,观察组行保留金属底冠修补方法,对比2组患者修复情况及再次崩瓷率。结果2组患者一次修复成功率、修复牙齿外形良好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时间为(1.1±0.5)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1.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观察组再次崩瓷率为2.9%(1/34),对照组再次崩瓷率为3.3%(1/30),2组患者再次崩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瓷修复体崩瓷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采用合理的保留金属底冠修补方法可取得显著修复效果,同时可使修复时间大幅缩短,再次崩瓷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彦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比较依从性好78例(对照组)与依从性差64例(观察组)2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缺少糖尿病知识、对医疗水平不信任、存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服药种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通过糖尿病健康教、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用药指导、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糖尿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简化治疗方案便以提高依从性。
作者:彭婷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结果,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117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以手术探查结果为临床确诊标准,评价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5.73%(112/117),其中脾损伤敏感性95.24%,特异性98.67%,肝损伤敏感性97.14%,特异性100.00%,肾损伤敏感性96.00%,特异性97.83%,空腔脏器损伤敏感性93.33%,特异性98.04%。结论 CT检查可为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菊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治疗对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术后静脉营养、禁食及抗炎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上施加超短波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排便时间、切口愈合及进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术后36h排便、7d内进食及9d内出院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d内伤口Ⅰ愈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具有见效快、愈合度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宏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合并和未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AHS)的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哮喘临床控制率和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哮喘预防治疗策略。方法对88例哮喘患者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调查及睡眠问卷调查( ACT),并且对其行夜间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测定其肺功能,夜间血氧检测指标主要有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饱和指数(ODI4)、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睡眠总时间中血氧饱和度<0.90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SIT90%)。依据ACT评分和ODI4值对这8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分组中肺功能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汉族及维族哮喘患者的ODI4、PEF%、夜间平均氧饱和度( MSaO2)以及夜间低氧饱和度( LSaO2)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计值中FEV%、FVC%、体质量指数(BMI)和总记录时间中血氧饱和度小于0.90的时间所占百分比(SIT9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SAHS组在FVC、PEF、FEV1、STI90%以及MSaO2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SAHS组LSaO2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SAHS组和单纯哮喘组中ACT齐全的评分问卷资料共63份,单纯哮喘组哮喘临床控制率为23.8%明显高于哮喘合并SAHS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1,P<0.05)。依照ACT问卷评分相关标准,男性患者哮喘临床控制率为9.5%(6/63)明显低于女性患者的28.6%(1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9, P<0.01)。结论哮喘临床控制情况与夜间低氧、肺功能及是否合并SAHS相关,结合肺功能和夜间血氧检测进行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可对哮喘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作者:唐荣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用于胎儿脐带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脐带脱垂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脐带脐带脱垂病例中剖宫产12例,阴道助产12例。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明显低于阴道助产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较阴道助产更适合脐带脱垂产妇的分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PTSD-SS)观察2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及社会功能受损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疗效,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丽娜;裴介子;刘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复发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R0切除38例,R1切除25例, R2切除17例;5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随访期间死亡30例,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42.1%及29.8%;手术根治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结论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术前进行肿瘤侵犯程度评估,提高根治率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作者:宋应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置管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作者:胡荣改;张哲;张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早期使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6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通气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通气前后血气指标、炎性指标改善情况,并对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4h后通气组PaO2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aCO2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24h PaO2、PaCO2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2 h 2组CR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通气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气组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PPV治疗可迅速改善呼吸受阻状况,从而减少心肺负担和不良刺激,有助于炎性反应的控制和预后的提高。
