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应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管建华;苏翼;胡冬梅

关键词:异位妊娠, 非手术治疗, 米非司酮, 临床价值
摘要: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孕激素拮抗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在临床上被推广并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应用早主要是在终止早期妊娠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随着医学界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该药物在妇产科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推广,如在异位妊娠、终止中晚期妊娠或死胎引产、紧急避孕、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功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乳腺癌等方面的治疗。本文现将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 sIL-6 R、TNF-α、VEGF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28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均采用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分为观察组(发病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96例和对照组(发病72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192例。检测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血清sIL-6R、TNF-α、VEGF水平均显著性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发病72h内采取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治疗疗效优于发病72h后治疗。

    作者:李健;张东玲;卢蕊;任江彬;王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M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M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治疗前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MN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岗;王映林;尹保奇;李庆华;包红梅;王兆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应用探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正畸粘接剂是复合树脂,其粘接强度较好,缺点是细菌易积聚在复合树脂周围导致釉质脱矿,且操作过程要求严格。玻璃离子能与牙齿表面发生化学结合,能预防釉质脱矿,吸收和缓释氟离子,操作过程不必严格隔湿,无需酸蚀。另外有文献指出玻璃离子即使酸蚀后粘接强度也仅为2.4~5.5MPa,粘接强度太低[1]。20世纪80年代,口腔领域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正畸粘接材料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结合了传统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的优点,是在玻璃离子中加入少量树脂单体后形成的产物,有化学固化和光固化两种类型[2]。下面就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正畸粘接剂的粘接性能、预防釉质脱矿、释氟性、抑菌性进行阐述。

    作者:冯良;杨士杰;陈萍;耿建平;杜娜;平燕;宋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评价

    目的:总结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经验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咨询专家,确定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难点及在护理管理上的可控点。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从护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环节构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及2014年5-10月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管理干预效果。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对实施优质护理长效运行管理的护理单元的全体护理人员及病房患者进行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总满意度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优质护理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应用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开展和持续改进。

    作者:梁红;刘光碧;张洪敬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8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474例和对照组214例,观察组给予中药1号和2号协定方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对比2组第1、2疗程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疗程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用中药1号、2号协定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切口,能有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差异。方法将3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 A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B组给予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C组仅给于单纯多奈哌齐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CASI、ADAS-cog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ASI、ADAS-cog及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有降低,且A、B组降低幅度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治疗后各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分别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

    作者:董学峰;于永革;田晏升;康克楠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小承气汤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2组患者均在胰十二指肠术后早期给予低剂量的肠内营养与肠外静脉营养联合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的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和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和IgM、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加味小承气汤配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洪军;刘洪波;张保华;康广华;赵海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种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2种不同方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40颗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0颗。 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 B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 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对比2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发生情况。结果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充填物脱落和根尖周炎发生率低于A组,但2组总体修复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加强牙颈部抗力的同时充填唇颊侧洞型和牙合面洞型(加强充填法)治疗穿髓型牙齿楔状缺损的效果较好,且与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未经冠修复,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燕;成亚珍;蔡志宇;张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监护。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NS患者时,药学监护应用可明显提高NS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娥;郑立平;武超;李录花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左西孟旦在国内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心力衰竭( HF )已成为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的发展, HF患者生存率有所改善,但是患者短期与长期的病死率仍非常高[3,4]。 Bleuminlc研究中[5],心力衰竭患者30d和1、2、5年的病死率依次为14%、37%、49%和65%。传统治疗HF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目前,传统正性肌力药物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拟交感胺类制剂等[6],其共同特点是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 cAMP)的含量和 Ca2+浓度,从而提高心肌收缩力,短期治疗上有着较大的帮助,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致心肌氧耗增加,亦增加心肌顿抑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甚至部分药物长期应用后可导致病死率的增高;因此探索其他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必要。上世纪80年代,在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时,发现了一类新型强心药,这类药主要通过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对 Ca2+的敏感性,达到增加心肌收缩力的目的,因而被称作钙增敏剂。钙增敏剂作用于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通过增加肌丝对Ca2+的敏感性而发挥作用,是非cAMP依赖性药物,可降低心脏的能量需求,故被认为可以避免正性肌力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7,8]。笔者现将钙增敏剂左西孟旦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华龙;程敏菊;张友良;孟剑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对患者血清 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就诊的112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变化。结果112例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VEGF、CEA、CA199、CYFRA21-1水平。

