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差异

吴媛;朱怡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被动凝集法, 胶体金法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检测中阳性率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儿科肺炎患儿108例,在病程7~10d内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同时采用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比较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08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阳性率分别为26.3%和15.6%(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临床诊疗中,血清学被动凝集法检出率更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滑膜炎颗粒质量保证研究

    目的:考察滑膜炎颗粒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加速稳定性考察,建立中药颗粒剂吸湿的数学模型,根据吸湿时间曲线,考察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控制0个月滑膜炎颗粒含水量在1.3%以下,保证质量稳定。结论采用Excel软件对吸湿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可得到拟合度较高的回归曲线,用于分析滑膜炎颗粒的含水量。控制0月的含水量,可为滑膜炎颗粒的质量保证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作者:屈云萍;蔡向杰;王娇;李哲;李菲;姜国志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喉内镜电视显像系统下切除声带息肉治疗体会

    声带息肉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为声带良性肿瘤中常见者,多见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者。按1977山田康之的方法可分为三类[2]:Ⅰ型:声带小结;Ⅱ型:局限性声带息肉;Ⅲ型为弥漫性声带息肉病。我院1998-2003年间,利用喉内镜显像系统,在局麻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9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治疗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阿加曲班、丹红注射液治疗,同时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加用阿加曲班、丹红注射液,同时施予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应用于临床并进行推广。

    作者:朱永栋;李伟;李茂龙;高利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968例,分析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对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968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92例,占所有消化内科患者的9.50%。2013年不合理用药63例(68.5%);2014年不合理用药29例(31.5%)。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例情况有4种类型,主要为药物使用量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增强。其中药物使用量大37例(40.2%);重复用药23例(25.0%);联合用药不合理20例(21.7%);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增强12例(13.0%)。结论消化内科是医院各科室中较大的科室之一,合理使用药物能够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医师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室用药的药理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吴雪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口服,每天3次;依巴斯汀10mg口服,每天1次;外用复方氟美松乳膏,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2.1%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雪桃;王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分别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雷尼替丁、泮托拉唑分别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溃疡采取泮托拉唑与抗生素治疗,安全性高,可快速缓解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振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是由肾上腺皮质中层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甾体类化合物[1],具有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物质之一;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应答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或不规范使用可导致多种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而危及人体生命。因此,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提高药物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血清学阴性与血清学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 RF )、抗角蛋白抗体( AKA )、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这些抗体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大部分RA患者均可检测出相关的自身抗体,即血清学检测为阳性,但在临床工作中,部分RA患者体内未检测出自身抗体,这部分患者被称为血清学阴性的RA患者。我们分析血清学阳性的RA患者与血清学阴性的RA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6月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5.7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具有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用药量小、疗程短、临床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芝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Can-Fite公司治疗肝细胞癌药物CF102获FDA快速审定资格

    根据1份新闻稿显示,FDA已授予Can-Fite生物制药公司的CF102快速审定资格,这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潜在药物。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老年康复科患者用药安全和护理对策

    老年康复科中包括: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内容,它能诊治老年人的各种常见病,特别擅长老年性多脏器病变的康复,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认知功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不同药物肌内注射疼痛程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药物肌内注射后的疼痛程度,寻找更为安全的注射练习药物。方法注射练习共两轮,第1轮全部学员都注射药物维生素B12(海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07,以下简称海药B12);第2轮以练习室为单位采用抽签法决定注射药物,共分成3组,3组学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给予维生素B12(山东方明药业集团生产,国药准字H37021054,以下简称东药B12)、海药B12、灭菌注射用水(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4230,下称注射用水),进行肌内注射;注射完毕评估学员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疼痛程度男性轻于女性,而文化程度与之无关;3种药物注射后海药B12较东药B12和注射用水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东药B12和注射用水注射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的水溶液为中性、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的刺激性较小,适合作为教学练习用。

    作者:刘会玲;秦秀红;李贺芝;张晓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辅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辅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环磷腺苷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室性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辅治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好。

    作者:冯长有;李素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日本大冢抗癌复方新药Lonsurf获FDA提前3个月批准

    日本药企大冢( Otsuka)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收获喜讯,FDA提前3个月批准抗癌复方新药Lonsurf( FTD/TPI,开发代码TAS-102),用于对其他疗法(化疗及生物疗法)不再响应的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患者的治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1月因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合并白内障患者12例(14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3眼(92.86%)保持了良好的居中性。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5者10眼,0.3~0.4者2眼,<0.3者2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应用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白内障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而且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后囊,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脱出,有效地减少了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心肺复苏成功病例3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常温组各1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处理,在此基础上亚低温组予亚低温治疗,常温组予冰帽局部降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顺应性情况。结果亚低温组PO2、PCO2水平优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亚低温组动态顺应性升高,气道峰压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亚低温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抑制肺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军辉;李超;赵星;张圣;赵麦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叶酸片辅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并存在尿微量蛋白升高的高血压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叶酸片5mg/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尿微量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尿微量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尿微量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酸片辅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治疗+常规双抗、抗凝、调脂治疗及冠心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肌酶谱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cTn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 C 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还原型谷光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有助于在介入治疗后保护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理想的处理方式。

    作者:吴家宽;王琪;厉其昀;李晓明;刘艳军;侯义勇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多肌痛( PM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PMR病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PMR-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MR-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PMR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辅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30例和恩替卡韦组30例;2组均常规护肝治疗。干扰素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恩替卡韦组另予恩替卡韦,观察治疗30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恩替卡韦组的ALT复常率(53.3%)、TBIL 复常率(33.3%)和 HBV-DNA 转阴率(36.7%)明显高于干扰素组的 ALT 复常率(46.7%)、TBIL复常率(30.0%)和HBV-DNA转阴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扰素组(43.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恩替卡韦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作者:朱小荣;于锋;王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