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沙利铂联合天晴甘美对人胃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郭曼;赵园园;何信佳;于丽;张蕊;叶宝玲

关键词:
摘要: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椎体终板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石祥龙;刘吉华;权琳;庞婧;郝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黏膜受压综合征21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以胃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方法 对21例符合胃黏膜受压综合征表现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不同于责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少数病人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多数出血较少,根据呕吐、上消化道出血、腹痛等临床表现及胃镜下表现可做出诊断.病情轻者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重且保守治疗无效者给予输血、胃镜下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金属钛夹止血等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本综合征的提出,补充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临床上认识、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韩宗信;杨磊;马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执行单对眼科白内障病人健康宣教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执行单在眼科白内障病人健康宣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300例白内障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式,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执行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12.244、14.839,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执行单对白内障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景霞;胡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青岛市三级甲等(三甲)医院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医护人员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行为总得分为76分,其中医生得分为(46.13±5.53)分,护士得分为(47.42±8.40)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影响其临床实践的因素得分较高的3项为缺少规范化的指导和培训、不知道集束化策略和担心会增加临床工作量.结论 目前ICU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与相关循证策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ICU医护人员循证策略的依从性不高.ICU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ICU病人的镇静镇痛管理质量.

    作者:周丹;李红岩;邢金燕;隋伟玉;黄丽;孙运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钩吻中毒的效果

    目的 总结钩吻中毒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0例钩吻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 本组10例病人经口服中毒9例,经灌肠中毒1例.中度钩吻中毒1例,重度钩吻中毒8例.均在服用钩吻10~30 min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麻痹,恶心、呕吐,腹痛,发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力模糊,呼吸心搏骤停.本组出现呼吸抑制8例,中枢抑制5例,心搏骤停1例.人院后在补液、利尿、洗胃、导泻、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液灌流.机械通气时间为(26±10)h,血液灌流时间为(3.5±1.0)h,住院时间(8±3)d.救治成功9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随访3~6个月,无后遗症.结论 钩吻中毒容易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发生心搏骤停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开放气道、机械通气、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是救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达林;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发生率调查

    作者:孙振;任熙文;田字彬;丁雪丽;荆雪;赵清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生酮饮食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依从性分析

    目的 分析生酮饮食(KD)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 采用经典的KD方案治疗41例难治性癫痫病儿,记录病儿接受K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期间的丙戊酸血浓度、服药剂量及体质量的变化,观察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结果 经3个月随访,41例病儿中有26例完成观察,其中4例完全控制发作,16例发作减少50%以上,6例病儿发作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76.92%.丙戊酸血浓度在治疗前后未发生显著改变(F=0.66,P>0.05).KD治疗的保留率为83.87%.结论 生酮饮食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副作用少,提高病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湘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气道湿化的效果

    目的 观察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的效果.方法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观察组采用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1.804,P<0.05).观察组痰鸣音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刺激性干咳率以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 =4.58~8.72,P<0.05).结论 微量泵连接雾化罐持续雾化湿化法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微量泵气道滴注湿化法.

    作者:刘文萍;江莉;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CDU)、核磁共振(MRI)和X线平片在检查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RA病人39例,均行双手、双腕HFCDU、X线平片及MRI检查,记录3种检查显示的骨侵蚀、骨髓水肿、滑膜增殖、滑膜血流、关节积液、肌腱炎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39例病人共检查1 248个部位,HFCDU和MRI对骨侵蚀、肌腱炎、腱鞘水肿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FCDU对滑膜增殖、关节积液检出率高于MRI,MRI对骨髓水肿检出率高于HFCDU,HFCDU及MRI对骨侵蚀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显著性(x2=4.895~48.324,P<0.05).结论 对于怀疑早期RA且X线平片不能确诊的病人,建议行双手HFCDU或MRI检查,这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明玉;王宪斌;孙雪辉;刘奉立;黄生传;马厚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成人支气管哮喘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71例成人哮喘病人(病例组)和392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特征、家族遗传因素、个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在家庭哮喘史、过敏性鼻炎史、药物过敏史、家中成员吸烟、家中有发霉物、室内装修及粉尘接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63~7.19,P<0.05).结论 成人哮喘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家庭哮喘史、过敏性鼻炎史、药物过敏史、家中成员吸烟、家中有发霉物、室内装修及接触粉尘等.

