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和手工染色的对比分析

董芳莉;张雪

关键词:全自动染色机, 手工染色, HE染色
摘要:目的 探讨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与手工染色的区别.方法 通过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设定程序进行染色封片处理,并与手工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手工染色相比,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的石蜡切片染色均匀,色彩鲜明,细胞质、细胞核结构对比清晰,未发生气泡、溢胶现象.结论 HE徕卡全自动染色机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对2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出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原始反射、一般状态以及NAB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尽早使用胞二磷胆碱实施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潘乐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并定时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探讨

    产后出血是一种临床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不仅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为常见的产后出血,约占全部产后出血患者的80%[1].因此,对产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期内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38例的临床资料,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绿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会阴切开缝合术及术后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但常出现愈合不良,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为避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减轻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出现纠纷,应做到预防感染,缝合技术熟练,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促进护理基础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理技能的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手术室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要求极为严格,工作秩序严谨,风险大,在临床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尽快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技术,笔者结合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评结果及反馈意见等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巧玲;郭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39例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24例和静脉泵镇痛组15例.多模式镇痛组给予多模式镇痛.静脉泵镇痛组给予静脉泵镇痛.采用数字分级(NRS)和语言等级评分(VRS)相结合的方法评定2组24、48h的疼痛情况及术后48h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对比2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结果 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24h,48h,CPM训练30min后疼痛评分均低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均短于静脉泵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模式镇痛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李清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荨麻疹10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荨麻疹患儿10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临床表现:105例儿童急性荨麻疹中,皮疹以风团样丘疹95例(90.5%),伴腹痛63例(60%),伴发热71例(67.6%),伴胸闷、胸痛8例(7.6%).(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以白细胞升高86例(81.9%),中性粒细胞升高90例(85.7%),C-反应蛋白(CRP)升高50例(47.6%),血糖升高75例(71.4%),嗜酸粒细胞(EOS)升高40例(38.1%),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阳性18例(17.1%);心肌酶谱升高30例(28.6%),其中以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为主,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2例(6.7%);心电图主要表现ST-T段下移,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25例(23.8%),窦性心动过速18例(17.1%).(3)治疗结果:患儿平均住院7d,复查试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复杂,严重者可引起心肌损害,临床应予积极系统治疗.

    作者:肖劲;马卫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治疗脓胸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治疗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4例脓胸患者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联合α-糜蛋白酶加碘伏加敏感抗生素冲洗液持续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4例患者均1次置管冲洗引流成功,未出现出血、损伤及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冲洗α-糜蛋白酶加碘伏治疗脓胸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且损伤小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产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教育指导,治疗组则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别观察2组产妇3、6、9个月后盆底肌收缩功能和排尿状况.结果 产后3、6、9个月治疗组排尿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及盆底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秀娟;胡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重耐药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多重耐药菌(MDRB)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药物敏感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同时对其来源予以综合评估.结果 共检测标本720株,其中MDRB 141株,分离率为19.6%.MDRB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58.9%),革兰阳性球菌58株(41.1%).检出前几位多重耐药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株(19.9%),大肠埃希菌24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13.5%),铜绿假单胞菌1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1株(7.8%).结论 该院MDRB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强,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并严格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降低临床病死率.

    作者:张金香;冯秀河;马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并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1].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2].近几年我院已有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为此,笔者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静;白丽华;赵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白细胞介素(IL-11)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6例乳腺癌患者据骨转移情况分为骨转移组127例和无骨转移组11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血清Tracp5b、IL-11、CA-153检测.比较3组Tracp5b、IL-11和CA-153水平,及不同检测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Tracp5b水平、IL-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CA-153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血清IL-11、Tracp5b、CA-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血清IL-11和Tracp5b的灵敏度均高于检测CA-153的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检测IL-1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和单独检测IL-11的特异度均低于单独检测血清Tracp5b和CA-153的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检测Tracp5b、CA-153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racp5b、IL-1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漏诊率,对快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珂;魏素志;张延;左江华;杨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使用合格中药(中药饮片或中成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任何有害的作用.中药和西药一样,对机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利于患者康复;另一方面,中药也可能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紊乱或功能器质改变而有害于机体,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因此,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合理和安全地使用中药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肖随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肝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ALT、AST、γ-GT、TBIL、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明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纤维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周秀松;谢志霞;杨情根;胡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4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的活性.并记录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2组治疗前后CD8、IgG、IgA、补体C4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d CD3、CD4、NK、IgM、C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IgM、C3各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死亡患者CD3、CD4、NK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CD8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参麦注射液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申丽旻;杜全胜;赵鹤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给予泼尼松龙和长春新碱治疗,B组给予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B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新碱辅助激素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效果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天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镇静.分别于术后10、20、30min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评分.观察2组镇静效果,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0、20、30min镇静程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可有效控制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且起效快、药效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镇静镇痛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镇痛镇静;B组予丙泊酚+芬太尼镇痛镇静.比较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NRS镇痛评分、唤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瞻望、躁动以及人机对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方式.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提高实习护生戴手套意识的方法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戴手套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防范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实习护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戴手套的情况.结果 283名实习护生中98.59%实习护生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前戴手套,仅24.38%的实习护生在有可能接触性职业危害因素时戴手套,实习护生实习过程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意识较差.结论 应继续加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意识,并提高其在临床上戴手套的次数,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降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曹丽;李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