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

付红霞;李艳丽;张毅;张新新

关键词:卵巢肿瘤, 环状小管状性索瘤, 病例报道
摘要:患儿,女,8岁.因乳房增大8个多月,阴道流血6d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8个多月前患儿母亲无意发现患儿乳房增大突出.入院前2个多月无任何诱因阴道流血1次,量中等,鲜红色,持续1天自行干净.入院前6d复又阴道流血,性状同前,无凝块,无腹痛,持续到入院当天流血量才明显减少,起病以来食欲、性格无变化.睡眠及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体查:双侧乳房增大,乳头内陷.下腹正中可扪及一肿块如成人拳头大小,活动,表面光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肾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对肾母细胞瘤(WT)小儿进行诊治分析.方法 23例WT患儿中预后良好(FH)11例作为FH组,预后不良(UFH)12例作为VFA组.23例患儿皆接受综合治疗.统计2组患儿疗效及随访结局.结果 23例患儿中,治疗有效率为82.61%,疾病控制率为95.65%.FH组CR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U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组患儿随访结果相对好于UFH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患儿的治疗效果较佳,其总体疗效和患儿预后密切关联.FH的患儿疗效较好,且结局也较好.而UFH的患儿疗效较差,且病死率也较高,结局往往不良.

    作者:陈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模型研究进展

    综述2型糖尿病恒河猴糖尿病性视网膜并发症模型、糖尿病复合脑缺血大鼠模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2型糖尿病大鼠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细胞研究模型、糖尿病痛风大鼠模型、链佐星-弗氏完全佐剂制作大鼠糖尿病眼病并发症模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为认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应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实用的研究模型.

    作者:崔传宝;陈美娟;史书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蒙脱石散辅治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辅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蒙脱石散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辅治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清松;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37例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急症出血患者37例,均使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确诊选择性血管造影后,使用明胶海绵或铜圈栓塞出血动脉,与此同时做好相应护理,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栓塞均取得成功,止血效果达100%,取得较好疗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状.结论 对妇科急症出血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及C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红景天胶囊,B组给予依达拉奉,C组给予红景天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3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7、15d A组、B组脑积水体积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7、15d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5d时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2例.A组、B组良好恢复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良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0.05).6个月后A组、C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B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清华;魏林节;董红让;李超;叶东平;李在全;次欧;贾锋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修补术治疗脑脊液鼻漏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修补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修补手术.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手术修补成功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加强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调剂质量.总结在住院药房多年的工作、管理经验,对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药品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做好药品质量管理既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调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翠琳;罗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断肢再植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血管危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7月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其动脉及静脉指征变化.结果 70例断肢再植患者血管危象状况发生较少,患者断肢存活率较高.结论 对断肢再植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患者断肢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胎教对胎儿的益处分析

    既往人们认为胎儿在出生前一直安静地躺在母体子宫睡觉,至分娩时才醒来,该观念是错误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胎儿有奇异的潜在能力,为开发这一能力而施行胎儿教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1].胎儿从第5周开始即有较复杂的生理反射机能,10周时已形成感觉、触觉功能.胎儿在20周左右,开始对音响有反应,30周时有听觉、味觉、嗅觉和视觉功能,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和外界的声音.这时母亲的一举一动均能影响胎儿,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时刻.美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杨晓欣;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治疗尿石症患者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肾绞痛常因结石、血凝块、脱落的肿瘤组织等阻塞肾盂出口处及输尿管,刺激管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由泌尿生殖系统导致的疼痛是很严重的,是泌尿外科急症[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为山莨菪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舒张输尿管平滑肌,使其处于松弛扩张状态,既能止痛又有利于排出结石,常用于治疗尿石症患者.笔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可发生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便做好预防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痛苦.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尿石症患者300例,在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过程中,发生口干、面部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韦海楼;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喉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支撑喉镜治疗,研究组行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术后声带受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声带受损5例,占9.4%,主要表现为术后发音不清、发音时喉部有明显痛感等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研究组无声带受损现象,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声带损伤发生率低,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松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1例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1].但因盐酸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大,即使药液外渗也可能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甚至皮肤破溃.我院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因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经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交替使用,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治早期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治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2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腰椎骨转移瘤1例

    患者,男,73岁.2011年12月因咳嗽、胸痛发现左肺下叶及左肺门肿物,于我科行左肺肿物粒子植入术.2012年12月患者出现腰痛、双下肢乏力伴麻木、活动障碍,且小便失禁,大便干结.查腰椎CT示:4、5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腰椎右侧软组织转移瘤,考虑骨转移.因患者高龄,且病情已属晚期,未行手术及放化疗,2012年12月19日于我科全身麻醉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腰椎转移瘤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术前完善各项院内基本检查并行CT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浸润深度,测出肿瘤的三维径线,将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肿瘤所需的放射总剂量及125I粒子的数量.术前患者予奥施康定10mg口服,每12小时1次,VAS评分4分.根据巴黎系统的基本规则[1],均匀分布粒子至病灶区内.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暴露术区,在全麻下进针,术中操作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立即行CT扫描,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术后当日患者腰部疼痛减轻,VAS评分1分,双下肢麻木减轻,并可轻度活动,小便失禁症状减轻,次日排出少量干便.

    作者:梁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高危妊娠引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应用乳酸依沙吖啶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引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引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有效的高危妊娠引产治疗方案,具有疗效好、风险少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唐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参考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胰腺水肿消失时间和首次主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呕吐2例,肝肾功能衰竭1例,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衰竭4例,呕吐、恶心6例,腹腔脓肿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聪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0例外科疾病心理护理分析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手术患者120例,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得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宝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的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学模式不断的转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理质量则迫在眉睫,而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早期(0~24h)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护理干预,评定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干预4周、12周后,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12周后高于干预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兰菌净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菌净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患儿急性期均给与抗感染、对症治疗及多种微量元素(锌砷宝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唾液sIgA含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2.69%,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树杰;刘春儒;张玉风;石红;马凤英;白悦;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