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糖化血红蛋白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的研究

谢青;李艳静

关键词:糖尿病, 肺结核, 康复新液, T淋巴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监测(HbAl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疾病转归、痰菌阴转率.结果 HbAlc<6.5% 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4+/CD8+比值较其他2组升高,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影像学表现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组机体免疫机制佳.康复新液可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性的抑郁综合征[1],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内疚感、罪恶感等,有社会退缩行为,严重者产生自杀、自伤倾向,甚至伤及婴儿,后果十分严重.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婴儿的成长以及家庭、社会的和谐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产后抑郁症,并积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产妇产后的精神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我院对4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发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

    患者,女,64岁,于10年前查体发现乙肝大三阳,10d前出现右下肢浮肿,下午及夜间明显,晨起加重;轻度腹胀.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0U/L,丙氨酸转氨酶58U/L,总胆红素61μmol/L,白蛋白39.9g/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65.5%,淋巴细胞22%,血红蛋白122g/L,血小板60×109/L.血涂片经瑞氏染色,显微镜下镜检,在涂片的尾端见有10~15个血小板聚集成3堆和8~10个血小板聚集成2堆,怀疑为血小板假性减少,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重新抽血,进行显微镜下计数和仪器计数,血小板分别为156×109/L、147×109/L,认为是乙二胺四乙酸盐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潘圣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52例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祸、自杀、意外事故导致颅脑损伤的患者比例逐年上升,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大多有意识障碍,处于昏迷及深昏迷状态,病情险恶,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且脑损伤致死的总病死率可达50%[1].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祥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层护理在内科护理实践中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分层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高,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被广泛运用[1].本文主要以我院内科5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分层护理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碳酸锂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女,37岁,体型肥胖,因精神分裂症20年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近5年口服碳酸锂片早0.5g,晚0.5g,氯氮平片中午12.5mg,晚62.5mg,病情控制,可以正常生活,从未复查.1周前出现恶心、呕吐,2d前症状加重,伴全身颤抖,意识模糊,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因于当地诊治效果不佳转至我院.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内科疾病是现代疾病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常表现为患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反应能力衰落等[1].由于内科疾病病情较为复杂,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住院,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和其相关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严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手术的冠脉搭桥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2组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心率(HR)、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观察2组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T2与T3比较对照组HR、SAP、MAP,观察组SAP、M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和T4 HR、SAP、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胸壁肌肉僵直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韦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D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低分子肝素钙、疏血通、拜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超短波物理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DVT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锋;张成军;田丽丽;王会娟;崔志新;张会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安全管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笔者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护理中常见安全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护理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关系到患者的愈后,医院的护理质量和信誉及护理人员的自身利益.

    作者:王立;胡倩;毕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2013年1月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资料及药物使用情况,了解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用药费用和疾病负担.方法 对2013年1月80例内科方法 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1月入院糖尿病男女患者比例1.86:1,患者80%在45岁以上;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用药中,心血管系统用药频次(432次)高,其中防治心绞痛所占比例(46.20%)大,出院患者诊断高的并发症为高脂血症(63.75%).结论 该院1月糖尿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糖尿病并发症的用药费远高于抗糖尿病药物费用,主要来源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作者:刘思思;刘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救护车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为规范救护车消毒管理和院感防控工作,保障院前急救和转运中医疗安全和质量,我科通过分析在诊治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建立健全了各种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刘伟;韦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良好.

    作者:葛军;史亚楠;张珂;卢大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某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404 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214/484);其中使用合理的占61.68%,不合理的占38.32%.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培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作者:范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出院时、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完全依从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曾玲;李磊;张仁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泵输注异丙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泵输注异丙酚镇静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肩、锁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组各20例.A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再微量泵输注异丙酚,主要手术操作完成停止给药.B组先行术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后,给予氟哌啶+芬太尼.根据Ramsay镇静分级标准,观察2组镇静效果.结果 A组镇静满意率为95.0%高于B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镇静效果确切,是一种方便、安全、疗效高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汉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2013年一季度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和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每月随机抽查25名的门诊医师,每个医师随机抽查50份共1350份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有178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3.19%,处方书写不规范166张,处方用药不适宜22张.超常处方5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2.30%、1.63%、0.37%.结论 门诊处方尚存在许多问题,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

    作者:戈复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镜在基层医院中的运用和护理配合

    宫腔镜检查是一项近期已广泛应用的妇科检查方法,适用于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检查与诊断中易被广大妇女患者所接受[1].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4月行宫腔镜下手术2000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项爱芳;曹咏梅;陈静;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待产室孕妇疼痛及运动护理

    待产室护理是否到位对孕妇能否顺利分娩有着重要影响.孕妇规律宫缩后进入待产室待产,待产室护士需对其产程密切观察,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及产前指导.1 痛疼护理孕妇多有产前紧张和恐惧心理,待产室护士应耐心为其讲解阵痛原因及缓解的方法.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率峰值(PEFR)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FEV1、PEFR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作者:张正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疱疹性咽峡炎74例护理体会

    疱疹性咽峡炎为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类型,常急性起病,表现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咽部充血,在咽峡部等处可见2~4mm疱疹,部分破溃形成小溃疡[1].近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及住院率明显升高.我院儿科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合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牛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