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兵;李秀银;李莉
目的:对比2种不同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40颗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0颗。 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 B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 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对比2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发生情况。结果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充填物脱落和根尖周炎发生率低于A组,但2组总体修复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较好,且与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未经冠修复,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燕;成亚珍;蔡志宇;张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佐治重症肺炎对患者T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均升高,而CD8+T细胞数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及总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佐治重症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彦涛;兰兴敏;邹祥;康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以在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者为研究组,未应用纳洛酮治疗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对孕妇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压下降率为9.7%(10/103)低于对照组的29.1%(3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小剂量罗哌卡因使血压下降更低。
作者:侯宏伟;郑和艳;冯玉梅;张爽;马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3例。 A组采用超早期尿激酶动脉溶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B组单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第1、7、14、21天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B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血管全部成功再通占100%,未成功再通为0例,B组血管成功32例占50.8%,未成功再通31例占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发生脑出血1例(1.59%),转院治疗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A组未有脑出血发生。2组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ACI,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芹;李素荣;赵玉涛;杨迎花;张伟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8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474例和对照组214例,观察组给予中药1号和2号协定方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对比2组第1、2疗程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疗程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中药1号、2号协定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切口,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患者204例,其中10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为脑积水组,100例未并发脑积水为无脑积水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3、5、7、14、21、28天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的含量。结果颅脑损伤术后第1~28天,脑积水组红细胞和蛋白质波动幅度大于无脑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变化较无脑积水患者大,临床上可监测2者含量辅助判断是否伴有脑积水。
作者:李嘉;赵东海;李皎尧;吴宪泽;孙广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黏度、阻力指数(RI)、脐动脉舒张压血流峰速比值(S/D)、24h尿蛋白量、24h尿肌酐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血压、控制水肿、保护肾脏、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霞;张晓艳;李建才;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B组给予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C组仅给于单纯多奈哌齐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CASI、ADAS-cog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ASI、ADAS-cog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有降低,且A、B组降低幅度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治疗后各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
作者:董学峰;于永革;田晏升;康克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固肾化瘀方对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营养不良—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营养不良—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研究组另给予自拟益气固肾化瘀方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同等剂量的温水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2组治疗前后相对体质量( 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软尺测量上臂中段肌肉周径( AMC)。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W、TSF,AM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W、TSF,AMC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固肾化瘀方能够升高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营养不良—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胜辉;芦永欣;王青月;耿耀伟;贾振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程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特别在基层医院对此病认识不足,不引起重视,容易误诊,甚至出现医疗纠纷。所以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重要。现将本院2010年9月-2015年2月发现的29例具有典型X线及CT表现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总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姚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用于肝癌肝移植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肝癌肝移植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行介入治疗,试验组另辅以健脾化瘀方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存活率及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肝癌肝移植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与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300例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白介素-10(IL-10)、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均有上升,且A、C组上升幅度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血清IL-10、CTLA-4和TGF-β1水平虽然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和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均可改善特发性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建荣;王海玲;高秀丽;方平昌;卢丽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9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及固定疗效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固定治疗的优良率为86.73%高于对照组的8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改良双切口双钢板在骨折愈合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方面均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明;董泽凯;王冬梅;武卫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在胰十二指肠术后早期给予低剂量的肠内营养与肠外静脉营养联合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的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和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和IgM、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加味小承气汤配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洪军;刘洪波;张保华;康广华;赵海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后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而C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差异。结果 A组、B组痊愈率均高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痊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均具有良好的预后。
作者:谷颖伟;张翠兰;卢丽燕;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常见的有赤芝、紫芝、薄树芝等。薄芝糖肽注射液是由GC1菌株经液体发酵培养法制得的灵芝属薄树芝干燥菌丝体粉末中提取制得的灭菌水溶液[1],其组分为多糖和多肽。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薄芝糖肽可促进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及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加速免疫应答过程,促进自然杀伤细胞( NKC)、LAK 细胞、Tc 细胞和白介素2( IL-2)、白介素3(IL-3)、干扰素的产生,加强和扩大免疫监视及免疫增强作用[2]。薄芝糖肽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心血管系统活性、护肝解毒、镇静、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临床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症;亦常用于抗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3,4]。
作者:郝晓菁;赵喜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就诊的112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变化。结果112例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
作者:马景训;白玉洁;丁向飞;霍贵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部CT和MRI检查,确诊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针对性治疗,包括降压治疗、降糖治疗、降脂治疗、改善脑循环治疗等。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孕激素拮抗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在临床上被推广并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早主要是在终止早期妊娠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随着医学界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该药物在妇产科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推广,如在异位妊娠、终止中晚期妊娠或死胎引产、紧急避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功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乳腺癌等方面的治疗。本文现将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管建华;苏翼;胡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