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磁共振表现.结果 磁共振检查显示局部肌肉增厚,T2WI上显示肌肉信号增高.结论 掌握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有利于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陈荔川;周鹏;惠庆桃;高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后的应用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CT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异物病儿40例,根据围术期所见,40例病儿分为3组.A组(5例):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B组(23例):完全取出异物,术前诊断合并肺炎和(或)肺不张;C组(12例):完全取出异物,术前诊断无并发症2例,仅合并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10例.病儿均于术后24 h复查CT.结果 A组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5例;B组肺炎和(或)肺不张仍存在21例;C组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消失9例,无并发症病儿术后影像无变化.结论 未或未完全取出异物的病儿术后应立即复查CT;完全取出异物,合并肺炎和(或)肺不张病儿术后抗感染治疗后应复查CT;术前无并发症或仅合并肺气肿和(或)纵隔气肿病儿应临床随访观察,暂不需复查CT.
作者:李成龙;刘明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3细胞株制成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顺铂+姜黄素组.治疗20 d后,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去瘤体质量,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和MMP2 mRNA的表达.结果 顺铂+姜黄素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顺铂组(F=19.12,q=6.02,P<0.01).治疗第20天时,顺铂+姜黄素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52.93,q=4.87、16.25,P<0.01).顺铂+姜黄素组肿瘤组织中PCNA及MMP2 mRNA表达量均明显少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132.45、47.44,q=6.36~27.88,P<0.01).结论 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可共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增殖.
作者:刘品;于小玲;徐文华;周燕;罗霜;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钩吻中毒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0例钩吻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 本组10例病人经口服中毒9例,经灌肠中毒1例.中度钩吻中毒1例,重度钩吻中毒8例.均在服用钩吻10~30 min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麻痹,恶心、呕吐,腹痛,发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力模糊,呼吸心搏骤停.本组出现呼吸抑制8例,中枢抑制5例,心搏骤停1例.人院后在补液、利尿、洗胃、导泻、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液灌流.机械通气时间为(26±10)h,血液灌流时间为(3.5±1.0)h,住院时间(8±3)d.救治成功9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随访3~6个月,无后遗症.结论 钩吻中毒容易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发生心搏骤停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开放气道、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是救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达林;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3种影像学方法 检查颅内动脉瘤的优劣.方法 对比分析70例临床确诊颅内动脉瘤病人的CTA、MRA及DSA影像资料.结果 CTA、MRA及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TA检查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检的首选方法,有需要可进一步行DSA或MRA检查.
作者:左晓玲;左玉强;孟庆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的效果.方法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观察组采用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1.804,P<0.05).观察组痰鸣音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干咳率以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 =4.58~8.72,P<0.05).结论 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法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微量泵气道滴注湿化法.
作者:刘文萍;江莉;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ⅡB~Ⅳ期同步放化疗后大体肿瘤靶区(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 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病人16例,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算GTV三维体积变化,分析其与WHO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人同步放化疗后1个月,RECIST标准完全缓解(CR)者3例,部分缓解(PR)者8例,稳定(SD)者3例,进展(PD)者2例;WHO标准CR者3例,PR者7例,SD者6例,无PD病人.RECIST与GTV的Kappa值为0.711±0.142;WHO与GTV的Kappa值为0.512±0.186.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评价与WHO标准的一致性较好,而与RECIST标准的一致性相对较差.
作者:宋晓;袁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并且病人易于接受的鼓膜麻醉的方法.方法 将635例病人分为A组(532耳)和B组(547耳),A组采用耳浴式麻醉,即将20 g/L丁卡因溶液1 mL注入外耳道进行麻醉,B组将浸有20 g/L丁卡因溶液的棉片贴于鼓膜表面进行麻醉,两组麻醉时间均为10 min.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11.34,P<0.001).结论 耳浴式麻醉操作非常简单、病人舒适、易于接受,且麻醉效果好.
