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郑宏杰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用于胎儿脐带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脐带脱垂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脐带脐带脱垂病例中剖宫产12例,阴道助产12例。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明显低于阴道助产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较阴道助产更适合脐带脱垂产妇的分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对症措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对症措施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P<0.05)。结论 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彩云;常伟伟;王健;刘天瑜;师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现状,充实合理用药监管体系,为注射剂的规范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床旁现场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7月17日住院患者的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3病例中使用注射剂536例,注射剂使用率为83.4%,当日临床使用注射剂2823次,患者日均使用注射剂4.39次;调查出注射剂用量、配伍、滴速、存放等多个环节的问题。结论我院注射剂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量过大、操作不规范等多环节问题,需加强管理,横断面调查是实现常态化监管的较好措施。
作者:傅明强;向会;陆萍;陈志敏;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6天抽取空腹血样及24 h尿量,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肌酐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观察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00例患者术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手术前水平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水平降低,术后2d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逐渐恢复,术后6d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基本恢复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用于肾结石治疗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此种损害属可逆型,因而临床应重视术后的继续治疗与护理。
作者:苑晓峰;线丽华;杨磊;赵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新生儿先天缺陷常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及身体发育迟缓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居住环境污染逐日加剧,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约2.7万,平均每20min就有1例出生[1]。目前还没有治疗染色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并终止妊娠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就目前的技术,染色体异常非侵入性检查尚不能取代侵入性检查,而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约为1%[2]。因此尽可能准确地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目前,产前筛查按孕期分为孕早期产前筛查和孕中期产前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受多种因素,尤其是标本保存时间和测定方法的影响。妊娠早期超声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测定方法的影响,又可以准确地推断孕周,同时可以对胎儿直接进行观察。这不仅大大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同时可以诊断严重的胎儿畸形,并及时终止妊娠。防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属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
作者:王会轻;蒲红生;赵军茹;张苏芬;崔云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麻醉药品从自然属性角度而言兼具药性与毒性,只有不断严格规范其使用程序,才真正具有临床治疗意义。麻醉药物主要包括阿片、可卡因、古柯碱及大麻等,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美沙朵、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等,对患者中枢神经具有一定麻醉作用,能有效缓解临床手术疼痛,也可使身体对麻醉药物产生较强依赖性[1]。《麻醉药品管理方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条款规定医疗单位有权向卫生管理部门报告违法滥用麻醉药物情况,禁止非法使用、转让麻醉药品,应进行专用储存柜、专用处方登记保管[2]。因此,住院药房要强化麻醉药品管理方案,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临床安全性,现将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乳头凹陷与非乳头凹陷并发乳腺炎的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头凹陷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非乳头凹陷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根据哺乳期乳腺炎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脓肿形成率为72.45%(71/98)高于对照组的24.75%(2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观察组的断乳率为65.31%(64/98)高于对照组的17.82%(1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结论乳头凹陷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哺乳期易形成乳腺脓肿,断乳率极高,母乳喂养率极低。
作者:李小龙;赵海军;姚静娟;范微;支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压疮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并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针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本院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45岁的高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35岁的正常年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而进行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孕妇中,发生围生儿死亡8例(4.0%)、胎儿生长受限42例(21.0%),新生儿窒息40例(20.0%),新生儿畸形8例(4.0%);对照组患者中仅1例(0.5%)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14例(7.0%),新生儿窒息5例(2.5%),新生儿畸形3例(1.5%)。研究组各种围生儿、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初产产妇不仅会影响分娩方式,还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使围生儿、胎儿或新生儿的异常率升高,在临床上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马清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对偏瘫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统计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因素,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安全隐患排除满意度及人性化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排除安全隐患的总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人性化护理总满意度为97%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过程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临床上应积极排除安全隐患,提供人性化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药物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 A组患者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向患者子宫体内注射缩宫素,B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药物,C组患者则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欣母沛),比较3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及C组的总有效率为高于A组,且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B组及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欣母沛药物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而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治疗效果又优于缩宫素。虽欣母沛及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产后出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缩宫素,但经适当处理后即可缓解。因此在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时,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生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影响该地区3~6岁儿童肥胖的因素,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县3~6岁儿童采用1∶1病例对照方法对单纯肥胖的儿童68例及正常儿童68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欲佳(B=-1.692,P<0.01)、户外活动少(B=-0.391,P<0.01)、家长教育观点不正确(B=0.776,P<0.01)是孩子肥胖的重要因素。结论预防儿童肥胖症需在保持儿童正常的食欲、增加户外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养育观点方面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钟玉萍;陈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 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呼吸困难而咳嗽、咯痰明显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2组在给予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超声雾化吸入,A组药物为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生理盐水,B组药物为氨溴索+生理盐水。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高于B组的5%,B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相比,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祛痰治疗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羟氯喹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增多,其潜在不良反应如视网膜蓄积毒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重视。2010年4月-2013年1月我科在用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时出现重症皮疹8例。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静脉、肌肉、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婷婷;卫仿仙;周建芳;叶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制备口腔崩解片。方法该研制把崩解时间及沉降容积比为指标,单因素法筛选片剂的处方组成及工艺,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葛根素口腔崩解片的辅料为甘露醇、明胶、阿司帕坦与薄荷香精,经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口感良好,4s的崩解时间,在4min内体外溶出度达96.46%。结论葛根素口腔崩解片可迅速崩解于口腔内,制备工艺可行。
作者:向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灯盏花素( breviscapine )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粘脂血症、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1,2]。因灯盏花素水溶性与脂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严重制约了其制剂的研究开发与临床疗效的发挥[3~5]。迄今已上市剂型有普通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近年来,国内对灯盏花素的新剂型研究非常活跃,将对促进该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英;曹锦江;李海华;谷福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患者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2013年1~6月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8599张,占抽查总数的95.54%;不合格处方401张,占抽查总数的4.4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夏乔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52岁,体质量55kg,ASAⅡ级。主因左手外伤术后,拟行左手中指皮瓣修薄,环指肌腱松解、克氏针取出术。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大致正常。患者入室,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监测无创BP 136/82mm Hg,HR 79次/分, SpO20.97。患者仰卧头偏向右侧,左上肢外展90°,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左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等容混合液30ml,10min后手术开始,中指皮瓣修薄,患者安静,无痛苦表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进行到环指肌腱松解时患者诉疼痛,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0μg,5min后再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患者安静,随后听觉脉搏搏动音量降低,SpO2数值0.92,以为是血氧探头松动,更换另一手指,未注意患者表情,仅脉搏搏动音量越来越低顿,急忙观察监护仪,SpO2数值降到0.50以下,此时患者意识消失,口唇紫绀,呼吸停止,急忙将患者下颌托起,紧闭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脉搏搏动音量逐渐升高,声音清脆,SpO2数值逐渐升高恢复正常,97%~99%,自主呼吸恢复,整个过程5min左右。10min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平稳,与患者交流,对答准确清楚,BP无明显变化,继续面罩吸氧,2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地塞米松5 mg和托烷司琼5 mg静脉注射,患者未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75min,术毕护送患者回病房,从手术车到病房床上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嘱其卧床休息。术后随访患者无不适,7d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香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