    作者:张永发;吕纪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ST与PPH手术治疗痔病病人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病人的效果.方法 以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病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采取PPH和TST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 =4.22~5.34,P<0.05);术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 2=3.97,P<0.05);两组肛门脱垂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痔病病人采用TST治疗效果优于PPH,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武;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R-CHOP方案对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

    目的 探讨R-CHOP方案治疗术后原发性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效果.方法 14例肺DLBCL病人在开胸术后接受R-CHOP方案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4例病人均完成化疗;随访12~60个月,化疗总有效率为85.7%(12/1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7.1%(8/14),部分缓解率为28.6%(4/14),进展2例.在14例病人中,有6例病人死亡(42.8%),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9%、64.3%及42.8%.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R-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肺DLBC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史春雷;王玲;张希远;宋玲玲;王丽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NRC9基因多态性与乳癌发病的相关性

    作者:李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淄博市县级公立医院员工绩效工资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淄博市县级公立医院员工绩效工资现状,为县级公立医院构建合理有效的岗位绩效工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淄博市范围内选择20家县级公立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县级公立医院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分,增加了工作压力得分及激励作用得分.不同岗位员工对岗位绩效工资激励度的认知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P<0.05).绩效工资改进方向,有2/3以上的员工期望岗位绩效工资能公正、公开透明,有50%以上的员工关注岗位绩效工资发放的及时性.结论 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要充分体现医疗卫生行业高风险、高技术、责任重大的特点,体现绩效工资的效用.

    作者:于晓波;田立启;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得分(NIHSS得分)、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改良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得分.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病人NIHSS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3.57,P<0.05);观察组病人接受正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3.07,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 2 =9.86,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得分及FMA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6.57、60.61,P<0.05).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缩短了急性脑出血病人急诊救治的时间,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朱燕玉;聂桂萍;占绘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

    作者:常培江;张国英;栾福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顺铂并姜黄素灌胃对裸鼠肿瘤生长及瘤组织PCNA和M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3细胞株制成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顺铂+姜黄素组.治疗20 d后,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去瘤体质量,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和MMP2 mRNA的表达.结果 顺铂+姜黄素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顺铂组(F=19.12,q=6.02,P<0.01).治疗第20天时,顺铂+姜黄素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52.93,q=4.87、16.25,P<0.01).顺铂+姜黄素组肿瘤组织中PCNA及MMP2 mRNA表达量均明显少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132.45、47.44,q=6.36~27.88,P<0.01).结论 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可共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增殖.

    作者:刘品;于小玲;徐文华;周燕;罗霜;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维体积变化对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ⅡB~Ⅳ期同步放化疗后大体肿瘤靶区(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 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病人16例,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算GTV三维体积变化,分析其与WHO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人同步放化疗后1个月,RECIST标准完全缓解(CR)者3例,部分缓解(PR)者8例,稳定(SD)者3例,进展(PD)者2例;WHO标准CR者3例,PR者7例,SD者6例,无PD病人.RECIST与GTV的Kappa值为0.711±0.142;WHO与GTV的Kappa值为0.512±0.186.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评价与WHO标准的一致性较好,而与RECIST标准的一致性相对较差.

    作者:宋晓;袁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耳浴式麻醉在鼓膜穿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并且病人易于接受的鼓膜麻醉的方法.方法 将635例病人分为A组(532耳)和B组(547耳),A组采用耳浴式麻醉,即将20 g/L丁卡因溶液1 mL注入外耳道进行麻醉,B组将浸有20 g/L丁卡因溶液的棉片贴于鼓膜表面进行麻醉,两组麻醉时间均为10 min.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11.34,P<0.001).结论 耳浴式麻醉操作非常简单、病人舒适、易于接受,且麻醉效果好.

    作者:李燕;刘万琼;杨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肠癌和肝癌与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多环芳烃(PAHs)与人类结肠癌和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超声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和15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AHs含量,以35例非癌结肠组织和30例非癌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共检出5种PAHs,分别是菲、芘、2-甲基蒽和苯并(a)芘、2-甲基萘.结肠癌组织5种PAHs含量与其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芘、2甲基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高于非癌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5.08,P<0.05);2-甲基萘、菲含量与非癌结肠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及其癌旁组织、非肝癌组织标本中5种PAH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结肠组织和肝组织中均存在PAHs,PAHs与人类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姜国红;高华;伦立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