作者:李燕;刘万琼;杨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孙振;任熙文;田字彬;丁雪丽;荆雪;赵清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朱玉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抑癌基因von Hipplel-Lindau(VHL)定位在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与VHL综合征密切相关.目前对VHL的抗肿瘤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HL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细胞外基质调节、纤毛形成、微管维持、细胞增殖以及DNA损伤应答等几个方面.von Hippel-Lindau binding protein 1(VBP1)早作为抑癌因子VHL的结合蛋白被鉴定出来,它还是前折叠素异源六聚体的一个组成亚基.因此,VBP1可能对VHL以及前折叠素复合体功能的发挥都有影响,本文对与VHL、VBP1以及前折叠索相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峰;周建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对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进行Haplo-SCT治疗,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BU/CY)方案.应用环孢素A、短程甲氨喋呤、霉酚酸酯和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6例病人全部获得造血重建.1例因合并Ⅳ度肠道急性GVHD死亡,1例死于严重真菌感染,1例6个月死于疾病复发,其余3例随访42~90月,目前均无病存活.结论 Haplo-SCT治疗急性白血病造血重建稳定,严重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单倍体造血干细胞可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来源.
作者:王玲;史春雷;李颖;袁成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晚期肿瘤病人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晚期肿瘤病人20例,分别在CIK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 d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调节T细胞(Treg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与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健康查体中心查体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 晚期肿瘤病人CIK治疗前CD3、CD4、CD8、CD4/CD8、Treg细胞、NK细胞和IL-2、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2~3.98,P<0.05).CIK治疗后30 d,肿瘤病人的CD4/CD8、NK细胞和IL-2、IFN-γ水平升高,Treg细胞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1~10.37,P<0.05).结论 CIK细胞能够显著改善晚期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
作者:孙琳;高美华;张智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三甲)医院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行为总得分为76分,其中医生得分为(46.13±5.53)分,护士得分为(47.42±8.40)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影响其临床实践的因素得分较高的3项为缺少规范化的指导和培训、不知道集束化策略和担心会增加临床工作量.结论 目前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与相关循证策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ICU医护人员循证策略的依从性不高.ICU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ICU病人的镇静镇痛管理质量.
作者:周丹;李红岩;邢金燕;隋伟玉;黄丽;孙运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012-2014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2012-2014年发生的336例医疗纠纷投诉进行回顾分析,并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将纠纷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技术、医患沟通和病人期望值是影响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医保政策和不良事件是次要原因,并发症和意外事件是一般因素.结论 医院应提升医疗技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应强化医患沟通,并合理控制病人期望值,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作者:高天昊;张东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丧失自身表型并向间质细胞转变的过程,微小RNA(miRNA)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恶性行为.本文对EMT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过程及其miRNA调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雨龙;姚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石祥龙;刘吉华;权琳;庞婧;郝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 MPP病儿63例,其中伴喘息组30例,不伴喘息组33例,并随机抽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3组血清中IL-18、IFN-γ、TNF α、IL-4和IL-6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MPP伴喘息组和MPP不伴喘息组血清中IL-18、TNF-α、IL-4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2.225~293.524,P<0.01);而两组血清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MPP伴喘息组与不伴喘息组比较,血清IL 18、IL 6、IFN 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IL 4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2.993、2.533,P<0.05).结论 MPP病儿血清中IL-18、TNF-α、IL-4和IL-6水平升高可能在MPP伴喘息发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康玉亭;张建;王婷;康永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R-CHOP方案治疗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方法 14例肺DLBCL病人在开胸术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4例病人均完成化疗;随访12~60个月,化疗总有效率为85.7%(12/1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7.1%(8/14),部分缓解率为28.6%(4/14),进展2例.在14例病人中,有6例病人死亡(42.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4.3%及42.8%.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R-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肺DLBC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史春雷;王玲;张希远;宋玲玲;王丽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