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腹泻的疗效观察

章兴龙

关键词:蒙脱石散, 左氧氟沙星, 腹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腹泻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腹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31日前来就诊的腹泻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单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腹泻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研究进展

    积极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寻找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性引起临床重视。hHcy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脑梗死、脑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与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综述,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作者:胡晓丹;张永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我院2013年上半年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13年1~6月处方2500张,点评抽查处方并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处方书写规范,处方不合格率为4.5%,主要为用法用量、适应症及溶媒等不适宜。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该院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继续改进。

    作者: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美宝疮疡贴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骨科住院行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乙醇消毒联合美宝疮疡贴外敷针孔换药预防术后针道感染,对照组仅采用乙醇消毒外科换药方法预防术后针道感染。观察比较2组术后针道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术后针道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可减少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率。

    作者:李欣;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吸烟与牙周病606例分析及预防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吸烟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合,为探讨其他高危因素,摸索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1],现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患者128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而了解吸烟与牙周病的关系。

    作者:焦会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5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8例社区年龄>60岁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是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有效用药方法。

    作者:郎月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兼职临床药师工作探索与思考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我国也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是这一工作的实施者和推广者,和医护一起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药师工作的主要目的。作为妇幼专科医院的一名兼职临床药师,体会到在基层医院作为1名临床药师要开展相关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讨。药师的知识贮备是制约基层医院发展临床药学相关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药师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是医院领导不重视的关键,但是临床药师下临床又确实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基层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学习,积累医药学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把临床药学工作做好[1]。现阐述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胎儿心胸比增大与脐血流参数异常的超声诊断

    在胎儿超声心动图迅速发展的今天,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有了明显进步,并可据此对胎儿预后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胎儿心脏增大,往往表现出心功能不全,反映胎儿正处于较危急的状态,应尽快做出诊断及处理。

    作者:陈颖;刘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现状

    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护理中基本、应用广泛的护理操作,同时也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给药途径。由于静脉穿刺是一种有创性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会对患者的皮下组织及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有效地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笔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 PCI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PCI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ND)来比较2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和6周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2周开始各时期HAND评分下降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各时期HAND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怀兰;吴忠印;高艳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症32例诊疗体会

    笔者对收治的32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治经验,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常权;朱金华;李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FDA授予百时美施贵宝单抗elotuzumab突破性疗法认定

    百时美施贵宝( BNS)和艾伯维( AbbVie)5月19日宣布,FDA已授予实验性单抗药物elotuzumab突破性疗法认定。elotuzum-ab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正调查联合来那度胺( lenalidomide)和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用于既往已接受一种或多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8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65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2周以上,观察组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照组每天口服硝苯地平片,2组患者均连续观察8周。结果经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明显,可达到稳定而持久的连续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玉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拟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拟组方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心肠易激宁液口服,对照组36例采用匹维溴铵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单项症状、症状积分、抑郁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肠易激宁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王海芬;韩宝娟;赵慧敏;郝恒瑞;郭增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采血部位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影响

    对人体血液进行的常规检测,又称血常规检测,是现今临床上运用广泛且运用率高的基础化验项目[1]。传统上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取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细胞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的传统手工操作。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多数细胞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但由于人们长期的习惯和末梢采血方便,相对静脉采血更易让患者接受,临床科室及患者更愿采用末梢血作血常规检测。因此必须对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检测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了探讨在血常规检测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对2011年7月-2013年3月来本站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80例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史艳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VEGF及FL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T-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82例直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9%(59/82),FLT-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7%(67/82)。VEGF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有关( P<0.05)。FLT-1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及FLT-1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与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葛立锋;温林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会阴及盆底肌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后会阴水肿、侧切口愈合及盆底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经阴道分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会阴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别于产后3、6个月随访,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口水肿程度、疼痛程度第3、5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早期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有助于产后会阴及盆底肌恢复。

    作者:赵金荣;王海波;李萍;甄银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起病年龄可分为3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称呆小症;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为成年型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疾病中是易误诊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报告亦常见,根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高达56.2%[1],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12例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FDA授予艾伯维修美乐(Humira)孤儿药地位

    艾伯维( AbbVie)5月20日宣布,FDA已授予Humira(修美乐,通用名: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治疗非感染性中、后或泛葡萄膜炎或慢性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的孤儿药地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假阳性结果分析

    红细胞作为尿液检测中的一个常规检测项目,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UF-100尿沉渣虽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但在工作中发现对红细胞检测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临床不符,现将造成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翟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住院患者经济状况差是护患冲突的首要原因

    目的:了解导致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为预防和避免冲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5例有冲突迹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影响因素:费用过高,沟通不够,患者与家属心理压力大,多方面因素困扰。结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费用给患者与家属的压力,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帮助,积极同主管医师与家属协商一种不影响治疗、患者与家属能够接受的更好的促进健康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