作者:郭云湘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和肽素( CPP )及脑钠肽( BNP )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CPP及BNP含量。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 NYHA)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44例、心功能Ⅲ级组42例及心功能Ⅳ级组34例,分析心功能分级与CPP及BNP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PP及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PP及BNP含量与心功能分级间有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CPP及BNP含量与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贾燕霞;王化民;王延平;杜卫杰;孔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应用手术方式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结肠癌并发症梗阻患者10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均采取常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切除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良好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方式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45岁的高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35岁的正常年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而进行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孕妇中,发生围生儿死亡8例(4.0%)、胎儿生长受限42例(21.0%),新生儿窒息40例(20.0%),新生儿畸形8例(4.0%);对照组患者中仅1例(0.5%)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14例(7.0%),新生儿窒息5例(2.5%),新生儿畸形3例(1.5%)。研究组各种围生儿、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初产产妇不仅会影响分娩方式,还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使围生儿、胎儿或新生儿的异常率升高,在临床上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马清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测2组L1~L4骨密度( BMD)。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降低56例(56%),骨量减少37例(37%),骨质疏松7例(7%)。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及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可引起BMD降低而发生骨质疏松。
作者:杨雅娟;刘伟;魏萌;董冰;李静;王中平;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9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9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4例作为出血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5例作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孕周、孕次、刮宫史、剖宫产史、胎盘附着部位、胎盘粘连、植入及新生儿体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9.44%(44/89)。2组孕妇年龄、孕次及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剖宫产史及刮宫史、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共娩出91个新生儿(2例双胎),孕32周前发生新生儿窒息9例,其中重度窒息1例,轻度窒息8例;孕32~35周轻度窒息4例,35周后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结论刮宫史、瘢痕子宫、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秀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乙醇湿化给氧,治疗组给予经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运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冯欣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乳头凹陷与非乳头凹陷并发乳腺炎的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头凹陷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非乳头凹陷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根据哺乳期乳腺炎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脓肿形成率为72.45%(71/98)高于对照组的24.75%(2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观察组的断乳率为65.31%(64/98)高于对照组的17.82%(1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结论乳头凹陷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哺乳期易形成乳腺脓肿,断乳率极高,母乳喂养率极低。
作者:李小龙;赵海军;姚静娟;范微;支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影响该地区3~6岁儿童肥胖的因素,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县3~6岁儿童采用1∶1病例对照方法对单纯肥胖的儿童68例及正常儿童68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欲佳(B=-1.692,P<0.01)、户外活动少(B=-0.391,P<0.01)、家长教育观点不正确(B=0.776,P<0.01)是孩子肥胖的重要因素。结论预防儿童肥胖症需在保持儿童正常的食欲、增加户外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养育观点方面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钟玉萍;陈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体重增量、奶量摄入、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增量、奶量摄入、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温不稳定、喂养不耐受、继发感染、呼吸暂定或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低出生体质量儿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其奶摄入量、改善其睡眠,并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利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 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sAg实验操作个体差异及可疑区域的界定进行探讨。经实验研究出准确的数据作为可疑区域的界定标准,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为界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sAg的可疑区域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自2012年5月1日,选取8名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30次重复性数据检测做为研究组,同时应用深圳爱康AE-100、深圳迈瑞BS-350,深圳爱康全自动血型检测分析仪对同一样本检测30次取得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应用u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比较各样本检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可疑区域范围的大值在63.2%~128.9%之间,变异系数为5.2%~16.9%,F=13.24,P<0.01。结论各样本之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不能确定统一的区域界限。
作者:杨嫣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的护理缺陷、各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获取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信息,通过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发生护理缺陷的概率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增长明显。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为有效方法之一,在使得护理工作贴近患者及社会的基础上,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世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Gamma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1~24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amma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均良好,但Gamma钉内固定相比DHS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作者:张超群;郑华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6天抽取空腹血样及24 h尿量,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肌酐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观察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00例患者术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手术前水平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水平降低,术后2d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逐渐恢复,术后6d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此种损害属可逆型,因而临床应重视术后的继续治疗与护理。
