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天晴甘美对人胃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关键词:
摘要: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脑卒中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脑卒中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选择符合八选标准的脑卒中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试验组按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第14、30天时认知功能、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干预后第14、30天时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67、12.74,P<0.01);试验组干预后第14、30天焦虑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87、16.38,P<0.01).结论 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能改善脑卒中病人认知功能,减轻焦虑症状.

    作者:于绍霞;温肇霞;张智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R-CHOP方案对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

    目的 探讨R-CHOP方案治疗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方法 14例肺DLBCL病人在开胸术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4例病人均完成化疗;随访12~60个月,化疗总有效率为85.7%(12/1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7.1%(8/14),部分缓解率为28.6%(4/14),进展2例.在14例病人中,有6例病人死亡(42.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4.3%及42.8%.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R-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肺DLBC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史春雷;王玲;张希远;宋玲玲;王丽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抑郁症病人视空间工作记忆研究新进展

    视空间工作记忆是抑郁症病人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抑郁症病人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研究结果,着重从视空间工作记忆与抑郁症临床症状及其他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抗抑郁药对病人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以及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孔文婷;李桂臣;姜桂兰;刘春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气道湿化的效果

    目的 观察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的效果.方法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观察组采用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1.804,P<0.05).观察组痰鸣音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干咳率以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 =4.58~8.72,P<0.05).结论 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法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微量泵气道滴注湿化法.

    作者:刘文萍;江莉;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评价

    目的 分析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3种影像学方法 检查颅内动脉瘤的优劣.方法 对比分析70例临床确诊颅内动脉瘤病人的CTA、MRA及DSA影像资料.结果 CTA、MRA及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TA检查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检的首选方法,有需要可进一步行DSA或MRA检查.

    作者:左晓玲;左玉强;孟庆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肺结核病人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3HLZEM/3HLM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3HLZEV/3HLV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7.0%(40/46)、78.4%(40/51)、54.3%(25/46)、78.3%(36/46),对照组分别为66.0%(33/50)、56.9%(33/58)、34.0%(17/50)、52.0%(2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4.03~7.23,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显效率分别为94.1%(48/51)、76.1%(35/46),高于对照组的81.0%(47/58)和54.0%(27/50),差异有显著性(x 2=4.14、5.11,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对老年肺结核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祥银;宫希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三甲)医院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行为总得分为76分,其中医生得分为(46.13±5.53)分,护士得分为(47.42±8.40)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影响其临床实践的因素得分较高的3项为缺少规范化的指导和培训、不知道集束化策略和担心会增加临床工作量.结论 目前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与相关循证策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ICU医护人员循证策略的依从性不高.ICU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ICU病人的镇静镇痛管理质量.

    作者:周丹;李红岩;邢金燕;隋伟玉;黄丽;孙运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实施JCI评审标准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 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实现国际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JCI)评审标准中的要求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JCI中的根因分析法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2014年全院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中医院管理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都存在问题.结论 通过根因分析进行有效整改对顺利实现JCI认证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李晶;王华;杨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MSCT应用指征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的应用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CT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异物病儿40例,根据围术期所见,40例病儿分为3组.A组(5例):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B组(23例):完全取出异物,术前诊断合并肺炎和(或)肺不张;C组(12例):完全取出异物,术前诊断无并发症2例,仅合并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10例.病儿均于术后24 h复查CT.结果 A组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5例;B组肺炎和(或)肺不张仍存在21例;C组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消失9例,无并发症病儿术后影像无变化.结论 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的病儿术后应立即复查CT;完全取出异物,合并肺炎和(或)肺不张病儿术后抗感染治疗后应复查CT;术前无并发症或仅合并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病儿应临床随访观察,暂不需复查CT.

    作者:李成龙;刘明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执行单对眼科白内障病人健康宣教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执行单在眼科白内障病人健康宣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300例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式,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执行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12.244、14.839,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执行单对白内障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景霞;胡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剂在食管调搏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食管调搏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润滑剂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经鼻食管调搏术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62例,分为利多卡因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利多卡因组在放置经食管调搏电极管时以20 g/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润滑剂,对照组常规以石蜡油作润滑剂.观察两组置管和治疗过程中病人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诊断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病人呛咳、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 =6.11、6.74,P<0.05).对照组置管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2~15.37,P<0.01);利多卡因组置管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病人置管后心率、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3~10.96,P<0.01).结论 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作电极润滑剂,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及安全.

