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咳嗽的疗效观察

邓晖

关键词:愈酚伪麻口服溶液, 儿童咳嗽, 药理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感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8.3%),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在临床上诊治较为困难,在诊治及鉴别诊断时,应认真仔细、全面分析,以早日治愈小儿咳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144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糖患者昏迷108例,其中患者于5min内清醒78例,于10min内清醒30例,2次以上昏迷8例.134例患者经抢救,症状得到缓解,抢救无效死亡6例,遗留精神症状4例.结论 部分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显著,但其诊断难度却不高,故还是应引起医疗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作者:何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患儿的神经行为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潘乐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综合物理疗法和单纯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00例和对照组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牵引加中频电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物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高建辉;郭铁;王晋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共维持72h.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空间.

    作者: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40例为治疗组,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局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组在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后2周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明显,并优于单独局部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治疗效果,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光斌;翟华;张真;胡志国;郑付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前传染病疾病控制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染病流行、爆发事件不断发生,一些被认为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使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速度更快[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赵吉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完善病区药房药品调配管理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医院药学理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将过去保障药品供给的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将医院药学的主体从药剂学转变为临床药学,病区药房的工作也不仅仅停留在满足药品供应上,而是不断创新以患者为本的药学管理模式,从过去的被动配合临床用药转变为主动为病房患者提供药物服务,以提升药物服务水平.为保障药品供给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笔者对病区药房药品管理模式做出了全新的构想,即将传统的护士取药,变为以药房配药、送药为主的药品配送模式,同时在药品配送过程中实施相应的补缺防漏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霭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治早期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辅治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2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选取的85例心肌梗死患者,治愈出院83例,死亡2例,病死率2.4%.结论 及时、准确的辨别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对于治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降低误诊率,及降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还可显著改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冠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自制不合理用药调查表及不合理用药认知调查表,调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不合理用药的认知情况,分析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的差异.结果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归纳起来共11种情况,其中给药次数不适宜所占比例大;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医护人员的因素,也有药师、患者等方面的因素,分别针对各因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下降.结论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很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也很多,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了药师审核处方能力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优化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促了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谈老年人降压治疗的益处与降压管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在这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是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剧[1].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医疗需求不断增加,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不全及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关注老年人群,积极做好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血压管理对于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野战条件下成批伤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在四川绵竹抢救成批地震伤员的护理工作,分析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中,应组织管理好伤员才能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严格查对制度可以防止在紧张混乱的情况下发生差错事故.结果 在野战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建立术后监护病房,便于对危重伤员集中监护护理,并指出了成批伤员救治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论 在3个月的奋战在四川绵竹人民得到了良好的救治.

    作者:牛晓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前均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均伴有不同大小的结节,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20例,占62.5%;滤泡状癌5例,占15.6%;微小癌3例,占9.4%;未分化癌4例,占12.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低钙、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且患者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现象,同时无患者出现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现象.结论 给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增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成人支气管哮喘相关性药学服务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方面与临床医师或患者对药学知识缺乏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未正确使用吸入制剂而使哮喘控制不佳有关[1].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控制复发率,我院临床药师已针对哮喘患者开展了药学服务工作,并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好评.主要开展的药学服务措施如下.

    作者:陈青莲;倪慧;鲁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37例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妇科急症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急症出血患者37例,均使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确诊选择性血管造影后,使用明胶海绵或铜圈栓塞出血动脉,与此同时做好相应护理,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栓塞均取得成功,止血效果达100%,取得较好疗效,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状.结论 对妇科急症出血患者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2年12月1日-2013年6月1日我院共收治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症患者108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卵管因素60例,占55.6%,其中,单侧输卵管阻塞患者18例,单侧不全阻塞患者19例,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16例,双侧不全阻塞患者7例;盆腔粘连患者30例,占27.8%;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7例,占15.7%;宫颈、宫腔粘连患者1例,占0.93%.人工流产与不孕症发生并不明显关系,108例患者中,流产史1次62例,2次38例,≥3次8例.人工流产导致患者继发不孕症与人工流产操作和术后健康保健等有关.结论 加强婚前性知识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人工流产适应证、保障手术质量、执行无菌操作等均是减少人工流产继法不孕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和林M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70,重和林M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重和林M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低血糖反应1例.结论 重和林M30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标;周燕;苏虹;苏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的围术期和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未引起并发症.结论围术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裴剑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洛伐他汀30mg/d,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TC、TG、HDL-C和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剂量相关,且增大剂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时可提高洛伐他汀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丽静;白丽华;赵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巴胺致皮肤过敏反应报告1例

    患者,男,50岁.系车祸伤导致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术前准备,于2013年2月26日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毕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抗感染、化痰、促醒、平衡水盐、呼吸循环支持等对症处理,同时予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细胞.3月1日患者出现循环衰竭症状,予补液治疗并予多巴胺注射液(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2ml)10μg·kg-1·min-1血持续泵入维持血压并随血压调节剂量.

    作者:刘迪;孙玮;刘慧芳;王丽娜;林曼曼;苗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