作者:苑晓峰;线丽华;杨磊;赵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神经功能缺损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2例(52%),有效42例(42%),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抗抑郁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军;李永涛;李淼;侯艳平;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对偏瘫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统计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安全隐患排除满意度及人性化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排除安全隐患的总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人性化护理总满意度为97%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过程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临床上应积极排除安全隐患,提供人性化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需使用镇静、镇痛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43例。右美托咪定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咪达唑仑组使用咪达唑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顺行性遗忘及呼吸频率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但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顺行性遗忘等不良作用。
作者:王本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后取IUD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米索前列醇单独用药,观察组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对比2组扩宫效果、取环效果。结果观察组扩宫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8.0%,取环成功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围绝经期女性辅助取IUD软化扩张宫颈效果明显、手术顺利,可减轻受术者痛苦。
作者:易晓芳;盛红爱;加利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2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成功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2%,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16~24周妊娠,效果较好,可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服药方法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建玲;张建玲;张静茹;董素玲;李文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3例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小儿健脾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儿腹泻好转时间,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3.15%,止泻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某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的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含量(FPG),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中显效43例(61.4%),有效20例(28.6%),无效7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患者的LDL、2hPG及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骼牵引治疗,观察组在骨骼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86,P<0.05)。结论对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确切,缓解了腰痛症状,提高了骨折复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郜浩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葆至能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ACS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薛世虎;赵华伟;刘敬兰;职晶晶;黄春媛;闫秀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将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药治疗。2组患者均配合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妊娠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100例,给予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36例(36%),显效51例(51%),进步7例(7%),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P及LH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采用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作者:陈建国;司瑞红;孟凡民;张海平;何芳;姜继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住ICU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抗心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兵;宋志军;刘巍;马静媚;刘建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联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予控制血糖,术后给予胰岛素及降糖药治疗等。在此基础上术后另给予中药辩证分型论治。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0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临床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症状均有所缓解,未出现低血糖事件,渗液消失时间(10.24±2.12) d,创面愈合时间(20.45±5.42) d,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者。结论中药辨证分型论治联合西医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渗液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延昭;杨春兴;张守娟;刘秀莲;任丽梅;韩志宏;贾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体征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吸入疗法可有效运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和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症措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对症措施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P<0.05)。结论 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彩云;常伟伟;王健;刘天瑜;师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室多药耐药菌( MDROs)目标性监测,了解MDROs分布,评价干预效果,为临床有效控制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对137例MDROs感染病例进行目标性监测与实施干预,每天通过LIS系统监测全院MDROs,并到科室督查实施。结果分离出病原菌759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株137株,占18.05%;主要来自痰,占31.39%;大肠埃希菌居第1位,占44.53%;ICU是MDROs主要来源;单间安置率33.58%,隔离标识使用率66.42%,手卫生依从性45.99%,无菌操作98.54%;137例患者中,治愈53例(38.69%),好转6例(4.38%),未愈68例(49.64%),自动出院9例(6.57%),死亡1例(0.73%)。结论在MDROs预防控制中,重点关注ICU及大肠埃希菌感染预防控制工作,MDROs未愈率较高,治疗效果差,临床控制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9.3%;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玥芳;张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名确诊为稳定期的Ⅲ、Ⅳ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使用信必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分变化、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肺功能指标皆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mMRC评分及CA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出现加重症状的比例为8.6%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级COPD患者使用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综合治疗效果优于信必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赵兰兰;陈利;王霞;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血糖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后2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上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桂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对比几种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各45例。 