    作者:张万春;高辉;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与传统丝线悬吊法比较,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法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52例,其中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22例(微型钛板组),应用传统丝线悬吊法30例(丝线悬吊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JOA评分、C5节段椎管矢状径.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4.2±18.2)%,丝线悬吊组为(55.6±21.7)%,两组手术后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t=5.36、5.75,P<0.05),但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3个月的椎管扩大率丝线悬吊组为(38±12)%,微型钛板组为(68±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7,P<0.05).微型钛板组病人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丝线悬吊组(x 2=10.6,P<0.05).微型钛板组无C5神经根麻痹,丝线悬吊组术后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 微型钛板内固定和传统丝线悬吊均可以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但微型钛板内固定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作者:陈嘉裕;刘展亮;杨志发;杨永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维体积变化对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ⅡB~Ⅳ期同步放化疗后大体肿瘤靶区(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 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病人16例,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算GTV三维体积变化,分析其与WHO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人同步放化疗后1个月,RECIST标准完全缓解(CR)者3例,部分缓解(PR)者8例,稳定(SD)者3例,进展(PD)者2例;WHO标准CR者3例,PR者7例,SD者6例,无PD病人.RECIST与GTV的Kappa值为0.711±0.142;WHO与GTV的Kappa值为0.512±0.186.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评价与WHO标准的一致性较好,而与RECIST标准的一致性相对较差.

    作者:宋晓;袁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顺铂并姜黄素灌胃对裸鼠肿瘤生长及瘤组织PCNA和M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3细胞株制成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顺铂+姜黄素组.治疗20 d后,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去瘤体质量,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和MMP2 mRNA的表达.结果 顺铂+姜黄素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顺铂组(F=19.12,q=6.02,P<0.01).治疗第20天时,顺铂+姜黄素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52.93,q=4.87、16.25,P<0.01).顺铂+姜黄素组肿瘤组织中PCNA及MMP2 mRNA表达量均明显少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132.45、47.44,q=6.36~27.88,P<0.01).结论 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可共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增殖.

    作者:刘品;于小玲;徐文华;周燕;罗霜;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磁共振表现.结果 磁共振检查显示局部肌肉增厚,T2WI上显示肌肉信号增高.结论 掌握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有利于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陈荔川;周鹏;惠庆桃;高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肠癌和肝癌与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多环芳烃(PAHs)与人类结肠癌和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超声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和15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AHs含量,以35例非癌结肠组织和30例非癌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共检出5种PAHs,分别是菲、芘、2-甲基蒽和苯并(a)芘、2-甲基萘.结肠癌组织5种PAHs含量与其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芘、2甲基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高于非癌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5.08,P<0.05);2-甲基萘、菲含量与非癌结肠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及其癌旁组织、非肝癌组织标本中5种PAH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结肠组织和肝组织中均存在PAHs,PAHs与人类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姜国红;高华;伦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对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Haplo-SCT治疗,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BU/CY)方案.应用环孢素A、短程甲氨喋呤、霉酚酸酯和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6例病人全部获得造血重建.1例因合并Ⅳ度肠道急性GVHD死亡,1例死于严重真菌感染,1例6个月死于疾病复发,其余3例随访42~90月,目前均无病存活.结论 Haplo-SCT治疗急性白血病造血重建稳定,严重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单倍体造血干细胞可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来源.

    作者:王玲;史春雷;李颖;袁成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所有病人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9.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1,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NIHS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t=4.897~5.331,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501、5.001,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FBG、IL-6、hs-CRP、NSE水平均明显降低(t=2.543~5.002,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2.675~4.018,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血糖,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杨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腰椎椎体终板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石祥龙;刘吉华;权琳;庞婧;郝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天晴甘美对人胃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