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曾容

关键词:超声诊断, 输尿管结石, 体会
摘要: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317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各年度临床科室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数量逐年递减;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血液科、肿瘤科及呼吸科。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制度及规定严格监管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姝;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采用 HK-108A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209例,其中复杂性尿路结石576例(47.6%)。针对复杂性尿路结石的不同特点,对我院576例患者灵活应用 ESW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干扰素α2a 栓与α2b 栓的作用特点分析

    干扰素 IFN 是在1957年英国学者发现的,是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或多种蛋白质,具有抗病毒繁殖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另一基因组的控制,产生的另一些功能性蛋白。因此,IFN是细胞功能的一种产物,其本质是糖蛋白。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非妊娠女性阴道出血与盆腔疼痛的诊治

    阴道出血与盆腔疼痛是许多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属生理性的,属正常生理范畴,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病理性则不同了,不仅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现,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就该两类病理性症状的诊治做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按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2组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处理,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MBI、生活质量及 Lind-mark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时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质量的因素及其质控措施

    乙肝五项包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又称“乙肝两对半”。可为医师诊断患者病情与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乙肝五项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常用,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该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较多,检测过程当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结果造成误差,影响检验质量[1]。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内质控方面,国际上尚未给出明确规定、标准和方法。现就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质量的因素及其质控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许丽枫;张效林;申勇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处方药物剂量调查分析

    目的:对该院中药处方药物剂量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的中药处方中1000张,对其常用中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使用频率高的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麦芽、茯苓、半枝莲以及麦冬;其中超量使用严重的5味中药分别为浙贝母、百合、佛手、北沙参以及苦参。结论该院在中药处方中,药物超量使用严重,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必须要对其药物剂量使用严格进行规范。

    作者:丘百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停止接触和服用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清除局部病灶感染,肾脏受损者根据临床分级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9.52%和92.85%,高于对照组的45.23%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诊断明确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先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盐酸吉西他滨1000mg/ m2,奈达铂50mg/ m2;1周后复查血常规,指标正常即开始行三维适形放疗 DT:46GY/23f ~50GY/25f;1个月后行第2次 BAI,方案同前;后再次行 CT 定位,根据肿瘤缩小情况,调整放疗计划,给予缩野后肿瘤局部二程加量放疗20GY/10f ~24GY/12f。2次计划放疗均按照单次计量2GY,每周5次进行。放疗总剂量至60~70Gy/30~35f/6~7周。结果放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疗效,CR13例(21.6%),PR37例(61.6%),SD 7例(11.6%),PD3例(5%)。总有效率 CR + PR 为83.3%,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4/57)、26.3%(15/57)。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二程加量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明显提高生存率,未增加放疗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波;李晓敏;李二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间苯三酚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评价

    自2005年9月,我国自行成功开发间苯三酚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得到广泛的认可,解痉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成为治疗痉挛性疼痛的首选药物,并且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对间苯三酚在妇产科各类疾病中应用临床效果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G试验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 G 试验与体液真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深圳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进行 G 试验的住院患者887例,86例同时留取血液、脑脊液、胸腔或腹腔引流液等体液标本做真菌培养。观察 G 试验和真菌培养的符合率。结果在887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标本146份,阳性率16.46%。标本阳性率居前三位的科室为老干部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在同时做体液真菌培养的86例患者中 G 试验阳性符合率80.00%;阴性符合率85.19%。结论 G 试验在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淑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细胞毒药物的给药时序应遵循的四原则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抗肿瘤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化疗中的联合用药在抗瘤治疗上取得新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应用≥2种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有效途径,单一的药物化疗以及单一的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并不满意,而在联合化疗方案中,≥2种化疗药物的给药时序不同,所产生的抗肿瘤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刘燕湘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晚期肿瘤患者对同室病友死亡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

    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多,心理十分脆弱,并且拥有绝望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1]。每当病区中有病情突变者进行抢救或特护时,同病区或同病室的特别是与其同病的其他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绝望的心理状况,致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3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颠茄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2.3%和91.7%,高于对照组的44.1%和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与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各180例,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糖(GLU)等水平,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 TC、TG、LDL-C、ApoB、MPV、PDW 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PCT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月敏;何丽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麻醉性镇痛药物临床规范化实施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院肿瘤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掌握癌症疼痛治疗规范化的具体实施,探讨临床药师的职责。方法通过对医院2011年10月17日-2012年3月31日肿瘤科出院患者509例麻醉性镇痛用药的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计算各药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以及联合用药等分类排序,及对个别病例的具体分析。结果509例出院患者中153例于住院期间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其中女47例,男106例,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0.06%。结论麻醉性镇痛药物规范化的实施,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疼痛处理水平有效的必由之路,临床药师应熟练掌握药物使用原则,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有关工作。

    作者:何博雯;何思华;林小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降纤酶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d 和14d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和同时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纤酶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大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分诊工作实践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混乱、嘈杂的环境给分诊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分诊是患者来院的第一站,是护理服务的前沿,分诊及时与否,不仅涉及患者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平与面貌。如果分诊失误,可增加患者的诊治时间及痛苦,导致医患纠纷,甚至延误患者佳抢救时间,危及生命。笔者总结门诊分诊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134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为 HBsAg 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对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对医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分娩并定期随访的 HBsAg 阳性孕产妇382例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82例的孕妇在孕7、8、9月注射了 HBIG,胎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新生儿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失败率为2%,其余375例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为阴性,阻断率达98%。结论孕妇 HBIG 注射和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故应对母亲为 HBsAg 阳性的婴儿加强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对合并 HBeAg 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儿应加强系统管理。

    作者:王维;温凯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