A组给予愈美颗粒口服。 B组给予孟鲁斯特钠联合酮替芬口服。 C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 D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杨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对老年肺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肺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高于对照组的6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CO2低于对照组,P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老年肺功能下降效果较好,不良发生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田雨;李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饱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短程冲击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病患予以饱和剂量他汀类药物进行短程冲击,对照组进行一般临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IL-1、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1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饱和剂量他汀类物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进行短程冲击,不仅能减少患者血清内炎性因子水平,且显著增加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智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2组患者给药前后0.5h的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等进行观察与记录。患者运动阻滞通过Bromage进行评定。通过针刺法对阻滞平面进行测定,对阻滞起效时间、大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等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HR及SpO2等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大Bromage评分、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维持患者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唐茂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组, A组39例患者采用的雷贝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B组39例采用的奥美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C组38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法,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B组的89.74%和C组的89.4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佳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温水足浴同时饮用白萝卜汤对促进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无胃肠道疾病,术中未累及胃肠道,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3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110例。从术后6h至肛门排气,A组少量频饮白萝卜汤,同时每天早晚温水足浴;B组只少量频饮白萝卜汤;C组只行早晚温水足浴。观察3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长于A组,腹胀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温水足浴和饮用白萝卜汤可明显促进其肠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腹胀发生率,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丁鲡;谢莉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肿瘤科护理人员10人为研究对象;观察在2012年1-6月实施传统责任制护理和2012年7-12月实施分组优质护理两阶段对护理效果评价和护理质量。通过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情绪状态、主动返院复查,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健康教育的连续性、病情观察的及时性、护患关系共10个方面来评估分组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满意度、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情绪状态、主动返院复查,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健康教育的连续性、病情观察的及时性、护患关系共10个方面评估均优于分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实施分组护理后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分组护理前。结论开展分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深得病员、家属、医师、护士的欢迎及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李自会;叶达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全身使用激素及雾化吸入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对血气分析分压及血糖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H值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pH值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空腹血糖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患者局部吸入激素疗效优于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
作者:贾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科门诊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采用一般治疗外,治疗组应用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雾剂治疗。5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体温恢复正常、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消除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黏膜水肿消除及溃疡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霞;何浙海;胡义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制备口腔崩解片。方法该研制把崩解时间及沉降容积比为指标,单因素法筛选片剂的处方组成及工艺,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葛根素口腔崩解片的辅料为甘露醇、明胶、阿司帕坦与薄荷香精,经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口感良好,4s的崩解时间,在4min内体外溶出度达96.46%。结论葛根素口腔崩解片可迅速崩解于口腔内,制备工艺可行。
作者:向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呼吸困难而咳嗽、咯痰明显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2组在给予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超声雾化吸入,A组药物为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生理盐水,B组药物为氨溴索+生理盐水。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高于B组的5%,B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相比,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治疗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方面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碧兰麻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患者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无痛感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3.3%;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针对四川地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DH)患者,探讨髋臼的解剖学形态变异,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9例(22髋)Crowe Ⅳ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脱位组,选择同期在骨科住院的同龄健康成年人22髋作为对照组。术前行X线及CT+三维重建检查,对髋臼的Sharp角和外翻角(ACV),改良髋臼指数( AAI),前后径和上下径,前壁、内壁和后壁,髋臼深度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脱位组的Sharp角、ACV大于对照组,AAI小于对照组,脱位组的ACV、后壁和内侧壁厚度大于对照组,髋臼前壁厚度、前后径、上下径和深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成人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考虑髋臼的解剖形态变异,在真臼处重建,尽量向髋臼后上方扩臼,选择合适或特制的臼杯并正确角度安放。
