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伟;张天一;樊国峰;米盼盼;王增立;乔金环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结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治疗犬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将13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分为5组,A、B、C、D组用液氮冷冻法制备单侧股骨头坏死模型,然后A组(3只)采用髓芯减压结合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进行治疗,B组(3只)采用髓芯减压后髂骨植入进行治疗,C组(3只)采用单纯髓芯减压进行治疗,D组(3只)作为造模后对照,E组(1只)作为空白对照.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行髋部MR检查,A~D组并在相应时间处死1只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A、B、C、D组造模均成功,4周时A组即有明显血管和新骨生成,程度明显强于其他各组.8周时A组修复基本完成,12周时B组修复基本完成,C组修复缓慢.结论 髓芯减压结合aFGF并髂骨混合物植入能促进犬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作者:吴建伟;张天一;樊国峰;米盼盼;王增立;乔金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和小组专题讨论法建立调查项目池,通过专家咨询法终确定调查项目.结果 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大于第一轮,接近0.4.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现状相关项目16个,必调查项目23个,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项目一级项目5个,二级项目49个.结论 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较好地符合我国国情及卫生系统特点.
作者:翟文婷;魏仁敏;张云;闵强;李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嵌顿痔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695~14.570,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肛门坠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042、5.919,P<0.05);肛管狭窄、肛缘水肿、肛门瘙痒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效果好于外剥内扎术.
作者:赵智勇;张娜;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病儿110例,在给予抗病毒、镇静、化痰、平喘治疗的同时,两组均每次将5 g/L沙丁胺醇2.5 mg加入生理盐水2.5 mL中雾化吸入,每天3~4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人,每次4 mL,每天4次,两组疗程5~7 d.观察两组喘憋、气促、脉搏氧饱和度、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 '=3.82、10.96,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30 g/L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医疗事故鉴定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与防御机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151例医疗事故鉴定病人采用PTSD清单(PCL-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进行测查.结果 医疗事故鉴定病人的PTSD发生率为21.19%.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TSD组SSRS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及利用度分显著低于非PTSD组(t=2.02~2.84,P<0.05、0.01);主观支持分高于非PTSD组(t=3.16,P<0.05).PTSD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掩饰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t=2.09、2.17,P<0.05).结论 医疗事故鉴定病人PTSD的发生率高,但无性别差异;社会支持、防御方式与PTSD的发生有关.
作者:梁静;范勇;孟祥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哮喘治疗寻求新的靶点.方法 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NGF抗体干预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气道壁组织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胶原层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哮喘模型组及NGF抗体干预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支气管壁血管密度、上皮下胶原层厚度、VEGF及Ⅲ型胶原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NGF抗体干预组以上改变较哮喘模型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29~554.21,P<0.01).大鼠支气管壁血管密度和管壁厚度与肺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气道胶原层厚度与Ⅲ型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 =0.82~0.87,P<0.05).结论 NGF可能通过调控肺组织VEGF、Ⅲ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作者:范春辉;程兆忠;韩伟忠;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重要机制之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可调节下游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在机体抗氧化应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Nrf2的激活可减轻器官IRI,本文就其在器官IRI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健刚;李奎;侯四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7周后,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对两组病人的手部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手部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uc=1.983~3.653,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护理过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燕;叶红梅;胡利;路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胰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几乎与死亡率相等.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预测的标记物,且对放化疗反应迟钝,致使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困难.胰腺癌早期治疗效果好,故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几年胰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香吉;江月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报道1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病例,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为以后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张园园;颜学申;李田兰;肖淑欣;孟繁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道2例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为老年男性,均无意中发现颈前区包块而就诊.光镜下观察:1例肿瘤细胞胞质透明伴显著坏死,侵及周围甲状腺及骨骼肌;1例双侧甲状腺内多发结节,边界清晰,未见甲状腺外侵犯,肿瘤细胞胞质透明,可见充满稀薄黏液的滤泡被纤细的纤维血管分隔成巢片状.免疫组化检查:2例病人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TG)均阳性,CD10和降钙素(CT)均阴性,Ki-67指数分别为60%~70%和3%~5%.1例随访13个月后出现多处骨转移;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状况良好.结论 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是甲状腺滤泡癌的一种罕见亚型,预后与肿瘤的侵袭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学丽;王学均;陈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应对方式量表(CSI),对162例初发脑卒中病人(卒中组)和15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生活事件的性质、频数、紧张值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卒中组LES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总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7.45~33.93,P<0.05);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卒中组CSI退避、幻想、自责不成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3~4.52,P<0.05);而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6.42、2.85,P<0.05);合理化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玉芳;段妮;刘彩兴;温琳;孟国尧;冯来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异常糖链糖蛋白是蛋白质糖基化异常——糖蛋白糖链结构或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而形成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在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中,糖基化修饰是普遍的一种,糖基化生物合成状态比蛋白质的改变能更有效地提示疾病状态.因此,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使肿瘤在发生早期即可作出诊断,并为疾病进展的动态监测提供可能.
