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孙丽静;白丽华;赵惠

关键词:中药, 注射液, 心脑血管疾病, 不良反应
摘要: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并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1].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2].近几年我院已有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为此,笔者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LC乙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毒性比较

    目的 通过两种LC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二者的毒性.方法 24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两种LC乙醇提取物,观察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大耐受量、小致死量.结果 LC乙醇提取物Ⅰ的大耐受量为5.243g/kg.bw,小致死量为6.554g/kg.bw;LC乙醇提取物Ⅱ的大耐受量为5.760g/kg.bw,小致死量为7.200g/kg.bw.结论 LC乙醇提取物Ⅰ的毒性略比LC乙醇提取物Ⅱ大.

    作者:毛勇;苏敏;王京昆;史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和手工染色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与手工染色的区别.方法 通过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设定程序进行染色封片处理,并与手工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手工染色相比,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的石蜡切片染色均匀,色彩鲜明,细胞质、细胞核结构对比清晰,未发生气泡、溢胶现象.结论 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芳莉;张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滑板伤患儿围术期护理体会

    住院对小儿和家庭来说已是一种精神刺激,实施手术治疗对患儿来说是一项恐惧而痛苦的治疗,也给家长带来较强的紧张刺激.为使患儿能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期,手术室护士必须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患儿因环境陌生及手术风险等因素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我科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滑板伤患儿65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沈桂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围生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围生期女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围生期CVST患者1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头痛症状及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220mm H2O,且影像检查发现不同的脑实质病灶,可显示受累静脉窦,经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围生期CVST的治疗并不困难,但关键是确定诊断,因此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掌握易发因素,进行必要的CT、MRI、MRV检查,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马东波;翟素巧;王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旁血肿13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产后外阴-阴道血肿可分为外阴血肿、阴道旁血肿、阔韧带血肿和腹膜后血肿[1].以阴道旁血肿常见,出血量不易估计,产妇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我院于200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阴道旁血肿患者13例,笔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肿形成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细胞介素(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6例乳腺癌患者据骨转移情况分为骨转移组127例和无骨转移组1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血清Tracp5b、IL-11、CA-153检测.比较3组Tracp5b、IL-11和CA-153水平,及不同检测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水平、IL-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CA-153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血清IL-11、Tracp5b、CA-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均高于检测CA-153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检测IL-1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和CA-153的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Tracp5b、CA-153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漏诊率,对快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处方调查分析与用药点评

    目的 调查该院中药处方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间门诊中药处方3000张,对处方要素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药物味数、处方金额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处方较多;年龄偏向于老年人;内科诊断处方较多,其次为骨伤科和妇科;中药味数集中在11~15味处方;金额集中在26~50元;不合格集中于处方书写、用药量、配伍禁忌、脚注、剂数、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 临床应建立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定期点评,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做好中药处方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范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促进护理基础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理技能的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要求极为严格,工作秩序严谨,风险大,在临床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尽快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技术,笔者结合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评结果及反馈意见等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ilon骨折分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Pilon骨折分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0例Pilon骨折采用一期固定腓骨,二期固定胫骨的手术方法.结果 10例患者一期愈合9例,延期愈合1例,无伤口感染,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随访1~5年,尚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术后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Pilon骨折分期手术及急诊一期固定腓骨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我国人群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全面收集国内发表的有关AMI患者静息心率与心源性休克关系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利用RevMan软件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计算AMI患者心率慢组相对心率快组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险(RR),评价心率快慢对AMI患者心源性休克发生的影响,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献,总样本量586例.其中心率慢组295例,发生心源性休克24例;心率快组29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38例;合并RR=0.63,95%可信区间是(0.39-1.00).漏斗图分析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AMI患者心率水平与心源性休克发生之间存在关联,AMI后心率增快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危险增加,减慢心率可能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婧;陈汉想;李伟;郭秋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多重耐药菌(MDRB)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物敏感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对其来源予以综合评估.结果 共检测标本720株,其中MDRB 141株,分离率为19.6%.MDRB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58.9%),革兰阳性球菌58株(41.1%).检出前几位多重耐药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19.9%),大肠埃希菌24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3.5%),铜绿假单胞菌1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1株(7.8%).结论 该院MDRB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强,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张金香;冯秀河;马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家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较夏秋季节高.临床特点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反复咳嗽、咯痰,常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对83例家庭护理患者进行精心指导,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梅;王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提高实习护生戴手套意识的方法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戴手套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防范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护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戴手套的情况.结果 283名实习护生中98.59%实习护生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前戴手套,仅24.38%的实习护生在有可能接触性职业危害因素时戴手套,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意识较差.结论 应继续加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意识,并提高其在临床上戴手套的次数,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降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曹丽;李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种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6例和动力髋螺钉(DHS)组21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等手术情况.结果 2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短于DHS组,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与DHS内固定相比,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治疗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抗生素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儿36例,对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症状及用药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患儿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和口服为主者30例(83.3%);给药时间集中于用药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者28例(77.8%).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共18例(50.0%);主要药物为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钠及氨苄西林.结论 抗生素临床应用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其抗感染作用,还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于临床医师安全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术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精心护理,132例插入胃管的患者,引流出胃液后,腹胀明显缓解.结论胃肠减压应重视心理护理,密切的观察及娴熟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对照组只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喉罩时、术中、术毕及唤醒后的BP值、HR值及SpO2值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喉罩时、术中、术毕及唤醒后BIS值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明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肿瘤科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观察2组焦虑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段盈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治疗脓胸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治疗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4例脓胸患者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α-糜蛋白酶加碘伏加敏感抗生素冲洗液持续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4例患者均1次置管冲洗引流成功,未出现出血、损伤及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α-糜蛋白酶加碘伏治疗脓胸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且损伤小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予玉屏风散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用西替利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