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朱勇

关键词:胆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瑞芬太尼, 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102例,依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诱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体内无积蓄,安全性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东台市时堰镇后港卫生院收治的52例手术患儿,依据患儿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儿手术治疗中仅实施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手术治疗中实施氯胺酮-芬太尼区域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麻醉唤醒时间、氯胺酮用量以及追加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以及氯胺酮追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实施区域麻醉,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唤醒时间,减少生理干扰,麻醉用药安全。

    作者:於国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 CNP。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视力﹥0.8的比例、护理满意度评分(环境设施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过程评分、护理结果评分、护理满意度总体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0.8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环境设施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过程评分、护理结果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NP 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少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金坛市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控制血压和心率的疗效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冷晔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我院2010-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3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出库数据,采用 Excel 软件录入药物名称、剂型、规格、出库数量。临检科细菌室收集的生物学标本共18850例,分离培养所得菌株3850株。利用 Excel 软件对抗菌药物 DDDs 进行排序。结果2010—2013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一、二、三、四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头霉素及氧头孢稀类)是使用多的一类抗菌药物,2010—2013年强度系数为分别为1.33、1.28、1.23、1.02,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2013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环内酯类药物居前2位,且呈下降趋势;2010—2013年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更加规范合理,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熊宜军;邹方友;周莉;黄瑾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海安县李堡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TC、TG、LDL - C、HDL - 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TC、TG、LDL - C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 HDL - 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报春;丁佐龙;王素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永修县云山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锡类散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溃疡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促进溃疡面愈合。

    作者:潘洪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柳江县人民医院活血化瘀中成药处方300份,分析活血化瘀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疗程、配伍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调查柳江县人民医院12个临床科室,其中应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处方共10个科室,占83.33%;符合规定用药适应证有267份(89.00%),超出规定用药适应证有33份(11.00%);DDDs 排序位居前两位的是疏血通注射液和丹参滴注液;联合用药187份(62.33%),其中2种药物联合应用115份(61.50%),3种药物联合应用66份(35.29%),6种药物联合应用6份(3.21%);出现不良反应15份(5.00%)。结论柳江县人民医院活血化瘀中成药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生重视,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同时重点关注辨证论治及合理配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覃素习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102例,依麻醉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诱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清醒时间,体内无积蓄,安全性好。

    作者:朱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SHF)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浚县惠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52例和他汀组5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他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 - 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 步行试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NT - proBNP 水平、心脏超声指标、6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他汀组 NT - proBNP 水平、LVESD 和 LVEDD 低于常规组, LVEF 高于常规组,6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在延缓和阻滞疾病进行性加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秀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综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卡培他滨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卡培他滨片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董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 FVC)〕和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FEV1/ FVC、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

    作者:段振平;尚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所累及器官以全身损害为主,占46.84%,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的占17.72%;联合用药不合理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中以用药方法不当为主,占52.94%。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给药时要充分考虑其不良反应,正确、合理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工作。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温县妇幼保健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24h 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闫会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就诊的符合要求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作者:彭连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硫酸镁注射液防治抗精神病药所致 QTc 间期延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注射液防治抗精神病药所致 QTc 间期延长的疗效。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在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对照组则在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相同剂量的5%葡萄糖溶液,治疗后给予患者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 QTc间期延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镁注射液防治抗精神病药所致 QTc 间期延长的疗效满意,可降低 QTc 间期延长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王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MRI - LAVA)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平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均采用 MRI - LAVA 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两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病灶﹥3cm 及≤3cm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有31个,增强 CT 扫描诊断出19个(61.29%),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27个(87.1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10个,增强 CT 诊断出9个(90.00%),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9个(90.0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临床诊断中,采用 MRI - LAVA 序列诊断有利于发现更多的肝脏结节性病变,同时对≤3cm 小结节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冯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和顺县人民医院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及寒战程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产妇寒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有助于降低产妇寒战发生率,可作为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的首选护理模式。

    作者:郭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兴化市中医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 A、B 组(各40例)和低、高剂量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mg(低剂量组)和20mg(高剂量组);观察组则采用每早口服35mg 非诺贝酸片+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5mg(观察 A 组)和每早口服35mg 非诺贝酸片+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 (观察 B 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 A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与高剂量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B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对照组、高剂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4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 A 组血脂水平与低剂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高剂量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高剂量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B 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高剂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低剂量对照组和高剂量对照组 TC、TG 和 LDL - C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HDL - C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非诺贝酸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顾春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 C 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根据患儿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51例。B 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A 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 C 联合二磷酸果糖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α-羟丁酸脱氧酶(α- HBDH)〕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 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 B 组,CK、CK - MB、LDH、AST 以及α- HBDH 水平低于 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 C 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作者:胡小华;欧阳娜;罗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