作者:邴振;卢愿;孙立荣;仲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难治性抑郁症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度洛西汀并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3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1、2、4、6和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第1、2和4周末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33~-5.44,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 2=4.56,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度洛西汀并小剂量氨磺必利较单用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梁瑞华;郭艳红;郭庆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牛嗅素4(OLFM4)、细胞增殖抗原67(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正常宫颈上皮、26例CIN Ⅰ、32例CINⅡ及28例CINⅢ组织中OLFM4、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两种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CIN组织中OLFM4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 =9.012~9.463,P<0.05);而OLFM4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76.2%,约登指数为0.740.Ki-67在不同级别CIN组织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 2=4.24~5.46,P<0.05);而Ki-67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60.2%,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23.3%,约登指数为0.102.结论 OLFM4、Ki-67的表达随CIN进展而增强,OLFM4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Ki-67.
作者:郭继梅;朱高香;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病人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分别采集25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病人、29例DHF病人、29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各心肌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LAX、GLPS-A2C、GLPS-A4C)及左心室各节段平均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结果 SHF组、DHF组各节段LS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小(F=7.07~217.96,q =2.87~29.11,P<0.05).SHF组、DHF组的GLPS-LAX、GLPSA2C、GLPS-A4C与正常组比较均减低,差异有显著性(F=99.20~131.55,q=6.09~22.66,P<0.05).正常组、DHF组、SHF组GLPS-AVG逐渐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00.80,q=4.68~26.76,P<0.05).结论 DHF病人存在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异常,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为DHF病人的左心室功能评价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作者:范丽;李勇;李艳;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外敷预防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含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输注氟尿嘧啶时于静脉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敷新癀片,对照组外敷痊愈妥复合敷料(美国生产超薄泡沫合成敷料),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1).结论 新癀片外敷能有效预防外周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引起的静脉炎.
作者:杨青青;高丽萍;柴娟;陈典璇;王艺璇;霍学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肾病病人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后45 d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时两组病人SF-36量表中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45 d,观察组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6~5.15,P<0.05).观察组出院后RP、GH、VT、SF、MH得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34~5.26,P<0.05);对照组出院后BP、GH、VT、RE评分低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t=2.86~5.63,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病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少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路径式管理对结肠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51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出院时建立造口病人联系档案,试验组发放路径式造口门诊复诊单,对其复诊实行路径式管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复诊方式.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1年,运用DET评分系统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1年试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65~3.42,t=3.69~5.59,P<0.05).结论 应用路径式管理模式对造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能增强造口病人自我护理的意识及技能,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东霞;崔建;周嫣红;王琳;权琳;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娱乐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和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 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娱乐干预,每周3次,每次60 min,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价两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032、2.140,P<0.05);实验组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项目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19~5.035,P均<0.05).干预后,对照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LOTCA各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3.601~4.582,P均<0.05).干预前,两组POMS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POMS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评分及LOTCA各项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2.499~7.686,P均<0.05).结论 综合娱乐干预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延缓认知障碍.
作者:曹瑞秋;郝正玮;郭霞;吕志伟;赵雅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