作者:许鸿;吕波;曲银娥;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患者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2013年1~6月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8599张,占抽查总数的95.54%;不合格处方401张,占抽查总数的4.4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夏乔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药物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 A组患者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向患者子宫体内注射缩宫素,B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药物,C组患者则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欣母沛),比较3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及C组的总有效率为高于A组,且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B组及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药物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而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治疗效果又优于缩宫素。虽欣母沛及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产后出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缩宫素,但经适当处理后即可缓解。因此在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时,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生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0.167g/kg、0.333g/kg、1.000g/kg剂量的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给小鼠经口灌胃30d,分别测定免疫器官脏器/体质量比值,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足跖增厚法)、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MTT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Jern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和小鼠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的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333g/kg、1.000g/kg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能力和NK细胞活性,1.000 g/kg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半数溶血值(P<0.05)。3个剂量对小鼠体质量增长、胸腺/体质量比值、脾脏/体质量比值、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作者:黎仁军;喻建辉;余春涛;喻淑娥;袁渊;史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闭经溢乳综合征是指非产褥期妇女或产妇在停止哺乳1年后出现持续性溢乳,并伴随闭经现象[1]。现代医学以此作为病名,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在临床上具有共同临床特征的症候群的病症。临床特征还有不随意的乳汁分泌及内生殖器萎缩,也可能由脑垂体肿瘤或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避孕药等)长期应用引起,严重者会导致不孕症[2]。我院在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收到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敏;文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多为交通意外伤、压砸伤和高空坠落伤。近年来,其发生率日益增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生活质量[1]。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的安危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1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近年来发现的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经期延长、淋漓不净、不孕,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憩室妊娠和分娩期子宫破裂。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和临床医师及超声科医师对该病认识程度的增加,被发现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病例逐渐增多,笔者对1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内容如下。
作者:刘利虹;孙莉;张瑞华;解凤美;杨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硫化氢为一种剧毒的工业产物,常见于工业中毒,由于毒物对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中毒人数多,病情严重,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引起恐慌。大量硫化氢进入人体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为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1]。2003-2014年我市某化工厂等发生硫化氢气体泄露事故,先后收治中毒患者12例,其中大部分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我院急诊科和职业病科医护人员急救配合,现将院前的急救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子宫疾病包括子宫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脱垂等,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妇女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大杀手。而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确切等优势,已成为治疗子宫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现将我院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全切患者86例的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或肝性脑病[1]。本文采用奥曲肽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灵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属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生理、病理变化的不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患者存在较多差异[1]。为掌握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华;郑宏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高频超声是指频率在7.5MHz以上的超声检查,目前临床广泛应用高频率超声探头,尤其在浅表器官病变诊断中。超高频超声分辨率不断提高,对浅表器官内微小病变诊断准确性很高,尤其是在甲状腺、乳腺、男性生殖器等方面检查更具优越性[1]。为探讨分析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浅表器官疾病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罗秀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压疮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并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针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本院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短,病情常危重,以偏侧肢体瘫痪为主要症状。 CT平扫多在发病数小时后发现病灶,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对急性脑梗死敏感的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 ),多在发病30min左右发现病灶,但CT平扫及MRI弥散加权成像均不能显示急性脑梗死灶血流动力学情况[1]。本文运用低剂量CT灌注技术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判断有无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以期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治提供有价值信息。
