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燕;武素霞;侯慧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口腔门诊1200张处方,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7.50% (450/1200),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7% (12/450),占口腔门诊处方的1.00%.抗菌药物的单用占大部分比例,以口服为主,注射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其中抗菌药的使用符合口腔感染的治疗特点.结论 该院口腔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医院口腔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奚洪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儿童自闭症属于一种发育障碍性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现在跟人交往和沟通时会出现一些交流障碍,兴趣活动受限,喜欢刻意重复,显得较为刻板和异常,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健康和学习等[1].为提高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病症,需要加强儿童自闭症护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的采用心理护理,提高心理护理的作用和功能.
作者:叶雅萍;林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钙是人体含量高的矿物质,为凝血因子,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保证各重要脏器功能的人体重要常量元素.婴幼儿缺钙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造成惊跳、手足抽搐、震颤、惊厥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牙齿、骨骼发育不良,导致佝偻病、软骨病的发生.儿童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钙对儿童身心发育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1].有研究显示0~6岁儿童钙缺乏率可达33.05%[2],部分地区儿童钙缺乏率为26.8%[3].因此,钙与儿童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杨顺海;贾立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全球性传染病.HCV的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据统计,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HCV,我国人群的感染率达3.2%,成人在感染HCV后80%转为慢性并且无明显症状,不易早期诊断和治疗.据流行病学文献报道,慢性丙肝20年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率达10%,30年内达20%.丙型肝硬化患者中肝癌患者达1% ~4%.
作者:王晓静;黄敏捷;陈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做好临床药学工作应做的职业准备.方法 结合肿瘤科轮转工作,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做、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及个人做法等方面探索临床药学工作的职业准备.结果 逐渐了解临床、熟悉临床,并对临床药学的准备工作也有了较多领悟.结论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再次实践,有助于更好更快地走上临床药学工作岗位.
作者:罗军;童荣生;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口服理气活血通络汤加用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6.4%和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和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活血通络汤加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明康;王慎堂;李淑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成份液体输注在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予林格液输注,观察组予白蛋白输注,比较2组患者输注前后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参数、胸肺顺应性及多巴胺用量.结果 观察组输注后的气道峰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参数、胸肺顺应性均优于对照组,多巴胺用量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输注对重症胰腺炎伴ARDS患者术中的效果较佳,对心肺功能的作用更为积极,故价值更高.
作者:吕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老年眼病发病率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2012年10月-2013年2月,笔者对眼科高龄患者110例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60~93岁,中位年龄78.5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0例,高血压48例,糖尿病32例.经积极术前准备,患者行手术治疗93例,因患者原因未手术17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跌倒、碰伤、坠床、烫伤等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对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知晓率≥9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5~80岁,中位年龄53岁;起搏器植入38例,深静脉置管30例.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选锁骨中外1/3交点、喙突下方4~ 5cm处为穿刺点,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与锁骨上缘相交点外侧0.5~1.0cm处(相当于腋静脉与锁骨相交处),穿刺针与胸壁成30度~45度角穿刺.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医院微生物样本送检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推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3年7月24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7.5%;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35.6%和2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使用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酰胺类,分别占抗菌药物使用总数的66.4%、8.7%和7.4%和7.4%.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s)排名靠前的是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头孢西丁钠注射剂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累计DDDs分别是63.8、19.2和8.3.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为31.3%,其中骨伤科是72.7%.结论 临床医师应通过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根据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增加目标用药,控制耐药菌过快增长.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同时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美;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可普洛)在硬膜外麻醉中分次给药和微量泵持续给药效果的区别.方法 将选择单纯硬膜外麻醉患者84例,随机分为微泵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微泵组予微量泵持续给药,对照组予分次给药,比较2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微泵组麻醉成功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量泵输注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该用药麻醉后不良反应.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51岁,男性,因“腹胀、气促,伴双下肢浮肿10d”入院.3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进食后明显,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全身乏力,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胸痛、咳嗽、咯痰等不适,于当地医院查CA125677.8kU/L,结核分枝杆菌DNA示正常.肺部CT示:(1)考虑肺部感染性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下肺大部分肺不张;(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心包积液;淤血肝声像,大量腹水,以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遂至我院求治.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史及接触史.20余年前曾感染“血吸虫病”,吸烟史20余年,每天1包,现已戒烟.饮酒史20余年,每周有1~3次应酬,常有醉酒.查体:体温36.5℃,血压125/81mm Hg(1mm Hg =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侧呼吸动度不对称,语颤减弱,双下肺呼吸音低,右肺明显,左肺可闻及少量湿啰罗音.
作者:章婷;杨宇;谭胜玉;刘虹;罗荧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2年1~12月85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100%应用了抗菌药物;药物以头孢替安、头孢西丁为主,联合用药214例(75.00%),用药持续时间≥72h者526例,≤48h者25例,≤24h者305例;766例为断脐后给药,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结论 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及使用时间过长等,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瞿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急性胆囊炎大多是结石在胆囊内及其移位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和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等[1].近年来我科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胆囊(LC),该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共收治11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罗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接触乙醇(或含乙醇的药物、食物等)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的中毒反应.双硫仑又称戒酒硫、双硫醒,接触了双硫仑的人再接触乙醇,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药物研发人员利用双硫仑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的特性,将其开发成戒酒药,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作者:王瑞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包装塑料瓶装茂康75%乙醇消毒液染菌量及其乙醇浓度变化,探讨消毒液开启后使用有效期限.方法 对正在使用中的第3、4、5、6、7天的茂康乙醇消毒液进行采样,运用倾注法监测消毒剂的染菌量,并对乙醇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在7d内所采集标本均无菌生长,乙醇浓度随着开启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但均在厂家给定的乙醇浓度范围之内(75%±5%).结论 茂康75%乙醇在开启后可以连续使用7d,但是要注意加强管理.
作者:覃婷;尹广桂;谭强;张海琼;王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此乃方法探讨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2种输血方式对肺癌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组(A组,22例)和异体输血组(B组,20例)2组.A组术前采血(400±50) ml,术中回输给患者;B组术中输异体血(455±50) ml.随访1、2、4年的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86.4%、72.7%;B组分别为85.0%、55.0%、40.0%.2组术后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延长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作者:董亮;刘胜武;管菊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早期先兆流产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给早孕妇女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先兆流产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无法预测先兆流产的发生和评估妊娠结局,临床上多需动态观察.先兆流产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多演变为难免流产,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而动态监测血清hCG和孕酮对于预测先兆流产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自己在临床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马文巧;李秀娟;高丽彩;杨俊红;杨淑芳;张立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在进入医院前对于各种遭受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护…,它作为急诊医学的始发环节,对于成功救治危急病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当医疗服务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期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医疗纠纷,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急需解决的医疗问题之一.院前急救不仅所处环境条件差,患者病情多样,且由于患者多是危重症,病情多变且发展迅速,极易发生各种意外状况,因此,院前急救产生医疗纠纷的概率很大,需要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产后尿潴留属于产科多见并发症.通常产妇在产后4~6h内就能自行排尿,如产后6~ 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主要表现为产后膀胱胀满,对子宫收缩有直接影响,如处理不当,发生感染,给产妇带来痛苦[1].笔者总结我院妇产科治疗的产后尿潴留患者20例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郭爱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