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娥;马春霞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辅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蒙脱石散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辅治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清松;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方面与临床医师或患者对药学知识缺乏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未正确使用吸入制剂而使哮喘控制不佳有关[1].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控制复发率,我院临床药师已针对哮喘患者开展了药学服务工作,并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好评.主要开展的药学服务措施如下.
作者:陈青莲;倪慧;鲁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种,居急性化学药物中毒首位.其发病快、症状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若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得力,会危及患者生命[1].救治原则是切断毒源、清除毒物、解毒药应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阿托品是传统有机磷中毒的首选用药,但其病程长、不良反应大、疗效及用量不易掌握,易于发生中毒,且护理繁琐,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逐渐被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所取代.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用较强且全面,对M1、M3、N1和N2受体均有作用,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2种给药途径在退热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赖氨匹林肌内注射.比较2组用药2h后退热效果.结果 2组退热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赖氨匹林常见的2种给药途径,无论是静脉滴注还是肌内注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具体的运用中可根据患者的要求,选择给药途径,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67例,对其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7例肺炎患儿实施治疗3d后,其中喘息、咳嗽症状完全消失56例(83.6%),喘息、咳嗽症状部分缓解8例(11.9%);治疗中出现哭闹不停,不接受治疗,为无效3例(4.5%).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治疗方便、简易操作,而且耗费低廉,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可有效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杜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治疗脑出血患者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76例Wagner分级1~3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入院后均取溃疡处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3周内溃疡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65.8%(25/38)高于对照组的36.8%(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agner分级1~3级各级的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在对Wagner分级1~3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可促进足溃疡愈合,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丽君;刘英;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喉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支撑喉镜治疗,研究组行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术后声带受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声带受损5例,占9.4%,主要表现为术后发音不清、发音时喉部有明显痛感等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研究组无声带受损现象,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声带损伤发生率低,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松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送检的病变标本及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有毒化学试剂,这些均可能引起业务人员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郭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后循环梗死(POCI)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经过MRI证实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及预后.结果 POCI常见临床表现偏身运动障碍(43.6%)、言语不清(39.7%)、颅神经麻痹(38.1%)、偏身感觉障碍(33.3%)等.特征性表现的脑干综合征仅有13例(10.3%).影像学表现上,脑桥(47.6%)多见,其次是小脑(27.0%)、枕叶(23.8%)、中脑(16.7%)等.126例患者,单病灶的临床表现79例,多病灶的临床表现47例,不能准确定位的临床表现55例.126例患者预后不良者包括27例,占全部病例的21.4%;预后良好99例,占全部病例的78.6%.结论 POCI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颅神经麻痹及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意识障碍不再认为是后循环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影像学表现上脑桥多见.POCI总体预后良好,病死率低.
作者:繆礁丹;刘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予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酮康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病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指在发病后超早期时间窗内,应用溶栓药物进行血管再通,以恢复脑血流.常用溶栓剂有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rt-PA)、尿激酶等.其中rt-PA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仅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原结合,对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纤溶作用[1],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溶栓治疗要求争分夺秒,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否则可引起脑出血、再灌注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对收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进行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志红;宁鸿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55岁,退休.精神分裂症病史5年,2周前自行减药后再发少语少动、凭空闻人语、不思饮食伴有咳嗽、咯痰、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胆结石手术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差,存在言语性幻听、关系妄想,情感平淡,活动减少.
作者:肖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儿,女,8岁.因乳房增大8个多月,阴道流血6d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8个多月前患儿母亲无意发现患儿乳房增大突出.入院前2个多月无任何诱因阴道流血1次,量中等,鲜红色,持续1天自行干净.入院前6d复又阴道流血,性状同前,无凝块,无腹痛,持续到入院当天流血量才明显减少,起病以来食欲、性格无变化.睡眠及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体查:双侧乳房增大,乳头内陷.下腹正中可扪及一肿块如成人拳头大小,活动,表面光滑.
作者:付红霞;李艳丽;张毅;张新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青春期卵巢良性肿瘤围术期康复护理.方法 将60例青春期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剖腹手术和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术后对患者采取专业性、综合性的精心护理.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均轻微疼痛,予H2O2擦洗治疗,对照组十分疼痛,经止痛针后缓解.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身体恢复而言,科学性、专业性的护理比常规护理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探索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47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 14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5±1.3)分低于治疗前的(17.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宋彦茹;卢叶青;路静;任胜巧;杨晓明;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产替代进口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用60例服用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平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替换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比较.结果 替换后2、4、6、8、10、12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替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氨氯地平(安内真)每片为1.64元,每月按30d计共需药品费用1.64×30=49.2(元);进口氨氯地平(络活喜)每片5.24元,每月所需费用5.24×30=157.2(元).157.2÷49.2=3.21,疗效相同服用络活喜的费用是安内真的3.21倍.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经济效果更优.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冠状动脉堵塞导致的血流中断,心肌因供血不足导致局部坏死,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伴症状烦躁不安、头上出汗,甚至有心律衰竭现象发生,心电图检测有明显改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患者无明显感觉疼痛和其他异常症状,检测心电图也无明显变化,却发生了心肌梗死,因为发病前无任何症状,故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更复杂,很易出现误诊现象,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