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尉腊革

关键词:食管癌, 肺功能, 放化疗, 新辅助
摘要:目的 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肺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术前行放化疗的64例食管癌患者,观察患者放化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和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放化疗后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放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肺活量(VC)、DLCO、大自主通气量(MVV)、残气量(RC)及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等肺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化疗可降低肺弥散功能,对肺部其分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卫勤训练实践与保障能力研究

    随着部队编制体制的不断调整,文职护士成为了每个部队医院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她们在日常的护理及卫勤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部队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未来她们将成为卫勤保障的主力军.由于卫勤保障任务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危险性、广泛性等特点,它不但在战救技术、装备器材、装备制度上严格要求,对每一位卫勤保障人员的本职能力以及军事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提高卫勤训练中对文职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是确保卫勤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至关重要的因素[1].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脑梗死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需求的增加,人们对脑梗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一种管理模式,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已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患者设定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住院期间的住院护理图示,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这一计划实施.CNP将临床护理行为标准化、流程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现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脑梗死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以探讨CN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20例护理体会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指胎儿出生1h体质量<1500g的活产新生儿.其病死率很高,国内目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约79%.我院新生儿科从2010年5月-2013年8月共收治20例,存活率约85%.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出生体质量中位数1320g,胎龄27 ~ 36周,中位数30.8周;住院出生时间为15~36min.死亡3例,占15%.死亡原因:窒息合并颅内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坏死性小肠炎各1例.

    作者:牛华;宋红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晚期胆管癌患者心理干预体会

    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晚期癌症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人为特殊人群,尤其是离休老年人,离休后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可以使其心理、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当合并晚期癌症后,其心理和身体受到双重的打击和折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其文化、职业、经历、病症和心理需要等,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使其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心理护理也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对17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锦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尼莫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尼莫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用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江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2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个人整洁、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方面NOSI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迟缓、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方面评分较对照组低,用药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林慧敏;叶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品抽验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用药安全与有效越来越重视,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指示精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都安排国家局局本级药品监督抽验,国家基本药物评价抽验(中央补助地方经费项目)等,同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抽验机制,推进药品快检技术的应用,增加药品抽验的覆盖面和靶向性,抽验覆盖面已由以前的每年覆盖1/3提高到现在的90%左右,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药品监督和抽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列举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进一步探讨.

    作者:薛国英;褚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UBB3和P-g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UBB3和P-gp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UBB3和P-gp蛋白在50例卵巢癌组织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TUBB3和P-gp的表达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TUBB3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p在卵巢癌组织中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B3和P-gp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TUBB3和P-gp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存在相关性,二者表达对卵巢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静;程浩;贾喜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库溴胺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胺和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做全麻诱导后,治疗组用罗库溴胺0.6mg/kg,对照组用琥珀胆碱2mg/kg快速静脉推注,90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2组术前气道评估、声门暴露分级及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胺是目前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肌松剂的良好选择.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学习与考评系统》的应用体会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学习与考评系统》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学习考核平台,植入实景实验室标本,形成实景标本—计算机—学习—考评模式,具有内容丰富多样、简便快捷,客观准确,学生乐于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优点,是改进现行实验教学和考评手段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王伟浩;牛小艳;崔颜宏;顾援农;秦万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2-2013年玉州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州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方法 对2012-2013年玉州城区幼儿园儿童视力检查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12-2013年玉州城区8所幼儿园儿童775名1550眼进行视力检查,视力不良人数占9.95%,视力不良眼数占8.32%.结论 深入社区幼儿园视力检查是发现弱视儿童的简便方法.

    作者:张莹;冯玉熠;陶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粪肠球菌粪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送检的标本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培养分离68株粪肠球菌,在18种药物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万古霉素100%、呋喃坦啶91.18%、阿莫西秫/棒酸88.24%、复方磺胺甲恶唑73.53%、氨苄青霉素70.89%;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四环素100%、红霉素97.06%、氯林可霉素94.18%、苯唑青霉素86.76%、青霉素73.53%、克拉霉素60.29%.结论 在临床上按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戊酸雌二醇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61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对照组采用己烯雌酚进行人工周期.观察2组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月经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可取代己烯雌酚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作者:臧灵琳;张冬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2013年第一季度住院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对住院医嘱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医嘱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3年1~3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阑尾炎、2型糖尿病病历各10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用药合理性原则进行点评,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结果 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其次是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结论 开展住院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加强管理,监督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作者:丁凯;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脊柱手术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

    为提高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自尊,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针对本科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脊柱手术中体位摆放、暴露患者隐私、术后影响患者舒适度、不利于观察伤口及换药、长时间受压易造成局部皮肤受损等问题,在广泛听取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意见后,我们对原有病员服进行改进,制作了脊柱手术专用病员服,经临床应用10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小敏;朱慧萍;邓铭铭;谢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不良姿势、长期震动,积累损伤和年龄增长是肯定的发病诱因,其病理变化为: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键盘髓核脱水变性,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孔及椎管狭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椎及交感神经刺激,导致临床上复杂多样的表现,笔者运用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癌致双卵巢转移癌1例

    患者,女,41岁,已婚,汉族,主因间断性下腹痛7d于2013年6月27日23时58分入院.患者7d前无诱因出现下腹疼痛,间断胀痛,伴腰酸,无转移痛及放射痛,无发热、腹泻,无阴道不规则出血.自行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于我院急诊行B型超声示:右髂窝可见大小约11.5cm×6.7cm低回声,内可见多个无回声,较大者约6.3cm×6.0cm,宫体左后方可见大小约14.5cm ×6.7cm低回声,内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入院查体:T 36.5℃,P74次/min,R20次/min,BP 146/84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无亢进和减弱,未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郭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和护理下肢骨折及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多发外伤、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手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我科在2011-2012年,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482例,其中发生DVT 28例,发生率为5.8%,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股骨颈骨折12例,粗隆间骨折5侧,胫腓骨骨折6例,膝关节损伤5例.年龄38~92岁,中位年龄57岁.均经双下肢彩超多普勒检查发现DVT.未手术卧床患者12例,手术后患者26例.

    作者:孙小霞;费立娜;付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托伐普坦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血钠正常范围为135~ 145mmol/L,当<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血钠值及其下降的速度,下降越快,病情越重,若发展缓慢,一般以肌肉痉挛、头痛等症状多见;若快速发展则会导致精神状态改变,如精神混乱、昏迷甚至癫痫发作.慢性低钠血症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站立不稳、步态失调、姿势不正和易跌倒等,另外还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虚弱等症状,多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等疾病有关.托伐普坦是世界上首个口服普坦类药物,由日本Otsuka Pharm制药公司开发的口服剂型选择性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于2009年5月19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高容量和正常容量低钠血症,包括心力衰竭、肝硬化和SIADH患者,既是目前唯一获准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也是中国市场第一个和唯一的V2受体拮抗剂.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抗凝药物选择及其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在抗凝药物选择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60例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B组和C组各50例,A组给予华法林,B组给予阿司匹林,C组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随访1年,统计栓塞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C组栓塞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抗凝对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控制良好,有效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祖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