    作者:马景训;白玉洁;丁向飞;霍贵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俊华;王怀举;宋德明;白艳霞;关力山;邓洪余;杨荣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以在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者为研究组,未应用纳洛酮治疗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甲磺酸加贝酯的配伍禁忌分析

    随着医学发展新药不断的研制及应用,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在临床合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甲磺酸加贝酯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在连续静脉滴注时输液管内产生混浊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色各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致低钠性昏迷1例

    患者,男,56岁。主因发现表面抗原阳性4年,黑便1d,呕血(500ml)1h于2014年2月21日入院。于2010年体检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余检查结果不详,未正规诊治。近1个月余,口服治疗乙肝偏方,于入院前1d夜间出现黑便,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未诊治。2014年2月21日14∶00左右出现呕血,量约500ml,为进一步治疗,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5.6℃,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68mm Hg。贫血面容,平车推入,神清语利,精神差,入院后呕血,3次共约1300ml,血压一度降至55/36mm Hg,全身汗出,查血红蛋白71g/L,白蛋白22.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6U/L,钠141.6mmol/L,氯113.7mmol/L,血糖9.7 mmol/L,血氨60μmol/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给予禁食水、留置三腔两囊管并胃肠减压、以500g重物持续牵引;兰索拉唑、卡络磺钠、白眉蛇毒血凝酶、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输入;并给予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持续泵入。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2d后患者意识模糊,难以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急查血氨45μmol/L,血红蛋白71g/L。考虑肝性脑病,给予生理盐水+食醋保留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加量至10g,8小时每1次;2d后患者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急查血氨42μmol/L,血红蛋白98g/L,白蛋白38.5g/L,钠118mmol/L氯88.4mmol/L。血糖8.53mmol/L。患者近日尿量较多,与特利加压素促进排钠排水有关,考虑为低钠性昏迷,故将特利加压素减量,及时给予补钠。1d后患者意识清,能正确回答问题,复查电解质示:钠133.3mmol/L,氯98.3mmol/L。继续给予止血、保肝、支持、抗炎等治疗。病情稳定,请肝胆外科会诊,建议转科行脾脏切除手术治疗。患者于3月11日转肝胆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孙涛涛;周俊卿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即手术距发病时间<4d的为A组(132例),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的为B组(126例),手术距发病时间14~30d的为C组(72例),分别于发病时和发病后40d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结果 A、B、C 3组刚发病时均具有较高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且3组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发病后40d时3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均较发病时显著性的降低( P<0.05);发病后40d时A组和B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显著性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在手术距发病时间<4d和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时间段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手术距发病14~30d的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生;张国欣;刘雅丽;赵湘萍;徐翔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对孕妇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对孕妇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压下降率为9.7%(10/103)低于对照组的29.1%(3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分别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并高血压剖宫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小剂量罗哌卡因使血压下降更低。

    作者:侯宏伟;郑和艳;冯玉梅;张爽;马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含量与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行颅脑损伤手术患者204例,其中104例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为脑积水组,100例未并发脑积水为无脑积水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3、5、7、14、21、28天脑脊液中红细胞、蛋白质的含量。结果颅脑损伤术后第1~28天,脑积水组红细胞和蛋白质波动幅度大于无脑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脑脊液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变化较无脑积水患者大,临床上可监测2者含量辅助判断是否伴有脑积水。

    作者:李嘉;赵东海;李皎尧;吴宪泽;孙广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4例。2组患者均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治疗,试验组另给予鼻内镜手术。对比观察2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鼻腔黏膜纤毛传输时间。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鼻腔黏膜纤毛传输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低于治疗前,鼻腔黏膜纤毛传输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立彬;夏晓生;普薇;唐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及CT分析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程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特别在基层医院对此病认识不足,不引起重视,容易误诊,甚至出现医疗纠纷。所以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甚为重要。现将本院2010年9月-2015年2月发现的29例具有典型X线及CT表现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总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姚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