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吉;江月萍
异常糖链糖蛋白是蛋白质糖基化异常——糖蛋白糖链结构或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而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在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中,糖基化修饰是普遍的一种,糖基化生物合成状态比蛋白质的改变能更有效地提示疾病状态.因此,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使肿瘤在发生早期即可作出诊断,并为疾病进展的动态监测提供可能.
作者:邴振;卢愿;孙立荣;仲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牛嗅素4(OLFM4)、细胞增殖抗原67(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正常宫颈上皮、26例CIN Ⅰ、32例CINⅡ及28例CINⅢ组织中OLFM4、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两种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CIN组织中OLFM4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 =9.012~9.463,P<0.05);而OLFM4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76.2%,约登指数为0.740.Ki-67在不同级别CIN组织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24~5.46,P<0.05);而Ki-67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60.2%,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23.3%,约登指数为0.102.结论 OLFM4、Ki-67的表达随CIN进展而增强,OLFM4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Ki-67.
作者:郭继梅;朱高香;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外敷预防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含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输注氟尿嘧啶时于静脉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敷新癀片,对照组外敷痊愈妥复合敷料(美国生产超薄泡沫合成敷料),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1).结论 新癀片外敷能有效预防外周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引起的静脉炎.
作者:杨青青;高丽萍;柴娟;陈典璇;王艺璇;霍学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56例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粉碎性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迟发感染1例,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经多次换药愈合;延迟愈合6例.按Maryland足部疗效评价标准,优31例,良1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9.29%.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高度和宽度,获得解剖复位,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仲锋;王心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建立调查项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终确定调查项目.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大于第一轮,接近0.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相关项目16个,必调查项目23个,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一级项目5个,二级项目49个.结论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较好地符合我国国情及卫生系统特点.
作者:翟文婷;魏仁敏;张云;闵强;李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结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治疗犬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将13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分为5组,A、B、C、D组用液氮冷冻法制备单侧股骨头坏死模型,然后A组(3只)采用髓芯减压结合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进行治疗,B组(3只)采用髓芯减压后髂骨植入进行治疗,C组(3只)采用单纯髓芯减压进行治疗,D组(3只)作为造模后对照,E组(1只)作为空白对照.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行髋部MR检查,A~D组并在相应时间处死1只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A、B、C、D组造模均成功,4周时A组即有明显血管和新骨生成,程度明显强于其他各组.8周时A组修复基本完成,12周时B组修复基本完成,C组修复缓慢.结论 髓芯减压结合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能促进犬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作者:吴建伟;张天一;樊国峰;米盼盼;王增立;乔金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应对方式量表(CSI),对162例初发脑卒中病人(卒中组)和15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生活事件的性质、频数、紧张值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卒中组LES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总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7.45~33.93,P<0.05);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卒中组CSI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3~4.52,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6.42、2.8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玉芳;段妮;刘彩兴;温琳;孟国尧;冯来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晚期病人21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单纯接受放射治疗组(RT组)43例,单纯接受超声治疗组(HF组)38例,单纯接受化疗大于4个周期组(CT组)35例,放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RC组)44例,超声治疗前后进行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组(HC组)50例.对各组的生存时间、总获益率、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RT组、HF组、CT组、RC组、HC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0.5±1.3)、(7.7±1.0)、(6.8±1.9)、(13.7±1.7)、(12.4±2.1)个月,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7.94,P<0.05);总获益率分别为48.83%、57.89%、48.57%、79.55%、82.00%,有效率分别为46.51%、39.47%、54.29%、75.00%、76.00%,RC组和HC组总获益率和疗效均高于RT组、HF组、CT组,差异有显著性(x2=10.500,Hc=22.467,P<0.05).结论 放射、超声、化疗方法相结合治疗胰腺癌晚期病人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闫曦;张凯;王燕;王春娅;周瑞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戈谢病(GD)骨骼病变的影像特点.方法 2012年8月,我院确诊GD病儿1例.病儿行脊柱正、侧位及双股骨正位、骨盆正位、双腕正位X线检查,同时行股骨MRI平扫.结合文献分析其骨骼病变的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 X线检查示双股骨干骺端烧瓶样畸形,伴有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腕骨片骨龄落后于同龄儿;有椎体压缩性骨折2处.双股骨MRI显示,T1WI及T2WI骨髓内均可见异常信号,表现为T1WI、T2WI信号减低.结论 GD骨骼病变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技术手段对本病造成的骨骼浸润的早期评估及疗效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曲先锋;张萍;陈真真;曲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报道1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病例,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为以后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张园园;颜学申;李田兰;肖淑欣;孟繁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娱乐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和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娱乐干预,每周3次,每次60 min,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价两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032、2.140,P<0.05);实验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19~5.035,P均<0.05).干预后,对照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3.601~4.582,P均<0.05).干预前,两组POMS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POMS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499~7.686,P均<0.05).结论 综合娱乐干预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延缓认知障碍.
