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复文
目的 观察宣肺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自拟宣肺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病毒唑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结果 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3%与88.6%,P>0.05),但治疗组发热、喘息、咳嗽等指标的改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满意,症状改善时间缩短.
作者:曹静静;孙瑞菊;吴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祸、自杀、意外事故导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比例逐年上升,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大多有意识障碍,处于昏迷及深昏迷状态,病情险恶,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且脑损伤致死的总病死率可达50%[1].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祥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泵输注异丙酚镇静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肩、锁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组各20例.A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再微量泵输注异丙酚,主要手术操作完成停止给药.B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氟哌啶+芬太尼.根据Ramsay镇静分级标准,观察2组镇静效果.结果 A组镇静满意率为95.0%高于B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镇静效果确切,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汉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工气道是指将气管导管经口或鼻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人工气体通道.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能够及时准确的为患者行机械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增加氧合,减少呼吸功的消耗和缓解呼吸肌疲劳[1].因此,人工气道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在建立人工气道后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所以正确的采取措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顺利的度过疾病期.舒适护理主要是指通过护理使患者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方面达到舒适的目的[2],让患者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3].整个舒适护理过程中护士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护士要做到用心、耐心、细心.舒适护理的应用使护理工作从护理理念到每一项操作、每一句话语,都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充分尊重,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快了疾病的康复.
作者:郑香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为T2DM的患者171例,按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分为无糖尿病并发症组52例和有糖尿病并发症组119例,并设健康对照组56例,观察3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D-D水平.结果 伴或不伴并发症的T2DM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D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伴糖尿病并发症组D-D水平高于无糖尿病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T2DM患者血浆D-D水平可了解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的情况,动态观察D-D的浓度变化,可监测和早期干预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监测(HbAl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疾病转归、痰菌阴转率.结果 HbAlc<6.5% 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4+/CD8+比值较其他2组升高,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影像学表现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组机体免疫机制佳.康复新液可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谢青;李艳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女性,30岁,1d前因口服头孢克肟胶囊(200mg)1h后突感头晕、恶心伴寒颤及全身红斑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d前因咽喉肿痛到社区门诊就诊,诊断为化脓性咽炎,医嘱给予头孢克肟胶囊口服,回家服药1h后,患者感觉全身发热有痒感、头晕、无力,社区门诊给予肌内注射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无好转而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诉全身瘙痒、头晕、恶心、寒战.
作者:王晓青;刘金秀;冯利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坦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给予坦螺环酮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SAS、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0%.除出现口干5例、头昏及眩晕3例、嗜睡1例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坦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孟宪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新医改提出要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关于药事服务费收取的一系列问题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我国,有关药事服务的定义、具体项目、费用收取等都还没有完善的标准.本文围绕有关药事服务费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肖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d.2组均治疗14d.观察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T-1、vWF均下降,NO水平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 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艳飞;张芳;刘佃飞;徐英贤;胡丽丽;刘书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计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10mg·kg-1·d-1 静脉滴注,连用5d后停用4d,后予阿奇霉素10mg·kg-1·d-1口服,连用3d后停用4d;治疗组予红霉素12.5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d,后予阿奇霉素10mg·kg-1·d-1 静脉滴注,连用3d后停用4d,后予阿奇霉素10mg·kg-1·d-1口服,连用3d.比较2组退热、止咳、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热、止咳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较好临床效果,可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症状,及时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醇酯、呋塞米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5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正宏;谢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将符合研究条件的82例大肠息肉患者按术后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为抗生素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抗生素组在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围术期给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对照组围术期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记录术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增高等情况,观察术后发热、腹痛、腹泻等感染相关指标.结果 2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增高、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一例出现腹痛或腹泻并发症.结论 为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施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围术期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叶慈慈;翁雪健;叶毅;徐蓓蓓;吴素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穴位割治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16~72岁;病程1.5d~3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初可有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闭目不全、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
作者:高寒琦;王广海;韩树东;于彦忠;高俊霞;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盐酸兰地洛尔粉针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4种常用输液于室温(25℃)配伍4h内的含量,并测定不溶性微粒及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放置4h后,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注射用盐酸兰地洛尔在上述4种输液中4h内稳定性良好.
作者:武媚然;姜亮萍;邵珠民;姬怀雪;孟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疱疹性咽峡炎为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常急性起病,表现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咽部充血,在咽峡部等处可见2~4mm疱疹,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近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升高.我院儿科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牛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痴呆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主要体现在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方面,或者伴精神抑郁、脾气暴躁、紧张感等异常行为,严重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而需要照料[1].老年痴呆症病程具有隐匿性,进展较为缓慢,致残、致死率较高,已经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2].笔者就近年来针灸联合临床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进展与展望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萍;侯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加重[1].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AD患者日益增多,老年人中患有AD占4%~5%.AD患者并发症多,安全问题复杂,护理难度大.我科以离休干部为主要收治对象,年龄77~98岁,基础疾病多,且多伴有AD,自理能力差,很多患者需要长期鼻饲.如何减少长期鼻饲患者并发症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董瑞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