作者:张玉伟;田辉强;李青伟;焦建军;李艳霞;李金海;卜晓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同时也加大了牙齿患病的几率。氢氧化钙在1920年被引入牙根管治疗,并且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因此学者也对氢氧化钙展开了后续的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及临床观察以促进其在口腔内科的应用范围[1,2]。氢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一种强碱性化学物质,pH在10~12之间,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性质稳定。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溶于水后分解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病牙根管部位起到杀毒、消毒作用[3,4]。本文通过对氢氧化钙作用机制及在口腔内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此为氢氧化钙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报道如下。
作者:郁晓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在老年退行性疾病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常引起难治性腰背部疼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异常等,大大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临床多倾向于手术治疗[1]。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内科基础疾病,因骨质疏松等基础条件较差,对于减压方法、固定节段的长短及植骨等存在争议。以往报道的全椎板切除创伤较大,远期临近节段的稳定性不佳,同时存在术后椎管粘连导致再次狭窄的可能。我院对收治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采用改良椎管成形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茯苓多糖是从传统中药茯苓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对茯苓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茯苓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同时对化学修饰后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茯苓多糖及其修饰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参考。
作者:许浩;卢静;曲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新生儿先天缺陷常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及身体发育迟缓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居住环境污染逐日加剧,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约2.7万,平均每20min就有1例出生[1]。目前还没有治疗染色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并终止妊娠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就目前的技术,染色体异常非侵入性检查尚不能取代侵入性检查,而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约为1%[2]。因此尽可能准确地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目前,产前筛查按孕期分为孕早期产前筛查和孕中期产前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受多种因素,尤其是标本保存时间和测定方法的影响。妊娠早期超声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测定方法的影响,又可以准确地推断孕周,同时可以对胎儿直接进行观察。这不仅大大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同时可以诊断严重的胎儿畸形,并及时终止妊娠。防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属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
作者:王会轻;蒲红生;赵军茹;张苏芬;崔云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西方人群中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5%,而在中国人群中占到了20%~30%。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病情往往更为凶险,通常具有更差的功能转归和更高的病死率。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线降血脂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在卒中患者中使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住院前及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1]。而对于脑出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人类则鲜有报道[2]。一些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住院前使用或住院期间继续使用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一些研究报道并无统计学意义,有些研究甚至提示他汀类药物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3]。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4]。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能否、应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有关出血性脑卒中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敬兰;赵华伟;薛世虎;李华;职晶晶;贾建敏;韩会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灯盏花素( breviscapine )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粘脂血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1,2]。因灯盏花素水溶性与脂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制约了其制剂的研究开发与临床疗效的发挥[3~5]。迄今已上市剂型有普通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近年来,国内对灯盏花素的新剂型研究非常活跃,将对促进该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英;曹锦江;李海华;谷福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列举了一些临床用药现状及滥用药物的危害,通过对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的探讨,阐述了应怎样合理用药,并对药师在药学服务方面提出了要求。
作者:颜霞;曹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nitis ,CAG)也称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情反复难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病理特点为胃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胃酸分泌减少,而出现内镜下的胃黏膜血管网显露。但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纤维组织、淋巴滤泡和黏膜肌层增厚等增生变化,重者可伴有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1]。本文运用醒脾扶萎汤治疗CAG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缑朝辉;赵国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要求日趋完美,为了加强手术室仪器使用的合理及安全性,同时使护理服务更快捷、准确,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故将五常法细化到仪器管理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永涛;牛裴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艾卡特)是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 glycoprotein ,GP)Ⅱb/Ⅲa受体可逆性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唯一通路,是目前强有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预防心脏缺血事件,同时也适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以预防相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1],但其有导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可能,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本文就1例盐酸替罗非班(艾卡特)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其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思维及治疗方法。
作者:杜明昭;寇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临床资料患者1,女,26岁。因腹痛在当地肌内注射用药后昏迷来院。查:36.8℃,脉搏扪不清,R 26次/分,BP 0/0mm Hg,昏迷状;面部、胸部潮红;瞳孔0.5cm,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迟钝;心率:116次/分、律齐、心音低远、各瓣膜区末闻杂音;腹平软、耻骨联合上压之有疼痛反应,肠鸣活跃。立即静脉输液。因月经情况不明,请妇科医师排除了异位妊娠。0.5h后清醒,血压升高,3h后一切正常。追问病史,系在当地注射阿托品0.5mg,注射后5min昏迷。
