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疗效比较

赵天平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激素依赖型, 小儿,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摘要: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给予泼尼松龙和长春新碱治疗,B组给予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B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新碱辅助激素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效果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腹部超声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有药物流产不全56例及人工流产不全35例患者均先充盈膀胱行腹部超声检查,再排空小便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宫内膜厚度>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94.4%(34/36),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100.0%(36/36);宫内膜厚<11mm,经腹超声阳性率为58.2%(32/5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为94.5%(52/55).经腹超声总阳性率为72.5%(66/91),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总阳性率为96.7%(88/9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不全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内膜厚度<11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宾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替硝唑注射液临床配伍禁忌分析

    奥美拉唑是一种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1].替硝唑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鼻窦炎、皮肤蜂窝组织炎、口腔感染及术后伤口感染,也用于结肠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的术前预防用药.临床特别是外科经常将2种药物组合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院发现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替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迪;孙玮;王晓燕;刘慧芳;苗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术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精心护理,132例插入胃管的患者,引流出胃液后,腹胀明显缓解.结论胃肠减压应重视心理护理,密切的观察及娴熟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机械化生产的广泛普及,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严重创伤较前明显增多.严重创伤大部分会致残,导致功能障碍,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导致社会功能丧失,严重者甚至走向自杀,这便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创伤后心理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1].研究表明,创伤性事件不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只是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2].提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完全有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反,干预不力或缺乏支持,可能降低创伤后心理障碍发生的阈值,增加创伤后应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创伤后心理障碍在围术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加强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对其早期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8例,分析患者创伤后的心理特点,实施科学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裴剑烁;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n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肺出血、颅脑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在胸闷胸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胸闷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收治胸闷胸痛患者92例,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92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3级的12例(13.0%),T1M1 2级6例(6.5%),动脉肌桥3例(3.3%);单支病变42例(46.1%),双支病变的21例(22.8%),三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的7例(7.6%),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1.1%).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提高了冠心病的临床确诊率和诊疗效果.

    作者:张伟河;毕国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中药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中药ADR分布特征,为临床中药使用提供指导.方法 上报的中药ADR报告65例进行分析,获取其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药物剂型和所涉及的主要药物信息.结果 65例ADR中男36例(55.38%),女29例(44.62%).各年龄段均有ADR发生,其中≥60岁老年人ADR发生率高,为28例(43.08%),20岁以下年轻人次之,为21例(32.31%).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ADR发生率高,为19例(29.33%),表现为充血性红斑、荨麻疹、皮疹、面部潮红、瘙痒等;其次为消化系统16例(24.62%),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等,部分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炎或肝损害等;再次为神经系统13例(20.00%)表现为头痛、睡眠障碍或嗜睡等;中药ADR剂型中注射剂高,为31例(47.69%),其次为口服中草药,为15例(23.08%).涉及的药物共32种,以灯盏花注射剂高ADR发生率高,为15例(15.38%),其次为鱼腥草注射剂,为8例(12.31%).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中药尤其是注射剂的监测,防止ADR的发生,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郑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药品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药品的销售及退换也有别于普通商品,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退药处方不时出现,本着减少医患纠纷,创建和谐医院的宗旨,我院药房工作者不得不据具体情况予以退药.不仅增加了药房人员的工作量,还造成医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退药处方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目的是建立合理有效的退药机制,为医院管理及患者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努力保障药品质量和维护医院权益.

    作者:陈靖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51例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治疗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抗生素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儿36例,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及用药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儿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和口服为主者30例(83.3%);给药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者28例(77.8%).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共18例(50.0%);主要药物为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钠及氨苄西林.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其抗感染作用,还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于临床医师安全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脉络膜血管瘤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成像(OCT)及B型超声检查,确诊脉络膜血管瘤者予消肿汤联合TTT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视物变形好转;OCT检查脉络膜隆起度减轻,视网膜脱落离消失;FFA检查肿瘤区无强荧光出现.术后随访脉络膜血管瘤颜色变淡,其间色素形成.结论 消肿汤联合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疗效显著,能促进水肿吸收,缩短病程,保留视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丽;单明华;刘秀荣;徐斌;杨露;田石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50例门诊药房取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取药服务模式,研究组采取新药学服务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部分依从率和完全不依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影响,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对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呼吸内科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且在化疗、放疗治疗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加之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5].普通的呼吸内科护理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护患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因此,在呼吸内科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积极开展心理护理质量改革实践和效果确认,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心容;向航辰;何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会阴切开缝合术及术后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但常出现愈合不良,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为避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减轻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出现纠纷,应做到预防感染,缝合技术熟练,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囊性畸胎瘤伴先天性支气管囊肿1例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咳嗽、咯血伴发热2年余,痰中见毛发样物2周,于2010年6月入院.患者近2年反复咳嗽、咯血、咯痰,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近2周痰中见有毛发,X线胸片提示右肺上叶肿块.既往无传染病及结核病史,无吸烟史.查体:无发热,右上肺叩诊为浊音并呼吸音减弱,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未及.X线示右上肺中部内带有球形中等密度阴影,大小约3cm×3cm×1.5cm,边缘无浸润.临床诊断:(1)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2)右肺上叶肺肿瘤可疑.于同年6月15日行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检查:右肺上叶大小约12.5cm×10cm×10cm,切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支气管囊肿,在肺部中部偏上有灰白色囊性肿物,大小约2cm×2cm×1.5cm,边界清楚,切开囊内混有数量不等的毛发,充满淡黄色油腻性皮脂样物质.镜下观察:囊壁外层为纤维组织,内层为含有皮脂腺及毛囊的皮肤组织.术后病理诊断:肺囊性畸胎瘤伴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术后10d患者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

    作者:付红霞;苏秀霞;李艳丽;张新新;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基础上加服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控制率(DCR)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群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并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1].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2].近几年我院已有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为此,笔者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静;白丽华;赵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均予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总毁损治疗,并予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注重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行电离子手术进行疣体切除,治疗组术后外敷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外敷西地酸乳膏.结果 治疗后,2组疣体均全部消失.治疗组在服用咪喹莫特乳膏过程中,出现糜烂1例,暂停用药后对其实施对症治疗,待患者病症消失后,继续外敷咪喹莫特乳膏;出现灼热瘙痒感2例,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用药;出现红斑6例.治疗后,治疗组第1、2、3个月病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离子手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可抑制尖锐湿疣病症的复发,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 对诊断为AECOPD患者63例进行回顾分析,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评价本院治疗AECOPD药品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63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57例,其中联合应用抗生素21例,抗生素给药时间(7.9±1.5)d.静脉或口服使用茶碱类药物5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36例,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43例;联合吸入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19例.结论 在治疗AECOPD中本院药物应用与诊治指南基本一致,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盲目更换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不规范等现象,治疗上宜据患者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陈洪;唐丕春;杨海霞;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