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菌净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的疗效观察

丛树杰;刘春儒;张玉风;石红;马凤英;白悦;李颖

关键词:兰菌净, 微量元素, 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作
摘要:目的 观察兰菌净舌下滴入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患儿急性期均给与抗感染、对症治疗及多种微量元素(锌砷宝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唾液sIgA含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2.69%,治疗后唾液sIg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菌净舌下滴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期患儿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盐酸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预防治疗,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2组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PS预防NRDS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氨溴索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学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88例糖尿病患者,经专业药学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1年后对比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结果 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9±1.1)mmol/L低于干预前的(7.8±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A在综合干预后依从性和复发的体会

    目的 了解患者应用a-2b干扰素依从性差的原因,观察综合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尖锐湿疣(CA)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33例C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及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实施全程治疗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CA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CA的复发率.

    作者:常欣;代志彬;李贵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腰椎骨转移瘤1例

    患者,男,73岁.2011年12月因咳嗽、胸痛发现左肺下叶及左肺门肿物,于我科行左肺肿物粒子植入术.2012年12月患者出现腰痛、双下肢乏力伴麻木、活动障碍,且小便失禁,大便干结.查腰椎CT示:4、5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腰椎右侧软组织转移瘤,考虑骨转移.因患者高龄,且病情已属晚期,未行手术及放化疗,2012年12月19日于我科全身麻醉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腰椎转移瘤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术前完善各项院内基本检查并行CT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浸润深度,测出肿瘤的三维径线,将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肿瘤所需的放射总剂量及125I粒子的数量.术前患者予奥施康定10mg口服,每12小时1次,VAS评分4分.根据巴黎系统的基本规则[1],均匀分布粒子至病灶区内.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暴露术区,在全麻下进针,术中操作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立即行CT扫描,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术后当日患者腰部疼痛减轻,VAS评分1分,双下肢麻木减轻,并可轻度活动,小便失禁症状减轻,次日排出少量干便.

    作者:梁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脊柱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作结核病灶清除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2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后突畸形基本纠正.12例患者均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 胸腰椎结核积极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该病的重要手段,手术中彻底的病灶清除是治愈该病的前提条件.

    作者:何兴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早期(0~24h)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护理干预,评定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干预4周、12周后,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12周后高于干预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治疗尿石症患者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肾绞痛常因结石、血凝块、脱落的肿瘤组织等阻塞肾盂出口处及输尿管,刺激管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由泌尿生殖系统导致的疼痛是很严重的,是泌尿外科急症[1].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为山莨菪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舒张输尿管平滑肌,使其处于松弛扩张状态,既能止痛又有利于排出结石,常用于治疗尿石症患者.笔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患者可发生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便做好预防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痛苦.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尿石症患者300例,在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过程中,发生口干、面部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现将不良反应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韦海楼;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在四川绵竹抢救成批地震伤员的护理工作,分析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中,应组织管理好伤员才能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查对制度可以防止在紧张混乱的情况下发生差错事故.结果 在野战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建立术后监护病房,便于对危重伤员集中监护护理,并指出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论 在3个月的奋战在四川绵竹人民得到了良好的救治.

    作者:牛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取甲氨蝶呤(MTX)治疗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8%(36/41),行清宫术治疗患者成功率为62.5%(20/32),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成功率为76.0%(19/25),行子宫瘢痕缝补术联合子宫切开取胚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4/4),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出现大出血症状.结论 超声诊断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首要手段,手术方法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清宫术易引起大出血,应禁止盲目使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54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种,居急性化学药物中毒首位.其发病快、症状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若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得力,会危及患者生命[1].救治原则是切断毒源、清除毒物、解毒药应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阿托品是传统有机磷中毒的首选用药,但其病程长、不良反应大、疗效及用量不易掌握,易于发生中毒,且护理繁琐,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逐渐被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所取代.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用较强且全面,对M1、M3、N1和N2受体均有作用,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梗死(POCI)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经过MRI证实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及预后.结果 POCI常见临床表现偏身运动障碍(43.6%)、言语不清(39.7%)、颅神经麻痹(38.1%)、偏身感觉障碍(33.3%)等.特征性表现的脑干综合征仅有13例(10.3%).影像学表现上,脑桥(47.6%)多见,其次是小脑(27.0%)、枕叶(23.8%)、中脑(16.7%)等.126例患者,单病灶的临床表现79例,多病灶的临床表现47例,不能准确定位的临床表现55例.126例患者预后不良者包括27例,占全部病例的21.4%;预后良好99例,占全部病例的78.6%.结论 POCI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颅神经麻痹及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意识障碍不再认为是后循环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影像学表现上脑桥多见.POCI总体预后良好,病死率低.

    作者:繆礁丹;刘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洛伐他汀30mg/d,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剂量相关,且增大剂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时可提高洛伐他汀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丽静;白丽华;赵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审美理念在产后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这审美理念.观察2组产妇形态恢复、饮食、个人卫生、生殖器官恢复、皮肤保养、产后康复信心,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形态恢复良好率、饮食合理率、个人卫生良好率、皮肤保养良好率、产后康复信心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4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47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 14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5±1.3)分低于治疗前的(17.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宋彦茹;卢叶青;路静;任胜巧;杨晓明;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药物在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物在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8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手术、牵引、制动、止痛、消肿、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骨折早期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药物内服、外敷治疗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干预措施

    职业倦怠感指因心理能量被服务对象索取过多而产生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状态,常发生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职业倦怠感导致个体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现象等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会降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1~3].

    作者:何剑;向航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40例伴抑郁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均以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评价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偏头痛每周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疗效确切.对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服药的指导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单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CCP急性加重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血浆BNP值,及CCP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右室/左室内径比值(RVDS/LVDS)、BNP值、LVEF%值.结果 治疗前CCP急性加重期组BNP值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CP急性加重期组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是反映CCP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指标,BNP浓度对CCP急性加重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石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