作者:吴利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52岁,体质量55kg,ASAⅡ级。主因左手外伤术后,拟行左手中指皮瓣修薄,环指肌腱松解、克氏针取出术。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大致正常。患者入室,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监测无创BP 136/82mm Hg,HR 79次/分, SpO20.97。患者仰卧头偏向右侧,左上肢外展90°,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左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等容混合液30ml,10min后手术开始,中指皮瓣修薄,患者安静,无痛苦表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进行到环指肌腱松解时患者诉疼痛,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0μg,5min后再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患者安静,随后听觉脉搏搏动音量降低,SpO2数值0.92,以为是血氧探头松动,更换另一手指,未注意患者表情,仅脉搏搏动音量越来越低顿,急忙观察监护仪,SpO2数值降到0.50以下,此时患者意识消失,口唇紫绀,呼吸停止,急忙将患者下颌托起,紧闭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脉搏搏动音量逐渐升高,声音清脆,SpO2数值逐渐升高恢复正常,97%~99%,自主呼吸恢复,整个过程5min左右。10min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平稳,与患者交流,对答准确清楚,BP无明显变化,继续面罩吸氧,2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地塞米松5 mg和托烷司琼5 mg静脉注射,患者未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75min,术毕护送患者回病房,从手术车到病房床上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嘱其卧床休息。术后随访患者无不适,7d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香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男,54岁。因咳嗽、咯痰半个月,咯血3 d余,加重4 h于2014年3月27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有氨基酸及辅酶类药物过敏,自述曾口服头孢类药物,无过敏。入院查体:T 36.5℃,P 78次/min,R 24次/min,BP 90/60mm Hg(1mm Hg=0.133kPa)。胸部CT提示右中叶斑片状毛玻璃影。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肺部感染。于11∶40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厂家:北京康辰药业,规格:1U,批号:2012111021)2U+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约1min后出现头痛、胸闷、全身大汗,伴频繁呕吐,无意识障碍,查体:精神差,面色苍白,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静脉注射,约20min后症状逐步缓解,后续血压偏低约88/48 mm Hg,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内注射,症状好转。考虑为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雨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羟氯喹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增多,其潜在不良反应如视网膜蓄积毒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重视。2010年4月-2013年1月我科在用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时出现重症皮疹8例。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静脉、肌肉、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婷婷;卫仿仙;周建芳;叶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参麦注射液源于明朝秦景明的《证因脉治》生脉饮,系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材制备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功能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近年来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发现1例67岁女性患者因体虚无力而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导致抽搐、疼痛的病例,经停药等对症治疗,无生命危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儿,女,2岁9个月,因以咳嗽、咯痰5 d就诊。伴发热,无气喘,食纳可,无腹泻,小便正常。既往无过敏史及特殊疾病史。查体T 37.8℃,体质量14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颈软,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异常。生重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查血常规WBC 10.5×109/L,N 0.52,L 0.46,胸部拍片提示支气管肺炎,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入院第1天,头孢替唑钠注射液皮试为阴性。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氯溴索7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当天输液至氨溴索注射液时,患儿突然出现全身丘疹样荨麻疹,伴瘙痒、烦燥、哭闹,口唇略发绀等症状。给予医嘱:停止输液,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继续输液维生素C 1g,维生素B60.1g,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口唇红润,烦燥的症状明显减退,皮疹,瘙痒症状略减轻。常规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片)2mg,口服每天3次,第2天早晨查房,患儿皮疹、痒感完全消失,继续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氨茶碱40mg,静脉滴注。未出现皮疹等反应。考虑为氨溴索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按上述医嘱,继续治疗5d后治愈出院。
作者:李显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男,1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部不适2d就诊。偶有排尿困难,尿量无异常,尿色淡黄,稍混浊,无结晶体,有异味,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等。偶有下腹部疼痛,无放射痛。无咽炎、高血压、水肿、出血等。查体示体温:37.6℃,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壁无紧张,尿道口无红肿、分泌物及溃疡。诊断为下尿路感染。给予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100ml∶0.2g)静脉滴注,滴注速度30滴/分。输液约10min后,患者诉右臂(输液侧臂)皮肤发痒,随即减慢输液速度至20滴/分,患者瘙痒症状无缓解,约5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停止输液。查体示 T 37.7℃, P 96次/分, R 19次/分, BP 126/78mm Hg;患者躯干部出现较多斑疹,米粒大小,呈鲜红色。立即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8mg,液体更换为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维生素C注射液4ml(2ml∶0.5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ml(1ml∶5mg),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10ml∶1g)静脉滴注。约50min后,患者瘙痒症状稍减轻,2h 后症状基本缓解。再次查体示 T 37.6℃,P 90次/分,R 18次/分,BP 126/70mm Hg;患者躯干部斑疹未见增多,形态、颜色同上。继续观察并行对症治疗。其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对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等的低抑菌浓度( MIC90)为0.008~2μg/ml,显著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及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耐β-内酰胺类或耐庆大霉素的病菌也常有效[1]。其优越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抗菌谱,使之成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在抗菌治疗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该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相关医学期刊中对其副作用的报道,主要是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环丙沙星引起的药疹也很少见到,主要表现为呈鲜红色、米粒大小的斑疹,伴有瘙痒[2]。这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常出现,往往不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由于不同个体对同一过敏源的反应程度不同,所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张建军;王东;李积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该院创二甲过程中门诊医师处方特点,并采取持续干预措施降低不合理用药。