作者:曹瑞秋;郝正玮;郭霞;吕志伟;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单纯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经内镜下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注射组、电凝组、钛夹组、氩气组及联合组5组,比较5组疗效.结果 注射组、电凝组、钛夹组、氩气组及联合组即时止血率分别92.9%、91.2%、96.0%、100.0%、100.0%,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72 h止血率高于各单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x2 =3.864~5.624,P<0.05).结论 内镜下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72 h止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华;何志威;钟灵;唐晓舟;王扬梅;钟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复苏后的生长情况和移植胚胎数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冻融胚胎移植的病人193例,根据移植胚胎数和进一步生长胚胎个数分组,移植2枚胚胎组(A组)分为A0组(无胚胎生长)、A1组(有1枚胚胎生长)、A2组(有2枚胚胎生长),移植3枚胚胎组(B组)分为B0组(无胚胎生长)、B1组(有1枚胚胎生长)、B2组(有2枚胚胎生长)、B3组(有3枚胚胎生长),比较两组间及组内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等.结果 A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内种植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34~4.59,P<0.05).结论 移植2或3枚胚胎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并无影响,但随着生长胚胎个数的增长,种植率和妊娠率有所增加.因此,可以根据复苏后胚胎生长情况选择胚胎移植,进而提高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
作者:刘晓景;祁秀娟;吕映频;刘海宁;刘建新;汤秀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梗死偏瘫病人步行功能与P300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机器人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给予Lokomat康复训练为主的运动训练方法.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步态分析仪检测步长、步宽、步频、步速及事件相关电位(ERP) N100、N200、P200和P300电位.结果 干预前,两组病人步长、步宽、步频和步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步长、步宽、步频和步速均高于干预前,机器人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844~12.946,P<0.05).干预前,两组N100、N200、P200和P300潜伏期及P300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N200和P300潜伏期较干预前降低,P300波幅较干预前增高;机器人组N200和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降低,P300波幅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2.160~4.251,P<0.05).结论 早期进行机器人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病人步行功能,并且对于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范亚霞;赵雅宁;郝正玮;刘丹;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非恶性淋巴结病变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收集17例非恶性淋巴结病变的病人,其中结节病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淋巴结结核5例,梅毒性淋巴结炎1例.根据18F-FDG PET/CT图像所示的病灶累及部位、分布特点、大小、密度、形态、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总结其特点.结果 10例结节病均有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对称性累及,淋巴结结核及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灶分布无明显规律可循,梅毒性淋巴结炎累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病灶大小1.0~5.5 cm,CT值30~55 Hu,内均无钙化,密度较均匀,未见明显低密度坏死液化区.病变淋巴结FDG代谢均明显增高,早期显像SUVmax为2.1~19.5,注药后2h延迟显像SUVmax为2.1~21.0,滞留指数为0~21.2%.PET/CT正确诊断11例,误诊6例.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灵敏反映淋巴结病变的全身分布及病灶的18F-FDG代谢情况,但不能鉴别高18F-FDG摄取的淋巴结良恶性;除典型结节病外,其他的高代谢淋巴结良恶性鉴别常需要依靠病理学结果.
作者:王艳丽;房娜;曾磊;丁伟;高山;崔新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感染与非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行体外循环的106例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5天采集清晨静脉血行PCT检测,同时行血细菌培养检查.结果 106例病人术前PCT值均<0.046 μg/L.术后血培养阳性者3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血培养阴性103例.血培养阴性病人血清PCT均于术后第1天即达峰值,且均<5.000μg/L,后逐渐下降,第5天恢复正常;血培养阳性病人血清PCT值术后第1天低为5.250 μg/L,后逐渐升高或者维持该水平,高为7.390 μg/L.结论 PCT连续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
作者:戚光祖;王彦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12个月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采用Rasmussem放射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503、3.428,P<0.05).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安全、效果好,且具有暴露清晰、创伤较小以及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薛升奎;韩怡;朱浩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重要机制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可调节下游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在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Nrf2的激活可减轻器官IRI,本文就其在器官IR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健刚;李奎;侯四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胰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几乎与死亡率相等.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预测的标记物,且对放化疗反应迟钝,致使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困难.胰腺癌早期治疗效果好,故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几年胰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香吉;江月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7周后,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对两组病人的手部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手部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uc=1.983~3.653,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护理过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燕;叶红梅;胡利;路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