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李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研究, 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 疗效显著, 静脉输注, 护理体会, 尿激酶, 静脉内, 发病率, 普及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同时随着临床医学与临床护理研究的深入,静脉内溶栓治疗方法的普及,使AMI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自2001年5月~2004年7月,采用静脉输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三七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8例,取得满意疗效,与纯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喜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通过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患有不同疾病的患儿,取得了满意疗效,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病人及家属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胫腓骨骨折钢板外露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

    近5年来我们为胫腓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后胫前皮肤坏死,钢板外露.20例患者进行皮瓣移植术,移植皮瓣均成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忠玉;付华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士疲惫心理状态的分析与调整

    从现代护理观念看,护理是一项融专业技术和护患间心理交流于一体的特殊工作,因而从事这种心理交流的主体--护士的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如何对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健康新概念的提出,伴着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而致的信息爆炸、生活紧张、失业危机、激烈竞争等,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临床一线护士中约30%~45%存在心理疲惫不堪现象,从心理角度上分析,这种现象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护士本人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玉;王桂清;刘莉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曲马多、哌替啶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临床观察

    寒战反应是硬膜外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相对较大的手术,其发生率更高.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寒战的药物很多,如曲马多、哌替啶、氯丙嗪、咪达唑仑等.其中曲马多和哌替啶为常用.为此,本文旨在比较曲马多、哌替啶治疗硬膜外寒战反应的优劣及安全性,尤其是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作者:刘雯;沙庆盛;唐英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51例超声引导射频热凝固消融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

    肝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年致十余万人死亡,除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外,超声引导射频热凝固消融治疗(R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它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同样的灭活效果,特别是对临床中晚期、手术后复发及转移者或因病灶小、位置深、不易暴露的肝癌病人,提供了有效、微创手术治疗手段.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月对51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热凝固消融术,效果明显.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洵;王麟;孙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胃镜下胆汁返流与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

    胆汁返流是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中常见的镜下征象之一,与某些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现对我院近四年来的360例胃镜检查中镜下胆汁返流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十二指肠球炎的关系分析论述如下.

    作者:孟新兵;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与对策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常见病毒感染,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3.5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中约5%~40%死于肝硬化、有或无肝细胞癌,死亡率男50%,女15%(1).据统计每年死于肝硬化或肝癌者约100万人.慢乙肝(CHB)分为3个主要类型,即HBeAg携带无活动性疾病、HBeAg阳性CHB和HBeAg阴性CHB.HBeAg阴性CHB根据ALT又分3个类型:(1)持续ALT增高占24%;(2)ALT波动占48%;(3)间歇性或复发活动增高占28%(2).ALT间歇性增高易误诊为无活动HBV携带者.HbeAg阴性CHB在亚洲和中东常见,约为70%~80%,CHB病人的治疗,目前世界应用多的三种抗病毒药物,即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阿地福韦双酯(adefovir dipivoxil).然而上述药物抗病毒的疗效至今一直不理想,尤其是HBeAg转阴率低,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待开发疗效更佳的药物.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

    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创面治疗Ⅰ~Ⅲ度褥疮5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翠娟;邢其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男性肺结核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误诊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身体各系统的损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抗痨药物的问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核病的蔓延基本得到控制.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结核病复又萌发(1),新发病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20~50岁成年女性,男性少见,笔者遇一男性肺结核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误诊2个月,现总结如下.

    作者:焦丰叶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时期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作者:王锋;赵继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入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院应用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和小关节内侧缘两种给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如下:

    作者:陶凤英;王爱民;陈富强;谢平;时飞;艾登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新的微创手术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它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不遗留手术疤痕,患者痛苦较少,恢复时间较短.70年代起,就开始应用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长波长和脉冲激光的发展,显著扩大了激光技术的临床应用范畴.1998年以后,西班牙静脉学家Carlos Bone首先报道应用EVLT治疗下肢主干和属支静脉曲张,1999年以后,西班牙和纽约的其他学者也相应报道了应用这一技术的临床初步疗效,很有前景.

    作者:窦曰华;宗倩;殷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社会老龄化,已是当今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及脏器的功能衰竭,所以手术后的并发症多,死亡率也高,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2年11月~2005年9月收治的8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共3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崇真;曲砚青;巩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因反复发作可加速病情发展,为降低其反复发作率,我们对33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迟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变化及其对心脏的影响,为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确诊RV肠炎的85例患儿做心肌酶谱检测.结果24例血清心肌酶谱及各项均高于正常,其中5例CK-MB>75U/L,此5例心电图均提示QRS波低电压,ST段偏移,T波低平,24例患儿给予干扰素并辅以能量、维生素C、微生态等治疗.腹泻治愈一周后门诊复查心肌酶谱22例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5例心电图异常均恢复正常.结论RV肠炎可致部分患儿心肌酶谱改变及心肌损害,应引起注意.

    作者:刘素琴;陈智;卞百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刺穴位配合遗尿散治疗遗尿384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针刺头部、躯体部穴位,配合内服自拟遗尿散治疗遗尿症38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泉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调查我院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等心境障碍的调查,了解该时期患者的心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病人360例,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其心境障碍情况.结果360例患者中抑郁症状者占64%,而有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Ⅴ阻滞、Ⅵ睡眠障碍、Ⅶ绝望感、HAMA总分(P<0.05)、HAMD总分(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焦虑症状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普遍存在,应给予重视并及时治疗,对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等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王德举;于崇岗;宋书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人知识掌握的分析比较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同时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治疗目标,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缺乏糖尿病知识或糖尿病知识不准确以及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等,都将造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采取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考试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对糖尿病病人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对病情的控制和情绪的稳定,均取得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美;吴淑芹;姜瑞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97例低体重儿出生原因分析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保健的低体重儿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宏;颜华锋;邱文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