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

朱安祥;尤传萍;谢坪

关键词:医院药品, 质量管理, 用药安全
摘要:药品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临床用药安全是医院药学工作中药品质量管理的重点.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是多个环节的系统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把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从药库、药房到临床科室用药都要坚持法规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进行多部门协作并持续改进,以全方位提高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HI诱发因素.方法 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症状缓解与支持性治疗,并对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86.7%,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脑栓塞是HI诱发因素.结论 对于HI患者准确的诊断与检查,并适当做预先处理是治疗HI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振华;马勇;申保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疗法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疗法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

    作者:欧阳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学信息在医疗科研方面的作用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资、能源一起被称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是一种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特殊资源.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信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1 医学信息是医疗科研的基础和保证1.1 医疗科研人员的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科学程序必须具有客观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显然,单纯的靠科研人员的个体智能素质和经验的储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命健康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医疗科研人员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检索医学信息资源是其必备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他所研究的项目是否正确有效.而正确有效的科研项目的确立不仅来源于医疗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以全面、准确、及时、实用的医学信息作为其科研的依据.因此,医学信息工作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项目的终成果和水平.

    作者:于似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气管插管清醒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增加对临床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晶;朱云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孤立肾经肾盂镜肾盂肿瘤电切术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肾肿瘤属泌尿外科常见肿瘤,而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肾癌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 7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2者高相差43倍.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术后多辅助免疫治疗加以巩固.但孤立肾患者发生肾肿瘤不能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为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成功实施首例经肾盂镜肾盂肿瘤电切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的使用及探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每周1次常规生物监测外,对植入性手术器械进行每锅次快速生物监测.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开展快速生物监测[1]238例次,全部合格,临床无与植入物及灭菌相关感染报导.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选用3M公司的ATTEST.AutoReader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及配套使用的ATTSET1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灭菌器选用新华公司生产的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测试包采用标准生物监测包.

    作者:林冬枚;张雪枚;林素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内分泌科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内分泌科实习生临床实践质量,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 总结自身带教经验,结合实习生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内分泌科实习生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临床实践带教教师应具备高度责任心与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加强多学科间合作及个性化管理,以培养出有良好医德医风,临床和科研能力强优秀医学生.

    作者:杨孟雪;李思成;杨波;许洁;李显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缝隙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无缝隙护理在临床工作中体现出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无缝隙护理是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要求有临床相关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模式.患者在“门诊就诊—住院护理—院外康复”的全程中缺少系统的、相互连续的护理服务.住院患者作为医院的服务对象,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1].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通过挖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缝隙,进行分析改进,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瑞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的研究进展

    失血性休克(HS)是创伤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战时有将近半数的伤员死于失血性休克.重度创伤性休克不仅是战场上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现代化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创伤导致的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还有上升的趋势,人们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将就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新救治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魏保真;马利才;刘云轻;张峰;樊宇兵;杨晓明;金玉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内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20%[1].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老年痴呆的人口数量也快速增加.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痴呆患者大多在家里由家人照料[2].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的感受、体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量性及质性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关于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的研究,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老年痴呆家庭照顾者这个群体.

    作者:范晓丹;张瑞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和皮损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连用2次;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皮损处,每天3次,连用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6.8%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痊愈率高、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小.

    作者:卢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脑梗死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及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需求的增加,人们对脑梗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一种管理模式,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已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患者设定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住院期间的住院护理图示,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这一计划实施.CNP将临床护理行为标准化、流程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现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脑梗死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以探讨CN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医院收诊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间住院时间、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疗效、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等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便秘、失眠、下肢静脉血栓、心理问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川;舒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狐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护理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有效率,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组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8.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患者护理评价分值和家属护理评价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李瑞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新型激动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既能兴奋迷走神经,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故临床多用于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大、焦虑、疼痛及烦躁失眠等的治疗.2009年6月右美托咪定在我国上市,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已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术后肺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术前行放化疗的64例食管癌患者,观察患者放化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和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放化疗后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放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肺活量(VC)、DLCO、大自主通气量(MVV)、残气量(RC)及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等肺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化疗可降低肺弥散功能,对肺部其分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尉腊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给予IVIG 0.4g· kg-1· d-1,连用5d;B组给予IVIG 2g· kg-1· d-1用1d.观察2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和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B组退热时间、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 2g·kg-1·d-1单次静脉输注为治疗川崎病首选方法.

    作者:周玲;唐晓燕;杨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葛根素+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可较好的改善脑细胞血液循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临床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何雪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喜炎平、热毒宁、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6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喜炎平与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600例随机分成3组各200例.治疗1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采用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3组用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各项化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且治疗1、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

    作者:孙淑媛;杨丽萍;张瑞芬;逯旭红;曹从品;卢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婴幼儿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对静脉输液引起的疼痛反应强烈;家长的知识缺乏都降低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如何减少患儿的疼痛和家长的焦虑,稳、准、快、好的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儿体内,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