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燕;曾学良;陈毓超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均予计算机辅助下立体定向颅内多靶总毁损治疗,并予围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5%.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注重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生物羊膜(以下简称羊膜)治疗Ⅱ~Ⅲ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Ⅱ~Ⅲ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羊膜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微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排液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排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羊膜贴敷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安全性好,预后无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吴芸;高素珍;刘琳;李英;高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脑梗死并发偏侧舞蹈症者的报道并不多见,易误诊,贻误病情.近日笔者收治脑梗死并发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女,74岁.以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4d为主诉于2009年7月1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及多巴胺拮抗剂史.患者4d前,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右上肢为著,影响右上肢自主运动,呈持续性舞蹈样动作,睡眠时消失,不能独立步行,无明显诱因.无头晕、头痛、发热、呕吐症状,面部及口角均无异常.专科检查:神志清醒,语言流利,理解力、定向力正常,脑神经检查正常,右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减低,右下肢不自主抽动,呈持续样舞蹈样动作,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体检:内科常规检查无异常.共济检查右侧肢体欠稳准,右侧肱二、三头肌,及膝键反射(+),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全身感觉存在.头颅CT示(2009年1月7日):左侧壳核区脑梗死.心电图示正常.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正常.诊断:脑梗死并发偏侧舞蹈症.给予抗栓、氟哌啶醇片、艾司唑仑片、苯海索片等治疗.1周后右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偏侧舞蹈症症状消失.
作者:夏冉;李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的一种终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约50%糖尿病患者中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累及消化道,导致胃排空延迟被称为糖尿病胃轻瘫[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等症状,通常出现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少数情况出现在空腹时[2].目前治疗以控制血糖基础上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疗效难以持久,且有一定不良反应[3].中医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临证多依据其临床症状归入痞满、胃缓、呕吐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所致.我科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耳穴埋豆与食疗等综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文佳;靳萍;杨素梅;胡敏;苗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将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7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脓毒症组30只和参麦组30只.参麦组腹腔内注射参麦注射液10ml/kg,脓毒症组腹腔内注入同剂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大鼠麻醉后留取血液.脓毒症组和参麦组各15只大鼠于造模后3d,2组另15只大鼠于造模后7d麻醉后留取的血清标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应用放免法检测IgG.结果 脓毒症组、参麦组与对照组相比,第3天、第7天的TNF-α、IL-6均升高,IgG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组与脓毒症组相比,TNF-α、IL-6上升幅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抑制TNF-α、IL-6的表达,提高IgG水平,可对脓毒症具有免疫调理作用.
作者:何聪;申丽旻;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妇产科围术期生殖道感染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将100例妇产科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与氨曲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糜烂创面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糜烂创面消失时间为(3.86±0.5)d短于对照组的(8.26±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与氨曲南治疗妇产科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患者,能有效缓解生殖道感染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8例糖尿病患者据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48例和无病变组40例,并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病变组和无病变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对病情评估、监测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调节、心理护理等.观察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P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作者:张友梅;肖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 新生儿肺炎患者51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 新生儿肺炎病原检出率高的为RSV(18.79%),其次为ADV(12.6%).结论 新生儿肺炎表现不典型,需对病原进行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以确保新生儿健康.
作者:郭宇红;肖湘香;邓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mg/kg,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镇静.分别于术后10、20、30min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评分.观察2组镇静效果,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0、20、30min镇静程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可有效控制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且起效快、药效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扈红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双氢克脲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压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朝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是指下肢远端神经、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几率要高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1].DF是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方案应据溃疡的严重程度(Wagner分级)、血管情况、感染和神经病变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两种LC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二者的毒性.方法 24h内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两种LC乙醇提取物,观察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大耐受量、小致死量.结果 LC乙醇提取物Ⅰ的大耐受量为5.243g/kg.bw,小致死量为6.554g/kg.bw;LC乙醇提取物Ⅱ的大耐受量为5.760g/kg.bw,小致死量为7.200g/kg.bw.结论 LC乙醇提取物Ⅰ的毒性略比LC乙醇提取物Ⅱ大.
作者:毛勇;苏敏;王京昆;史新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华法林给药剂量变化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合患者基因型建立个体化剂量公式.方法 统计华法林每日剂量以及每日测得的INR值,同时测定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3和VKORC1基因型,以INR值为因变量,每日华法林剂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由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剂量调整公式,通过分析结果建立第3~5天INR预测方程如下:(1)INR3=1.68×INR2-0.63;(2)INR4=1.52×INR2-0.35×VKORC1-0.58×VKORC2+0.26×WAR2-0.007×体质量+0.26×吸烟史-0.10×WAR3-0.19;(3)INR5=0.88×INR2-0.14×WAR4-0.38×VKORC1-0.59×VKORC2+0.58×CYP+0.64.结论 综合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与INR值建立华法林个体化剂量公式,为临床华法林剂量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永;许金国;万镇;鲍志伟;胡霞;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盆底肌功能锻炼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教育指导,治疗组则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下,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别观察2组产妇3、6、9个月后盆底肌收缩功能和排尿状况.结果 产后3、6、9个月治疗组排尿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女性产后尿失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及盆底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秀娟;胡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分娩方法与新生儿结局.方法 对30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治疗情况、分娩方式.结果 30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9例(30.0%),羊膜腔内压力增高8例(26.7%),胎膜受力不均5例(16.7%),外来创伤3例(10.0%),宫颈松弛2例(6.7%),其他因素3例(10.0%).所有患者均根据孕周及胎儿器官成熟情况给予期待治疗和适时分娩,其中剖宫产19例(63.3%),阴道分娩11例(36.7%),其中新生儿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对于PPROM患者,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孕期保健,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的发病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效果.
作者:杜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分娩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检查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分娩方式及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撕裂、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初产妇分娩中给予适当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阴道撕裂,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并随访观察2组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可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敏;郑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治疗组在放疗基础上加服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控制率(DCR)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群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阿咖酚散(头痛粉)是一种混合药剂,主要成分:阿司匹林126mg,对乙酰氨基酚(APAP)230mg,咖啡因30mg[1],在农村广泛应用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笔者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饮酒后服用头痛粉致急性肝功能衰竭(ALF)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帮助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景芝;金月娥;周丽;刀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