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温如臻;孙晓燕;李向阳;刘景芬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泵, 饮食运动, 血糖动态监测, 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2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研究组患者依照血糖动态监测水平,不断调整胰岛素泵给药剂量并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对照组患者依照血糖动态监测水平,不断调整胰岛素常规注射剂量并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干预.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尿路感染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膜早破的患者比例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大于胎龄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h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糖动态监测下,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尿路感染率、降低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调脂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调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且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对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使用调脂药物的品种、数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结果 2012年我院所用调脂药物以他汀类用量居多,其中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排名前二,分别占35.9%和32.3%;内分泌科用药以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非诺贝特为主,然他汀类药物用量仅占全院用量的9.0%,远低于非诺贝特的43.7%和多廿烷醇的36.8%;2012年内分泌科病区糖尿病患者使用调脂药物的占38.3%,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占75.2%,16.9%患者采用联合用药,而60.3%患者联合用药不适宜;随机抽取的200例使用调脂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中22.8%血脂无异常,而使用多廿烷醇和非诺贝特的患者皆为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中仅45.9%采用晚上给药的方式,但69.8%服用非诺贝特的患者采取每天1次晚上给药的方式.结论 我院调脂药物使用以他汀类为主,内分泌科使用各类调脂药物数量相对分散,糖尿病患者多数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情况需整改,药物服用时间尚需调整.

    作者:张冲;邬丹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联合镇静安神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于入组前、第4周末和第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对2组的治疗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0%高于对照组的32.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日间功能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优于单纯米氮平治疗.

    作者:蒋国卿;孙晓峰;张文静;张成奇;王凤辉;郭晓;邱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GM1治疗,研究组采用GM1联合纳美芬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和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疗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昏迷发生率为20.59%(21/102)低于对照组的37.25%(38/102),昏迷时间为(11.22±6.31)d短于对照组的(23.51±7.33)d,呼吸道感染、酸碱平衡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大剂量硫辛酸治疗,常规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常规剂量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运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检测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较大剂量硫辛酸治疗DPN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干;徐昌辉;冯婷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管狭窄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管狭窄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给予非手术治疗,B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腰椎JOA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HQOL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血清学炎性因子评分包括白介素-1α(IL-1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两项.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HQOL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而VAS评分低于B组;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k1α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腰椎管狭窄疗效较手术优越,可更显著地降低患者血清IL-1α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宋洁一;李永胜;张超;刘彩霞;王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阿托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梗死非梗死区瞬间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10)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其他两组均采用结扎兔左前降支方法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一组为心肌梗死组(AMI组),分离左心室心肌梗死部位非梗死区(AMI-N)细胞,另一组为阿托伐他汀组,从手术日开始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5mg/(kg·d),共7d,后分离AMI-N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分别记录非梗死区(AMI-N)心外膜心肌细胞(Epicardium,Epi)I10密度.3组均在手术建立模型前抽取静脉血,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结果 3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Epi细胞I1.I~V曲线均呈电压依赖的线性曲线,电流密度于+70mV电压时达峰值,CON组于+70mV电压时I10电流密度为(1 15.83±6.04) pA/pF(n=15cells),AMI组为(72.29±8.74) pA/pF(n=15cells),阿托伐他汀组为(86.15±2.64)pA/pF(n=13cells),3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MI非梗死区Epi细胞I10密度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存在差异性,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非梗死区I10密度的异常有部分改善作用.

    作者:张铁军;菅鹏辉;胡学敬;苗华为;李霞;董燕平;娄阳;冯志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PCT、CRP、WBC的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燕;吕永芳;徐青;张东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慢性病患者用药特点与临床药学服务

    目的 根据慢性病患者用药特点,提出适合慢性病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法 分析慢性病患者用药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结果 药学服务是药疗护理重要组成,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慢性病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结论 通过药学服务的干预可有效减少慢性疾病对疾病控制效果不良的情况,避免患者频繁更换药物,通过药学服务的用药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

    作者:朱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1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铵水溶液(40:60),用氨水pH值到8.0左右,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nm.结果 柚皮苷在0.025~0.6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1.73%.复方多西环素缓释凝胶中柚皮苷的含量为97.38 μg/g(n=5).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稳定性好,检测迅速,结果准确.

    作者:程凤峡;张海芳;李娟;田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用以指导胃癌患者尤其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2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观察组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存活62例(62%),对照组存活55例(55%).2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胃癌比单纯行胃癌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有效率高,但痊愈率及生存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RP-HPLC法测定痢必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痢必灵片中芍药苷的含量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痢必灵片中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20: 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nm.结果 芍药苷浓度在0.0300~0.3000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4%,RSD为0.62%.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符合方法学要求,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朱小庆;魏于杰;叶玲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微创术与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Cys-C、AQP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血清Cys-C、AQP4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术对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较小骨窗经外侧裂微创术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Cys-C、AQP4水平,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杜庆林;高继书;张学平;王素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DHS、LPFP、PFNA及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DHS、LPFP、PFNA及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80例.A组给予DHS治疗,B组给予LPFP治疗,C组给予PFNA治疗,D组给予PCCP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D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时长、出血量、VAS评分、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小,治疗有效率高,C组次之,B组低于C组,而A组不理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CP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DHS、LPFP和PFNA,且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金圈;宗虎群;谷永浩;张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的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 ~ 32%[1].为了促进临床用药更安全、合理、有效,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核心内容的临床药学服务逐渐成为现代医院药学工作重点.本文对在硬件如血药浓度监测等条件缺乏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如何协助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

    作者:邢竹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间苯三酚在绝经后取环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静脉注射间苯三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绝经后需取出宫内节育环妇女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取环,不用任何药物.观察组于取环术前15min给予间苯三酚40mg静脉注射.2组宫颈比较软化程度、镇痛效果、取环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宫颈软化度优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取环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静脉注射间苯三酚作用显著,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疼痛,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颖;谭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60岁,2014年4月11日因乙状结肠癌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行奥沙利铂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化疗2周期,第2次化疗输注奥沙利铂后出现明显口唇麻木,喉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指端麻木不适,指端肌肉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6月9日为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70m Hg,精神食欲可,无明显不适.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后制定治疗方案,因不能耐受奥沙利铂,此次拟予伊立替康200mg+亚叶酸钠0.2g+氟尿嘧啶1.0g方案化疗.

    作者:黄凌莉;魏青;王蕾;丁选胜;童本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康妇消炎栓结合宫腹腔镜手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结合宫腹腔镜手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由于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联合康妇消炎栓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宫腔镜手术和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术后腹胀程度.随访半年观察2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无腹胀率高于对照组,轻度腹胀率及中度腹胀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正常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结合宫腹腔镜手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使患者更早实现肛门排气、恢复肠胃功能、减轻腹胀、缩短腹胀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妊娠率,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海峰;王彩霞;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较好程度的恢复,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41±1.5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89±2.8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稳定性高,患者愈合时间短、手术过程较快,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卫友;张立喜;王静;张子春;李雪武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CRd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血清CRP、IL-6及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CD;、CD4+/CD8+、lgG、lgM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4、CD;/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lgG、l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单药组方与灌肠结合常规西医治疗CRF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并控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麝香保心丸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值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CRP、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ACS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云峰;马振勇;张顺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