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审美理念在产后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汪洋

关键词:护理审美理念, 产后康复,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这审美理念.观察2组产妇形态恢复、饮食、个人卫生、生殖器官恢复、皮肤保养、产后康复信心,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形态恢复良好率、饮食合理率、个人卫生良好率、皮肤保养良好率、产后康复信心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治愈、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死亡情况,观察2组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时间为(20.5±6.8)d短于对照组的(29.7±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可明显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提高脑血管痉挛治愈率且无增加再出血的风险,但不能降低SAH后的病死率.

    作者:张阁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自制不合理用药调查表及不合理用药认知调查表,调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不合理用药的认知情况,分析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的差异.结果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归纳起来共11种情况,其中给药次数不适宜所占比例大;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医护人员的因素,也有药师、患者等方面的因素,分别针对各因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下降.结论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很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也很多,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了药师审核处方能力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优化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促了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6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3月对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3例,采用三联2周疗法改进疗法: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1g、克拉霉素0.25~0.5g口服,均每天2次再加吗丁啉10mg,每天3次.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63例患者疗程结束2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58例(88.9%),症状减轻5例,无改变2例.2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胃黏膜完全正常6例,有不同程度好转60例,表现在胃黏膜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多核细胞明显减少以至消失.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能扶持机体正气、降解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蒋文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成人支气管哮喘相关性药学服务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方面与临床医师或患者对药学知识缺乏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未正确使用吸入制剂而使哮喘控制不佳有关[1].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控制复发率,我院临床药师已针对哮喘患者开展了药学服务工作,并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好评.主要开展的药学服务措施如下.

    作者:陈青莲;倪慧;鲁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感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8.3%),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在临床上诊治较为困难,在诊治及鉴别诊断时,应认真仔细、全面分析,以早日治愈小儿咳嗽.

    作者:邓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在四川绵竹抢救成批地震伤员的护理工作,分析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中,应组织管理好伤员才能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查对制度可以防止在紧张混乱的情况下发生差错事故.结果 在野战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建立术后监护病房,便于对危重伤员集中监护护理,并指出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论 在3个月的奋战在四川绵竹人民得到了良好的救治.

    作者:牛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对照组口服抗病毒口服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67%高于对照组的6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具有较好的退热和改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地域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作者:张星光;苏俐;郭淑怡;乌斯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20例外科疾病心理护理分析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手术患者120例,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得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宝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学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88例糖尿病患者,经专业药学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1年后对比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结果 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9±1.1)mmol/L低于干预前的(7.8±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熊欲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甲状腺解剖复杂,血供丰富,手术难度大,时间长,行淋巴结清扫创伤大,术后病情多变,可以发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对9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均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孔迎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由于消化内科的患者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用药量较大,用药种类较为多样,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1].消化内科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常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消化内科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注意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显得尤为必要[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我院消化内科近些年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总结出多种较为典型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瑞;陈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在24%左右[1],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及各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的增高,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严重的一种,由于患者脑部受到重创,导致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偏瘫、脱水治疗等,常存在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一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还可引起肺栓塞或出血,严重者可致残、致死.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DVT患者12例,经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小敬;孙利霞;冯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2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治疗方式.方法 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重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及母体和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7例(16.67%),剖宫产35例(83.33%),未出现新生儿死亡.其中早产儿10例,体质量小为1kg,出现严重窒息的新生儿8例,该18例新生儿均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严密的护理观察.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间进行合理的保健,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并积极进行产检,监控胎儿的发育状况,提前对胎儿的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及早发现病情,准确判断预后,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处理,能够极大的优化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130万~150万.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80%,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保存了生命,但常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5月,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4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47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 14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5±1.3)分低于治疗前的(17.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宋彦茹;卢叶青;路静;任胜巧;杨晓明;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硬化剂组46例、普萘洛尔组43例和联合组39例.观察3组3、6、12个月及24个月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联合组和硬化剂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普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硬化剂组和普萘洛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普萘洛尔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文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即健康教育路径[1],按计划和时间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教育,避免了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2].脊柱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的患者即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症状较轻患者局部疼痛及运动不适,症状较重患者腰背部肌肉痉挛,翻身困难,不能站立.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病,由于非手术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对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对126例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采取腰背部垫枕和功能锻炼治疗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景娥;马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有效疗.

    作者:张伟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及C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红景天胶囊,B组给予依达拉奉,C组给予红景天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3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7、15d A组、B组脑积水体积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7、15d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5d时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2例.A组、B组良好恢复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良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0.05).6个月后A组、C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B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清华;魏林节;董红让;李超;叶东平;李在全;次欧;贾锋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