方法处方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门诊处方120000张,每月随机抽取10000张门诊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实时进行处方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处方的基本要素,包括处方用药剂量、使用疗程、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结果120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329张,占1.11%,包括不规范处方1158张,不适宜处方20张,超常处方151张。结论处方点评和干预措施明显的改善了处方质量加强临床药师的药学专业和临床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不合理处方的发现率。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性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452例作为不育组,另选取生育过1孩及其以上的健康体检男性10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精液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统计感染率及耐药性。结果男性不育患者支原体检出率为44.5%,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为40.0%,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率为1.5%,混合感染率为2.9%。不育组仅Uu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除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尚未有耐药情况出现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情况,尤其以环丙沙星耐药性为高,对Uu耐药率达56.9%。结论男性不育患者中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在治疗Uu感染时临床上应首选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减少或避免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胡苑;金克勤;季晓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现状,充实合理用药监管体系,为注射剂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7月17日住院患者的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3病例中使用注射剂536例,注射剂使用率为83.4%,当日临床使用注射剂2823次,患者日均使用注射剂4.39次;调查出注射剂用量、配伍、滴速、存放等多个环节的问题。结论我院注射剂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量过大、操作不规范等多环节问题,需加强管理,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傅明强;向会;陆萍;陈志敏;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查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各种控制指标等,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效果。结果医院能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确控制指标,签订责任状,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达标,住院患者清洁手术预防性用药率高,品种选择不当,疗程长等不合理现象仍存在。结论通过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医院部分管理指标达标,仍需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门诊急诊注射室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拟提醒药师和医师,减少不合理用药,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在医院HIS系统调出2013年11月4~17日我院门诊急诊注射室注射剂处方11914张,进行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937张占16.26%,以超出药品说明书用药为主;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适应证不适宜及其他用药不适宜等。结论应加强用药管理,对注射用药不合理处方医嘱进行干预,确保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和有效。
作者:陈翠环;陈树新;徐永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传统推拿学的授课方式主要以理论讲授结合以一对多的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的普及化、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及高校学生自主性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网络数据平台的建立及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建立推拿网络数据平台,对提高学生推拿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推拿学教学质量均有重要意义[1]。网络教学平台是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从全面支持教学过程,到组织管理教学,再到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库及管理系统,集成了网络教学的主要子系统,构建了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的理解不断深入,促使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2]。
作者:沈明球;刘俊昌;张瑞春;马鑫文;木合塔尔·阿尤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护生在临床实习之前,接受岗前培训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综合能力,也是使护生顺利完成实习阶段的第一步[1]。目前,护生岗前培训内容多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抢救程序、工作流程的学习、技术操作、院内感染、护理文书、沟通技巧等。而护理问诊作为护理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并未被列入岗前培训内容。
作者:任翠仙;赵新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院药房是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药房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体系。药房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诊疗工作,若药房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1]。我院对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升药房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率。报道如下。
作者:李秉霞;王风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其质量的期限。若不能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地储存和保管药品,可能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甚至导致毒性反应,引发医疗事故[1]。有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2℃,药品的有效期就会缩短20%[2]。冷藏药品由于其特殊性,对存储环境的要求更是苛刻,因此,医院冷藏药品的管理是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安全、有效地用药负有直接的责任,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证药品质量,2001年施行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库应分为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品的存储温度规定了不同要求,主要分冷处(2~10℃)、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阴凉处(不超过20℃)、常温(10~30℃)等4种类型;对生物制品,除另有规定外,成品应在2~8℃避光贮藏,不得冷冻[3,4]。笔者结合多年在药品库房工作的经验,就我院如何强化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做好冷藏药品的质量控制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麻醉药品从自然属性角度而言兼具药性与毒性,只有不断严格规范其使用程序,才真正具有临床治疗意义。麻醉药物主要包括阿片、可卡因、古柯碱及大麻等,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美沙朵、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等,对患者中枢神经具有一定麻醉作用,能有效缓解临床手术疼痛,也可使身体对麻醉药物产生较强依赖性[1]。《麻醉药品管理方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条款规定医疗单位有权向卫生管理部门报告违法滥用麻醉药物情况,禁止非法使用、转让麻醉药品,应进行专用储存柜、专用处方登记保管[2]。因此,住院药房要强化麻醉药品管理方案,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临床安全性,现将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珋±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 neoplasm )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重申,科技期刊从来无国家级、地方级之分,仅有主办、主管单位属中央和地方之别。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刊物主办单位不存在因果关系。然而,不少地区、单位在学术水平评定、技术职称晋升中常会片面地以发表论文的期刊主办、主管单位级别评价论文学术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